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儒冠誤身
杜甫騎驢
星星種種坐儒冠
相關(guān)人物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甫昔妙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王翰愿為鄰】。自謂頗挺出【自謂頗挺生】【自謂頗挺特】,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旅客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案:天寶中。詔徵天下士有一藝者。皆得詣京師就選。李林甫抑之。奏令考試。遂無一人得第者。】。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祗是走踆踆。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
典故星辰動
使者星
星傳
驛騎如星
兩星使
入蜀星
星使雙飛
星是使
兩使車
流星漢使尊
使車星
星隨使者車
星文動九霄
星下
史興鞍
萬里星隋
星去
相關(guān)人物李合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shù)列傳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節(jié),漢中南鄭人也。父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合襲父業(yè),游太學,通五經(jīng)。善《河洛》風星,外質(zhì)樸,人莫之識??h召署幕門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shù)揭娌浚逗虾蛏?。時夏夕露坐,合因仰觀,問曰:「二君發(fā)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驚相視曰:「不聞也?!箚柡我灾?。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span>
《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星〉~2~
《李合傳》曰:公好天文之術(shù),和帝遣使者觀風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合露坐,問二人曰:「君發(fā)京師,寧知二使何時發(fā)?」二人驚問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來向益部?!?/span>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
畢附耳南八星曰天節(jié),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簡釋
使臣星:喻指朝廷使者。唐王維《送邢桂州》:“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p>
例句
偶逐星車犯虜塵,故鄉(xiāng)??值綗o因。
賀客移星使,絲綸出紫微。
星使出關(guān)東,兵符賜上公。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鴛行。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江上逢星使,南來自會稽。
昨夜星辰動,仙郎近漢關(guān)。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晝晴。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
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轉(zhuǎn)催。
潭壑隨星使,軒車繞春色。
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歸。
云中昨夜使星動,西門驛樓出相送。
昨夜動使星,今旦送征鞍。
雞林君欲去,立冊付星軺。
前驅(qū)二星去,開險五丁忙。
星傳指湘江,瑤琴多楚調(diào)。
西南使星去,遠徹通朝聘。
今宵燕分野,應見使星過。
使星隨驛騎,歸路有秋風。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華堂良宴開,星使自天來。
星使自天丹詔下,雕鞍照地數(shù)程中。
擁傳星還去,過池鳳不留。
風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極目煙霞外,孤舟一使星。
朝天繡服乘恩貴,出使星軺滿路光。
辭天使星遠,臨水澗霜秋。
典故 一水盈盈
隔銀河
隔星河
二星無語
脈脈情難語
牽牛河漢女
相關(guān)人物牽牛
織女
《昭明文選》卷二十九〈詩己·雜詩上·古詩十九首〉~347~
〈古詩十九首〉其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span>
例句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銀河正清淺,霓節(jié)過來無。
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軋軋揮素手,幾時停玉梭。
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
碧澗門前一條水,豈知平地有天河。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
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史記正義》天官占云:「歲星者,東方木之精,蒼帝之象也。其色明而內(nèi)黃,天下安寧。夫歲星欲春不動,動則農(nóng)廢。歲星盈縮,所在之國不可伐,可以罰人;失次,則民多??;見,則喜。其所居國,人主有福,不可以搖動。人主怒,無光,仁道失。歲星順行,仁德加也。歲星農(nóng)官,主五谷?!?/span>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九〈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夷歌是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人事音塵日寂寥】【人事音書頗寂寥】。
《莊子》內(nèi)篇·卷三上《大宗師》
「傳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固?#183;陸德明《莊子·大宗師》:「崔(撰)云:『傅說死,其精神乘東維,托龍尾,乃列宿。今尾上有傅說星?!弧?/span>
例句
當時版筑輩,豈知傅說情,一朝和殷羹,光氣為列星。
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
《太平御覽》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謂之牽牛?!短罅行菆D》:「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中央大星大將軍,其南左星左將軍,其北右星右將軍,所以備關(guān)梁而拒難也?!魝鳡颗?椗咴缕呷障嘁娬?,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鼓謂之牽牛?!弧?/span>
《太平御覽》卷六
《太象列星圖》:「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中央大星大將軍,其南左星左將軍,其北右星右將軍,所以備關(guān)梁而拒難也?!魝鳡颗?椗咴缕呷障嘁娬?,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鼓謂之牽牛?!弧?/span>
例句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25~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于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span>
《隋書》卷十九〈天文志上·經(jīng)星中宮〉~539~
天將軍十二星,在婁北,主武兵。中央大星,天之大將也。外小星,吏士也。大將星搖,兵起,大將出。
《詩經(jīng)·唐風·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例句
三星照戶春空盡,一樹桃花竟不言。
今宵復何夕,鳴佩坐相隨。
已悟化城非樂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玉漏三星曙,銅街五馬逢。
今夕何夕歲云徂,更長燭明不可孤。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帝子乘龍夜,三星照戶前。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今夕復何夕,歸休尋舊歡。
《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傳》
「時年饑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固?#183;李賢注:「《融集》與操書云:『酒之為德久矣。古先哲王,類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濟萬國,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弧?/span>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崔琰傳〉~370~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鼓铣?#183;裴忪之注引張璠《漢紀》:「太祖制酒禁,而融書啁之曰:『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鐘,無以成其圣。且桀紂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惶嫱怆m寬容,而內(nèi)不能平?!?/span>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中宮〉~298~
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軒轅,黃帝之神,黃龍之體也;后妃之主,士職也。一曰東陵,一曰權(quán)星,主雷雨之神。南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屏也,上將也。次北一星,妃也,次將也。其次諸星,皆次妃之屬也。女主南小星,女御也。左一星少民,后宗也。右一星大民,太后宗也。欲其色黃小而明也。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酺,有酒肉財物,賜若爵宗室。酒旗南三星曰天相,丞相之象也。軒轅西四星曰爟,爟者,烽火之爟也,邊亭之警候。
例句
大笑相逢日,天邊作酒星。
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太平廣記》卷二百六〈書一·古文〉~570~
《孝經(jīng)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蒼頡仿象是也。」宋均注曰:「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span>
《禮記注疏》卷七〈檀弓〉~33~
請問居從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為魁。主人能,則執(zhí)兵而陪其后?!?jié)h·鄭玄注:「魁,猶首也。天文北斗魁為首,杓為末。」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29~
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春秋運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quán),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正義:「魁,斗第一星也?!?/span>
《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23~
十八年春三月丁亥,詔曰:「其令天下亡命,自殊死已下贖:死罪縑三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五匹;吏人犯罪未發(fā)覺,詔書到自告者,半入贖?!瓜乃脑录何矗t曰:「自春已來,時雨不降,宿麥傷旱,秋種未下,政失厥中,憂懼而已。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及流民無名數(shù)欲占者人一級;?、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理冤獄,錄輕系。二千石分禱五岳四瀆。郡界有名山大川能興云致雨者,長吏各絜齋禱請,冀蒙嘉澍?!沽录何?,有星孛于太微。焉耆、龜茲攻西域都護陳睦,悉沒其?。北匈奴及車師后王圍戊己校尉耿恭。秋八月壬子,帝崩于東宮前殿。年四十八。遺詔無起寢廟,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帝初作壽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槨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萬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過百日,唯四時設(shè)奠,置吏卒數(shù)人供給灑埽,勿開修道。敢有所興作者,以?議宗廟法從事。帝遵奉建武制度,無敢違者。后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固?#183;李賢注引《史記》曰:「太微宮后二十五星,郎位也。」
簡釋
郎星:用以美稱郎官。明高啟《送鄭都司赴大將軍行營》:“后夜軍門知子到,郎星應是近三臺?!?/p>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
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時候之于南郊。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為人主占壽命延長之應。常以秋分之曙見于景,春分之夕見于丁。見,國長命,故謂之壽昌,天下安寧;不見,人主憂也?!?/span>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
「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span>
《后漢書》志第五〈禮儀中·案戶〉~324~
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國都南郊老人廟。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星官在二十八宿之外者〉~306~
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常以秋分之旦見于丙,春分之夕而沒于丁。見則治平,主壽昌,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例句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
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結(jié)托老人星,羅浮展衰步。
稍分巴子國,欲近老人星。
《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本紀〉~24~
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賜錢千萬。明帝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例句
曾吟工部兩峰寒,今日星郎得掛冠。
星郎復何意,出守五溪邊。
間世星郎夜宴時,丁丁寒漏滴聲稀。
榼小非由榼,星朗是酒星。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錦惟思婺女鄰。
刺史諸侯貴,郎官列宿應。
清秋便寓直,列宿頓輝光。
南館星郎東道主,搖鞭休問路行難。
玉皇恩詔別星班,去壓徐方分野間。
太平天子念蒲東,又委星郎養(yǎng)育功。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止陪鴛鴦居清秩,濫應星辰浼上玄。
紅迷天子帆邊日,紫奪星郎帳外蘭。
星郎同訪道,羽客杳何之。
不如寄與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畫眉。
斧柯新樣勝珠璣,堪贊星郎染翰時。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屬思久憑欄。
此身未別江邊寺,猶看星郎奉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