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5
詞典
2
分類詞匯
52
佛典
1
共52,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趣識
淵致
通趣
音指
要趣
遺趣
無意義
旨統(tǒng)
岐趨
玄標(biāo)
詭赴
況趣
指奏
淵醰
證趣
《漢語大詞典》:
趣識(趣識)
旨趣見識。 宋
龔明之
《
中吳紀聞·朱樂圃先生
》
:“ 常公 安民 嘗造先生隱居,愛其趣識志尚灑然有異於人。”
分類:
旨趣
見識
《漢語大詞典》:
淵致(淵致)
精深的旨趣。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
:“悼 賈傅 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悲 董相 之淵致,屢乘危而幸濟?!?/div>
分類:
精深
旨趣
《漢語大詞典》:
通趣
共同的旨趣。
《
后漢書·蔡邕傳
》
:“行義達道,士之司也……夫如是,則圣哲之通趣,古人之明志也。”
分類:
共同
旨趣
《漢語大詞典》:
音指
(1).言辭旨意。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
》
:“吾時頗預(yù)末筵,親承音指?!?br />(2).音樂所表現(xiàn)的旨趣。 宋
蘇軾
《醉翁操》
引:“節(jié)奏疎宕,而音指華暢?!?/div>
分類:
音樂
樂所
旨意
旨趣
《漢語大詞典》:
要趣
重要的旨趣、意義。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
:“夫圣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難聞,河漢而不測?;蛄⒔桃赃M庸怠,或言命以窮性靈。積善餘慶,立教也;鳳鳥不至,言命也。今以其片言辯其要趣,何異乎夕死之類而論春秋之變哉!”
分類:
旨趣
意義
《漢語大詞典》:
遺趣(遺趣)
(1).前人的旨趣。 唐
包融
《阮公嘯臺》
詩:“逝者共已遠,升攀想遺趣?!?br />(2).馀趣;馀興。 宋
蘇轍
《歸汶上》
詩:“茲游有遺趣,此樂恐宜屢。”
分類:
前人
旨趣
《國語辭典》:
無意義(無意義)
拼音:
wú yì yì
不具備事物的道理及旨趣。如:「大家應(yīng)心平氣和的商談,口舌之爭并無意義?!?/div>
分類:
無意義
不具
道理
旨趣
《漢語大詞典》:
旨統(tǒng)(旨統(tǒng))
旨趣的系統(tǒng)。猶言思想體系。
《
晉書·向秀傳
》
:“ 莊周 著內(nèi)外數(shù)十篇,歷世才士雖有觀者,莫適論其旨統(tǒng)也?!?/div>
分類:
旨趣
系統(tǒng)
思想體系
《漢語大詞典》:
岐趨(岐趨)
不正確的旨趣。
《
明史·儒林傳序
》
:“有 明 諸儒,衍 伊 雒 之緒言,探性命之奧旨,錙銖或爽,遂啟岐趨,襲謬承譌,指歸彌遠?!?清
劉大櫆
《贈張清少序》
:“根之以六經(jīng),參之以諸史百子,以杜其岐趨,以稽其治亂成敗興壞之紀?!?/div>
分類:
正確
旨趣
《漢語大詞典》:
玄標(biāo)(玄標(biāo))
微妙的旨趣。 晉
支遁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
:“明乎小大之不異,暢玄標(biāo)之有寄,因順物宜,不拘小派?!?晉
王該
《日燭》
:“今則 支子 特秀,領(lǐng)握玄標(biāo),大業(yè)沖粹,神風(fēng)清蕭?!?/div>
分類:
微妙
旨趣
《漢語大詞典》:
詭赴(詭赴)
謂趨向、旨趣不同。
《
文選·嵇康〈琴賦〉
》
:“或間聲錯糅,狀若詭赴?!?李善 注:“言其狀若詭詐而相赴也。” 呂延濟 注:“詭,疾。” 王念孫 曰:“詭詐相赴,於義未安;訓(xùn)詭為疾,尤未之前聞。今案:詭者,異也。赴,趨也。言間聲錯出,若與正聲異趨也。下文曰:初若將乖,后卒同趣。是其明證矣。”見
《讀書雜志馀編·文選》
。
分類:
趨向
旨趣
《漢語大詞典》:
況趣(況趣)
指內(nèi)容和旨趣。
《
北史·江式傳
》
:“ 晉 世 義陽王 典祠令 任城 呂忱 表上
《字林》
六卷,尋其況趣,附託 許慎
《
説文
》
,而按偶章句,隱別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隸,不差篆意也?!?/div>
分類:
容和
旨趣
《漢語大詞典》:
指奏
旨趣,宗旨。
《淮南子·齊俗訓(xùn)》
:“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體也。”
《淮南子·要略》
:“指奏卷異,各有為語?!?黃生
《
義府
》
卷下:“指奏即指趣,古音近通用。”
分類:
指奏
旨趣
宗旨
《漢語大詞典》:
淵醰(淵醰)
謂旨趣深遠淳厚。 清
陳康祺
《
郎潛紀聞
》
卷八:“國朝駢體,自以 陳檢討 為開山,由其才氣橫逸,澤古淵醰,而筆力又足以駕馭之?!?/div>
分類:
旨趣
深遠
淳厚
《漢語大詞典》:
證趣(證趣)
證悟旨趣。 清 朱錫
《幽夢續(xù)影》
:“名山鎮(zhèn)俗,止水滌妄,僧舍避煩,蓮花證趣?!?/div>
分類:
證悟
旨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