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5
詞典
2
分類詞匯
52
佛典
1
共55,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酒德
同趣
明詩
要旨
玄賞
幽旨
義趣
陶籬
玄遠(yuǎn)
大趣
詩歸
淵旨
論旨
本趣
書旨
《國語辭典》:
酒德
拼音:
jiǔ dé
1.以酗酒為美德?!稌?jīng)。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jié)h??装矅?。傳:「言紂心迷政亂,以酗酒為德。」《陳書。卷二九。毛喜傳》:「而皇太子好酒德,每共幸人為長夜之宴?!?br />2.飲酒時的品行。唐。
杜甫
〈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草書圖
〉詩:「念昔揮毫端,不獨觀酒德?!?/div>
分類:
酒后
劉伶
多飲
昏亂
不亂
飲酒
旨趣
品德
《漢語大詞典》:
同趣
同一旨趣,同一情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初若將乖,后卒同趣?!?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名節(jié)殊途,雅致同趣?!?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王西彥
《古屋》
第一部四:“或許我們可能成為一對生活上的同趣者,一對情投意和的好知己。”
分類:
旨趣
一情
情志
《國語辭典》:
明詩(明詩)
拼音:
míng shī
明白詩的旨趣?!段倪x。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羌習(xí)禮以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文選。史岑。出師頌》:「允文允武,明詩悅禮?!?/div>
分類:
明白
旨趣
《國語辭典》:
要旨
拼音:
yào zhǐ
重要的本意?!肚迨犯?。卷一○七。選舉志二》:「三十三年,奏定女子師范、女子小學(xué)章程,以裨補家計,有益家庭教育為要旨。」也作「要指」。
分類:
要旨
旨趣
意思
《漢語大詞典》:
玄賞(玄賞)
(1).對奧妙旨趣的欣賞。 明
陳子龍
《蕭山許寺作》
詩:“悟理塵網(wǎng)超,藴真玄賞契?!?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特以無門可入,絶陋人攀援之徑,故人不知玄賞耳。”
(2).猶獎賞,賞識。 清
李漁
《憐香伴·氈集》
:“拙藝荒疎,猥蒙玄賞?!?br />(3).游賞。 清
曹寅
《題朱赤霞畫對牛彈琴圖》
詩:“柳風(fēng)飂飂白石磢, 玄晏 先生騁玄賞?!?
吳梅
《風(fēng)洞山·書規(guī)》
:“人生不得志,玄賞寂山阿。”
分類:
游賞
奧妙
獎賞
旨趣
賞識
欣賞
《漢語大詞典》:
幽旨
深奧玄妙的旨趣。
《
晉書·王湛等傳論
》
:“葉 宣尼 之遠(yuǎn)契,翫道韋編;遵 伯陽 之幽旨,含虛牝谷?!?唐 牛肅
《紀(jì)聞·牛應(yīng)貞》
:“賾道家之秘言,探釋都之幽旨?!?/div>
分類:
深奧
玄妙
旨趣
《國語辭典》:
義趣(義趣)
拼音:
yì qù
義理旨趣。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
:「經(jīng)文甚詳,此記不載,今但載大師僧行佛事,與建幢義趣而已。」
分類:
意義
義和
旨趣
《漢語大詞典》:
陶籬(陶籬)
晉 陶淵明
《飲酒》
之五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后因以“陶籬”指恬淡自然的旨趣。 宋
林逋
《郊園避暑》
詩:“託心時散帙,遲客復(fù)攜觴。況有 陶 籬趣,歸禽語夕陽?!?/div>
分類:
恬淡
自然
旨趣
《國語辭典》:
玄遠(yuǎn)(玄遠(yuǎn))
拼音:
xuán yuǎn
幽深眇遠(yuǎn)。如:「《易經(jīng)》的道理非常玄遠(yuǎn)。」《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籍雖不拘禮教,然發(fā)言玄遠(yuǎn),口不臧否人物?!?/div>
分類:
玄遠(yuǎn)
玄妙
久遠(yuǎn)
深遠(yuǎn)
詩文
幽遠(yuǎn)
微妙
旨趣
哲理
《漢語大詞典》:
大趣
大旨;主要的旨趣。
《
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
:“陛下愛其細(xì)介,不訪大趣?!?span id="a4tebju" class="book">《
北齊書·文襄帝紀(jì)
》:“當(dāng)是見疑褊心,未識大趣?!?span id="9vlzoeb" class="book">《
新唐書·韋渠牟傳
》:“ 德宗 誕日,詔給事中 徐岱 。兵部郎中 趙需 、禮部郎中 許孟容 與 渠牟 及佛老二師并對 麟德殿 ,質(zhì)問大趣?!?/div>
分類:
大旨
旨趣
《漢語大詞典》:
詩歸(詩歸)
詩的指歸、旨趣。 清
錢謙益
《〈王貽上詩集〉序》
:“師心而妄者,懲創(chuàng)品匯詩歸之流弊,眩運掉舉。此牛羊之眼,但見方隅者也?!?/div>
分類:
指歸
旨趣
《漢語大詞典》:
淵旨(淵旨)
深遠(yuǎn)的旨趣。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顏光祿》
:“敬覽芳訊,研復(fù)淵旨,行之於己則美,敷之於教則弘?!?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
:“無以仰摸淵旨,取則后昆?!?/div>
分類:
深遠(yuǎn)
旨趣
《漢語大詞典》:
論旨(論旨)
議論的旨趣;論題的主旨。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
:“若人皆得意,亦何貴於攝悟假知之論旨?!?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武帝啟》
之四:“論旨所謂,殆同璿璣神寶,曠世以來,莫繼斯理?!?梁啟超
《菲斯的人生天職論述評》
:“而吾認(rèn)其論旨之內(nèi)容為較完善者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jié):“比起 漢 朝今古文經(jīng)學(xué)之爭、 魏 晉 儒學(xué)玄學(xué)之爭,規(guī)模擴大得多,論旨深入得多。”
分類:
議論
旨趣
論題
主旨
《漢語大詞典》:
本趣
原來的旨趣。
《
晉書·阮籍傳
》
:“此亦 籍 之胸懷本趣也?!?/div>
分類:
原來
旨趣
《漢語大詞典》:
書旨(書旨)
書中的要旨、旨趣。
《
宋書·禮志四
》
:“知一爽二,莫窮書旨?!?span id="kw9rzky"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三一回:“我不論束修有無,但肯來讀書的,只管來從。成就了英才,又好自己溫習(xí)書旨?!?/div>
分類:
要旨
旨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