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農(nóng)節(jié)(農(nóng)節(jié))
農(nóng)作時節(jié)。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連陰盛農(nóng)節(jié),籉笠聚東菑?!?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瑞雪篇》:“朝冕旒兮載悅,想籉笠兮農(nóng)節(jié)。” 唐 劉禹錫 《和河南裴尹侍郎祈雨二十韻》:“朱明盛農(nóng)節(jié),膏澤方愆期。”
《漢語大詞典》:麥秀寒(麥秀寒)
謂麥秀時節(jié)天氣猶冷。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二:“五月 江 吳 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孫錦標(biāo) 《通俗常言疏證·時日》《梧潯雜佩》:“南方四月,雨后尚有餘寒,土人謂之‘麥秀寒’?!?/div>
《漢語大詞典》:遺時(遺時)
(1).遺漏時節(jié)。《穀梁傳·桓公元年》:“冬,十月,無事焉,何以書,不遺時也。春秋編年,四時具而后為年?!?br />(2).失去時機(jī)。戰(zhàn)國策·趙策二:“吾聞信不棄功,知不遺時。”
《漢語大詞典》:歲候(歲候)
一年的時節(jié)。 南朝 宋 顏延之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歲候初過半,荃蕙豈久芬?” 唐 張仲素 《反舌無聲賦》:“配鳴鳩之拂羽,備歲候于三百六旬?!?明 李東陽 《游朝天宮慈恩寺》詩序:“而今歲候差晚,所至菊未花。”
《漢語大詞典》:五時衣(五時衣)
古代分別在五個時節(jié)所穿的五種不同顏色的衣服。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乃閲 陰太后 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留五時衣各一襲。” 李賢 注:“五時衣謂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也。”宋書·百官志上:“乃出天子所服五時衣,以賜尚書令僕?!?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五時衣:“今 江 南人,嫁娶新婦,必有五時衣。”
《國語辭典》:獅蠻(獅蠻)  拼音:shī mán
1.宋朝重陽節(jié)時,于蒸糕上放置由粉制成的飾物。宋。孟元老《東京孟華錄。卷八。重陽》:「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五。九月》:「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xì)末,入麝香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色或如五色彈兒,皆入韻果糖霜,名之獅蠻栗糕?!?br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帶,常飾有獅子、蠻王等圖案。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按獅蠻拽札起錦征袍,把龍泉扯離出沙魚鞘。」《三國演義》第三回:「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br />3.節(jié)慶時人扮作獅子、蠻王的模樣盡情跳舞。后泛指各種歌舞?!缎咽篮阊?。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dá)旦?!?/div>
《國語辭典》:黃歷(黃曆)  拼音:huáng li
1.黃帝時的歷法。唐。盧照鄰中和樂九章〉之一:「炎圖喪寶,黃歷開璿?!?br />2.清代所頒行的歷法。后泛指歷書,載有農(nóng)時節(jié)氣和日常生活的宜忌。也作「皇歷」。
《漢語大詞典》:步歷(步曆)
(1).推算歲時節(jié)候。左傳·文公元年“歸餘於終事則不悖” 唐 孔穎達(dá) 疏:“日月轉(zhuǎn)運(yùn)於天,猶如人之行步,故推歷謂之步歷。”
(2).指推算歲時節(jié)候的方法。新唐書·儒學(xué)傳上·孔穎達(dá):“及長,明 服氏 春秋傳、 鄭氏 尚書、、禮記、 王氏 ,善屬文,通步歷?!?/div>
《漢語大詞典》:節(jié)授(節(jié)授)
謂按時節(jié)授予。《漢書·魏相傳》:“明王謹(jǐn)於尊天,慎于養(yǎng)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時,節(jié)授民事?!?顏師古 注:“各依其節(jié)而授以事?!?/div>
《漢語大詞典》:饋節(jié)(餽節(jié))
舊時節(jié)日相互送禮。謂之“餽節(jié)”。餽,通“ 饋 ”。《元典章·戶部七·雜例》:“一勾到官,便則枷禁決撻,恣意騙脅,以供餽節(jié)之費?!?/div>
《漢語大詞典》:歷圖(曆圖)
記載歲時節(jié)候的圖。俗稱春牛圖。 明 袁宏道 《村居雜題》詩之一:“鄰叟詢難字,田家掛歷圖?!?/div>
《漢語大詞典》:食監(jiān)(食監(jiān))
(1).監(jiān)督膳食制作的官員。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楚惠王 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問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譴而行其誅乎,則庖宰、食監(jiān)法皆當(dāng)死,心又不忍也?!?br />(2). 漢 代陵園所設(shè)官名。掌晦望時節(jié)祭祀。《漢官·先帝陵》:“每陵食監(jiān)一人,秩六百石;監(jiān)丞五人,三百石;中黃門八人,從官二人?!?span id="9nhnnjf" class="book">《后漢書·百官志二》“掌望晦時節(jié)祭祀” 南朝 梁 劉昭 注:“案食監(jiān)即是食官令號?!?/div>
《漢語大詞典》:衙日
(1).衙參之日。 唐 韓愈 《送侯喜》詩:“如今便別長官去,直到新年衙日來?!?宋 劉敞 《檀州》詩:“市聲衙日集,海蓋午時消?!眳⒁姟?衙參 ”。
(2). 唐 宋 時節(jié)堂祭奠的日期。 宋 戴埴 鼠璞·旗纛將軍:“本朝有六纛,旌節(jié)門旗二。受賜藏之公宇私室,號節(jié)堂。朔望次日祭之,號衙日。”參見“ 節(jié)堂 ”。參閱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漢語大詞典》:衙參(衙參)
舊時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稟白公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延師》:“今日放了衙參,分付安排禮酒,叫門子伺候?!?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上衙門:“州縣衙參情狀,各省大略相同。 桂林 有分段編為戲齣者,尤堪噴飯?!?/div>
《國語辭典》:借東風(fēng)(借東風(fēng))  拼音:jiè dōng fēng
1.比喻憑借或利用大好形勢行事。如:「眼前正是個大好良機(jī),你不妨運(yùn)用『借東風(fēng)』之計,當(dāng)可事半功倍?!?br />2.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曹操中計,釘鎖戰(zhàn)船,周瑜欲用火攻,但因時在隆冬,獨缺東風(fēng),諸葛亮借探病獻(xiàn)計,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東風(fēng);周瑜嫉其能,遣丁奉、徐盛于起風(fēng)時殺之。然諸葛亮早已預(yù)料而遁走,火燒曹營一事,終告圓滿成功?;蚍Q為《南屏山》。
《漢語大詞典》:嚴(yán)辰(嚴(yán)辰)
寒冷的時節(jié)。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沁水:“巖下有大泉涌發(fā),洪流巨輸,淵深不測,蘋藻茭芹,竟川含緑,雖嚴(yán)辰肅月,無變暄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