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53,分1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歲星
臺(tái)星
泰階星
星榆(又作:種星榆)
星弧射狼
薇垣小星韓王普
文星
吳分星牛
五星聚(又作:五星會(huì))
五星文
相星
星辰合圍
星娥
星分牛斗
星虹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東方朔


舊題漢·郭憲《東方朔傳》
「朔未死時(shí),謂同舍郎曰:『天下人無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凰纷浜?,武帝得此語,即召太王公問之曰:『爾知東方朔乎?』公對(duì)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頗善星歷?!坏蹎栔T星皆具在否,曰:『諸星具在,獨(dú)不見歲星十八年,今復(fù)見耳?!坏垩鎏靽@曰:『東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哉!』」(據(jù)《五朝小說大觀》)

例句

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 李白 書懷贈(zèng)南陵常贊府

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 李白 留別西河劉少府

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李白 贈(zèng)崔司戶文昆季

禰衡實(shí)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虔

典故
參考典故
三臺(tái)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
三臺(tái)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tái),主開德宣符也。

例句

才施偃月行軍令,便見臺(tái)星逼座隅。 方干 狂寇后上劉尚書

生靈不幸臺(tái)星拆,造化無情世界空。 羅隱 所思

來年二月登封禮,去望臺(tái)星扈日輪。 鮑溶 讀淮南李相行營(yíng)至楚州詩

典故
泰階星
 
泰階上宰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中宮〉~293~
三臺(tái)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tái),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tái),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臺(tái),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臺(tái),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又曰三臺(tái)為天階,太一躡以上下。一曰泰階。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士,下星為庶人: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也。君臣和集,如其常度,有變則占其人。
典故 
天上白榆
 
種星榆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九〈樂府古辭·相和歌辭·瑟調(diào)曲·隴西行〉~267 ~
邪徑過空廬,好人常獨(dú)居。卒得神仙道,上與天相扶。過謁王父母,乃在太山隅。離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攬轡為我御,將吾天上游。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桂樹夾道生,青龍對(duì)伏趺。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顧視世間人,為樂甚獨(dú)殊。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請(qǐng)客北堂上,坐客?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卻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促令辦粗飯,慎莫使稽留。廢禮送客出,盈盈府中趨。送客亦不遠(yuǎn),足不過門樞。取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典故 
星弧射狼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
「廁下一星,曰天矢。矢黃則吉;青、白、黑,兇。其西有句曲九星,三處羅: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其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下有四星曰弧,直狼?!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弧九星,在狼東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懷遠(yuǎn),又主備賊盜之知奸邪者。弧矢向狼動(dòng)移,多盜;明大變色,亦如之。矢不直狼,又多盜;引滿,則天下盡兵也?!箷x·晉灼注:「有狼、孤之星也。」
《漢書》卷八十七上〈 揚(yáng)雄列傳上〉~3536~
河?xùn)|賦以勸,其辭曰:「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謁汾陰于東郊,因茲以勒崇垂鴻,發(fā)祥隤祉,欽若神明者,盛哉鑠乎,越不可載已!于是命群臣,齊法服,整靈輿,乃撫翠鳳之駕,六先景之乘,掉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張耀日之玄旄,揚(yáng)左纛,被云梢。奮電鞭,驂雷輜,鳴洪鐘,建五旗。羲和司日,顏倫奉輿,風(fēng)發(fā)飆拂,神騰鬼趡;千乘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簸丘跳巒,涌渭躍涇秦神下詟,蹠魂負(fù)沴;河靈矍踢,?華蹈衰。遂臻陰宮,穆穆肅肅,蹲蹲如也」。晉·晉灼注:「有狼、弧之星也?!?/span>

例句

應(yīng)須日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茲休運(yùn)歲終功就合詠盛明呈上三相公長(zhǎng)句四韻

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典故
薇垣小星韓王普

相關(guān)人物
趙匡胤
 
趙普
 
陳摶


《續(xù)湘山野錄》
祖宗(指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居潛日,與趙韓王(指趙普)游長(zhǎng)安市。時(shí)陳摶乘一遇之,下驢大笑,巾簪幾墜。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可相從市飲乎?」祖宗曰:「與趙學(xué)究三人并游,可,當(dāng)同之?!龟愵㈨n王甚久,徐曰:「也得,也得,非渠不得預(yù)此席。」既入酒舍,韓王足疲,偶坐席左,陳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輒據(jù)上次,不可!」斥之使居席右。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裴庭裕


《太平御覽》卷六〈天部六·星中〉~58~2~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如匡形。故史遷曰:「斗魁戴匡其第六星名曰司祿此天之府計(jì)集所會(huì)也?!?/span>
《東觀奏記》卷下〈考官漏泄考題被罰〉~53~
吏部侍郎,兼判尚書銓事裴諗左授國子祭酒,吏部郎中周敬復(fù)罰二月俸,監(jiān)察御史馮顓左授秘書省著作佐郎;考院所送博學(xué)宏詞科趙秬等十人,并宜覆落,不在施行之限。初,裴諗兼上銓,主試宏、拔兩科。其年,爭(zhēng)名者眾,應(yīng)宏詞選,前進(jìn)士苗臺(tái)符、楊巖、薛?、李詢、古敬翊已下一十五人就試。諗寬豫仁厚,有賦題不密之說。前進(jìn)士柳翰、京兆尹柳?之子也。故事,宏詞科只三人,翰在選中。不中選者言翰于諗處先得賦題,托詞人溫庭筠為之。翰既中選,其聲聒不止,事徹宸聽。杜德公時(shí)為中書舍人,言于執(zhí)政曰:「某兩為考官,未試宏詞,先鎖考官,然后考●●●●●●●●文書。若自先得賦題者必佳,糊名考文書得佳者,考官乃公。當(dāng)罪上銓為宜,考官不合坐?!购暝~趙秬,丞相令狐绹故人子也,同列將以此事嫁患于令狐丞相,丞相遂逐之,盡覆去。初,日官奏:「文星暗,科場(chǎng)當(dāng)有事?!股蛟?yōu)槎Y部侍郎,聞而憂焉。至是,三科盡覆,日官之言方驗(yàn)。

例句

何事文星與酒星,一時(shí)鐘在李先生。 鄭谷 讀李白集

典故
吳分星牛


《周禮注疏》卷二十六〈春官宗伯·保章氏〉~405~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dòng)。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風(fēng)。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詔救政。訪序事。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30~
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yíng)室至東壁,并州???、婁、胃,徐州。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典故 
五星會(huì)


《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馀列傳〉~258~
張耳之國,陳馀愈益怒,曰:「張耳與馀功等也,今張耳王,馀獨(dú)侯,此項(xiàng)羽不平?!辜褒R王田榮畔楚,陳馀乃使夏說說田榮曰:「項(xiàng)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王惡地,今趙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請(qǐng)以南皮為捍蔽?!固飿s欲樹黨于趙以反楚,乃遣兵從陳馀。陳馀因悉三縣兵襲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念諸侯無可歸者,曰:「漢王與我有舊故,而項(xiàng)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垢使唬骸笣h王之入關(guān),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雖彊,后必屬漢?!构识邼h。漢王亦還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張耳謁漢王,漢王厚遇之。
《宋書》卷二十五〈天文志三〉~735~
義熙九年二月丙午,熒惑、填星皆犯東井。占曰:「秦有兵?!谷氯沙?,歲星、熒惑、填星、太白聚于東井,從歲星也。熒惑入輿鬼。太白犯南河。初義熙三年,四星聚奎,奎、婁,徐州分。是時(shí)慕容超僭號(hào)于齊,侵略徐、兗,連歲寇抄,至于淮、泗。姚興、譙縱僭偽秦、蜀。盧循、木末,南北交侵。五年,高祖北殄鮮卑,是四星聚奎之應(yīng)也。九年,又聚東井。東井,秦分。十三年,高祖定關(guān)中,又其應(yīng)也。而縱、循群兇之徒,皆已剪滅,于是天人歸望,建國舊徐,元熙二年,受終納禪,皆其徵也。星傳曰:「四星若合,是謂太陽,其國兵喪并起,君子憂,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謂易行。有德受慶,改立王者,奄有四方;無德受罰,離其國家,滅其宗廟。」今案遺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周漢以王齊以霸,齊則永終侯伯,卒無更紀(jì)之事。是則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竇儀列傳·(弟)竇儼〉~9097~
尤善推步星歷,逆知吉兇。盧多遜、楊徽之同任諫官,儼嘗謂之曰:「丁卯歲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太平,二拾遺見之,儼不與也?!褂衷唬骸竷凹依サ芪迦?,皆登進(jìn)士第,可謂盛矣,然無及相輔者,唯稱稍近之,亦不久居其位。」卒如其言。儼有子早卒,以侄說為嗣。
《宋史》卷五十六〈天文志九·五緯俱見〉~223~
乾德五年三月,五星如連珠,聚于奎、婁之次?!瓚c歷三年十一月壬辰,五星皆見東方。
典故
五星文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48~
漢之興,五星聚于東井。平城之圍,月暈參、畢七重。諸呂作亂,日蝕,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數(shù)丈,天狗過梁野;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見,長(zhǎng)則半天。其后京師師四出,誅夷狄者數(shù)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熒惑守斗;朝鮮之拔,星茀[五]于河戍;兵征大宛,星茀招搖: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由是觀之,未有不先形見而應(yīng)隨之者也。

例句

已開千里國,還聚五星文。 李嶠

典故

漢·石申《星經(jīng)》
相星在北極斗南,總領(lǐng)百司。

例句

相星環(huán)日道,蒼馬近龍媒。 李德裕 郊?jí)剌浿袝喙墒ゴ日僦劣R前仰感恩遇輒書是詩兼呈二相公

典故
星辰合圍

相關(guān)人物
劉邦(漢高祖)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
七年,月暈,圍參、畢七重。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是歲高皇帝自將兵擊匈奴,至平城,為冒頓單于所圍,七日乃解。

例句

日月還相斗,星辰屢合圍。 杜甫 傷春五首

典故

《玉溪生詩集箋注》卷一〈圣女祠〉
杳藹逢仙跡,蒼茫滯客途。何年歸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腸回楚國夢(mèng),心斷漢宮巫。從騎裁寒竹,行車蔭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寡鵠迷蒼壑,羈凰怨翠梧。惟應(yīng)碧桃下,方朔是狂夫。清·馮浩注:「星娥,織女。」
典故
星分牛斗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288~
角、亢、氐,沇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揚(yáng)州。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539~
東南曰揚(yáng)州:其山曰會(huì)稽,藪曰具區(qū),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其利金、錫、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鳥獸,谷宜稻。
典故

《昭明文選》卷五十四〈論四·辯命論〉~2352~
星虹樞電,昭圣德之符;夜哭聚云,郁興王之瑞。
《國語辭典》:歲星(歲星)  拼音:suì xīng
木星。參見「木星」條?!妒酚?。卷二七。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div>
《漢語大詞典》:臺(tái)星
三臺(tái)星。晉書·天文志上:“三臺(tái)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臺(tái)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tái),主開德宣符也?!币蛞杂髦冈纵o。 唐 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臺(tái)星再朗,天網(wǎng)重恢?!?宋 楊萬里 《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詩:“天極八重心未死,臺(tái)星三點(diǎn)坼方休?!?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jì)》:“秀毓山川,靈分草木,幾番焰奪臺(tái)星?!?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龍馭杳安之,臺(tái)星隕衡鼐?!?/div>
《漢語大詞典》:星榆
(1).榆莢形似錢,色白成串,因以“星榆”形容繁星。語本玉臺(tái)新詠·古樂府·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唐 王初 《即夕》詩:“風(fēng)幌涼生白袷衣,星榆纔亂絳河低?!?宋 王禹偁 《五老峰》詩:“矗矗拂星榆,崢嶸與眾殊?!?br />(2).指白榆。 唐 劉禹錫 《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十韻》:“月桂花遙燭,星榆葉對(duì)開?!?/div>
《漢語大詞典》:威弧
星官名。即弧矢。漢書·揚(yáng)雄傳上:“掉犇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漢 張衡 《思玄賦》:“彎威弧之撥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明 劉基 《起夜來》詩:“威弧歷落連天狼,兩旗欲動(dòng)風(fēng)不揚(yáng)?!眳⒁姟?弧矢 ”。
《漢語大詞典》:弧矢
(1).弓箭。《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上封 泰山 ,進(jìn)次 滎陽 旃然河 上,見黑龍,命弧矢射之,矢發(fā)龍潛藏。”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五年:“初,帝御弧矢,以弦激致目眚,至是始愈。”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董如彪》:“汝欲食羊豕,我偏以汝飼虎狼,遽喝下馬,奪其弧矢。”
(2).謂武功。 明 楊一清 《甘涼道中書事感懷》詩:“弧矢威天下,雷霆震域中?!?清 昭梿 嘯亭雜錄·不忘本:“上嘗曰:‘ 周 家以稼穡開基,我國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廢武?’”
(3).指兵事,戰(zhàn)亂。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 元 高文秀《澠池會(huì)》楔子:“奉命離京出帝都,驅(qū)馳鞍馬又當(dāng)途。只因玉璧親臨 趙 ,弧矢之間顯丈夫?!?br />(4).古代國君世子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期其有志于遠(yuǎn)大。后因以“弧矢”喻生男孩。亦指男子當(dāng)從小立大志。禮記·內(nèi)則:“國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南朝 宋 鮑照 《征北世子誕育上疏》:“弧矢夙陳,珪璋攸覿。” 宋 陸游 《鵝湖夜坐書懷》詩:“士生始?jí)櫟?,弧矢志四方。?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剪發(fā)延賓》:“弧矢懷樽俎,嘆銅駝荊棘,干戈旁午,英雄困塵土。”
(5).古星名。又名天弓。屬井宿。簡(jiǎn)稱弧。共九星,在天狼星東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分屬于大犬、南船兩星座。 唐 盧仝 《月蝕詩》:“弧矢引滿反射人,天狼呀啄明煌煌?!?清 陳夢(mèng)雷 《擬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詩:“天狼耀其精,弧矢不敢張?!?br />(6).古數(shù)學(xué)名詞。謂弓形的運(yùn)算及其應(yīng)用。 明 徐渭 《函三館記》:“乃其舉世界之中之外之諸有,至於竭 恒 沙之?dāng)?shù)而不可殫,即 隸首 復(fù)興,弧矢勾股操其法……亦日且不給矣?!?span id="ljmlaqp" class="book">《四庫全書總目·天文算法類二·弧矢算術(shù)》:“弧矢之法,始於 元 郭守敬 《授時(shí)歷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為矢云云…… 明 唐順之 謂為步日躔月離源頭,作《弧矢論》以示 顧應(yīng)祥 , 應(yīng)祥 遂演為是書?!?br />(7).指弓形。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若更於大方之外,增四弧矢,如周禮衍羨之法,以證圍徑真旨,而方田少廣諸章,其餘事耳。”
(8).或指弓形的高。 茅以昇 《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中的橋》:“我國石拱,一般都是半圓形,如 盧溝橋 。但這個(gè)橋( 趙州橋 )的拱形卻不是半個(gè)圓,而只是圓弧的一段,因而拱頂在拱腳水平線上的高度,不是圓的半經(jīng),而是大大小于半經(jīng),這個(gè)高度叫做弧矢。”
《漢語大詞典》: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傳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詩:“詞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懸?!?唐 裴說 《懷素臺(tái)歌》:“ 杜甫 、 李白 與 懷素 ,文星酒星草書星?!?宋 楊無咎 《南歌子》詞之四:“直教筆底有文星,欲狀此時(shí)情,若為成?!?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祝胡東樵壽》:‘人指所居為福地,天留此老應(yīng)文星?!?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兩江月旦歸名士,又報(bào)文星入座來。”參見“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狀。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南史·宋紀(jì)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yàn)殄纾胛牟?,貫五車?!?br />(2).指星神。《楚辭·遠(yuǎn)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并轂?!?br />(3).特指文昌宮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舊時(shí)傳說主文運(yùn),故俗又稱文曲星或文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稱文昌司命云。傅會(huì)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span id="9nrz4qt"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一回:“前欽天監(jiān)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鴻儒為文明之助?!?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狀元……珠聯(lián)璧合,名應(yīng)文昌,非偶然也?!?梁?jiǎn)⒊?《變法通議·論幼學(xué)》:“今之學(xué)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稱為天神?!眳⒁姟?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牟尼泥:“生死隸東岳,功名隸 文昌 。”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陰騭誦 文昌 ?!眳⒁姟?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禮闈通政本,文昌總國鈞?!?唐 韓愈 《舉韋顗自代狀》:“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舉, 顗 宜當(dāng)之。” 前蜀 韋莊 《南省伴直》詩:“文昌二十四仙曹,盡倚紅簷種露桃?!?宋 蘇轍 《生日謝表》之二:“時(shí)當(dāng)生育,情方切以懷親;職貳文昌,恩忽驚於捧詔。”參見“文昌省”。
(6).宮殿名。文選·左思〈魏都賦〉:“造 文昌 之廣殿,極棟宇之弘觀?!?張載 注:“ 文昌 ,正殿名也?!?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解佩去朝市》:“講 金華 兮議 宣室 ,晝武帳兮夕 文昌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揮戈出武帳,荷筆入 文昌 ?!?/div>
《漢語大詞典》:五星聚
即五星連珠。宋書·天文志三:“今案遺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 周 漢 以王, 齊 以霸。 周 將伐 殷 ,五星聚房。 齊桓 將霸,五星聚箕。 漢高 入 秦 五星聚東井。 齊 則永終侯伯,卒無更紀(jì)之事。是則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唐 王圭 《詠漢高祖》:“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賓?!?/div>
《漢語大詞典》:相星
星名。亦借指宰相。 漢 甘公 石申 《星經(jīng)·相》:“相星在北極斗南,總領(lǐng)百司。” 唐 李德裕 《郊?jí)剌涊m書是詩兼呈二相公》:“相星環(huán)日道,蒼馬近龍媒?!?/div>
分類:星名宰相
《漢語大詞典》:星娥
(1).神話傳說中的織女。 唐 李商隱 《圣女祠》詩:“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 朱鶴齡 注:“星娥謂 織女 ?!?宋 柳永 《二郎神》詞:“應(yīng)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四》:“月姊定應(yīng)隨顧兔,星娥可止待牽牛。”
(2).明眸的美女。 宋 呂渭老 《滿路花·同柳仲修在趙屯》詞:“星娥尺五,佳約誤當(dāng)年?!?/div>
《漢語大詞典》:星虹
(1).猶虹霓。 南朝 宋 袁淑 《桐賦》:“被籍兮煙霞,懷珮兮星虹?!?br />(2).謂有星若虹霓。文選·劉孝標(biāo)〈辨命論〉:“星虹樞電,昭圣德之符。”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大星如虹,下流 華渚 , 女節(jié) 夢(mèng)意,感生 朱宣 ?!?/div>
分類: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