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53,分124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歲星
星宿
星宿
星軺
三星
星火
星光
繁星
星槎
星躔
壽星
列星
星文
大星
天星
《國語辭典》:歲星(歲星)  拼音:suì xīng
木星。參見「木星」條?!妒酚?。卷二七。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天空的列星?!读凶?。天端》:「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專積思于經(jīng)術(shù),晝誦書傳,夜觀星宿,或不寤達旦?!?br />2.星座。中國古代共分為二十八宿。
3.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鳥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國語辭典》:星宿  拼音:xīng su
1.天空的列星。
2.術(shù)數(shù)用語。指人的時運?!都t樓夢》第三六回:「二則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見外人,過了八月才許出二門?!?/div>
《漢語大詞典》:星宿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憲諭票,催促星宿丈量?!?/div>
分類:星夜急速
《漢語大詞典》:星軺(星軺)
使者所乘的車。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問 《奉和梁王宴龍泓應教》:“水府淪幽壑,星軺下紫微?!?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戲贈張常侍》詩:“早風吹土滿長衢,驛騎星軺盡疾驅(qū)。”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曙光高,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記王軫父家書事:“何冀上聞於天闕,過承下逮於星軺?!?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詩之二:“水驛輕裝偕今子,星軺絶域訪遺賢?!?/div>
分類:使者指使
《國語辭典》:三星  拼音:sān xīng
1.俗稱福、祿、壽三神。
2.泛指天空中明亮且位置相近的三顆星?!对娊?jīng)。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怪劣谥傅氖悄娜w星,則有不同的推論。東漢鄭玄《毛詩傳箋》主張為心宿:「三星謂心星也?!固瓶追f達疏《毛詩正義》:「綢繆章三星在天,傳三星參也,箋三星謂心星也?!创水攺泥嵳f?!怪煳啮巍短煳目脊配洝穭t主張為參宿中間三顆星。
《國語辭典》:星火  拼音:xīng huǒ
1.小火。唐。薛能 洛下寓懷詩:「冰霜谷口晨樵遠,星火爐邊夜坐寒?!?br />2.比喻急迫。晉。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于星火?!?br />3.比喻小事。明。阮大鋮《燕子箋》第一六出:「你鵬飛比勢,龍媒爭馭,看棘闈星火森沉。」
《國語辭典》:星光  拼音:xīng guāng
星的光芒。唐。沈佺期夜游〉詩:「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三國演義》第三○回:「黃昏時分,望烏巢進發(fā),是夜星光滿天。」
《國語辭典》:繁星  拼音:fán xīng
眾星繁密。《文選。傅玄。雜詩》:「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div>
《漢語大詞典》:星槎
(1).往來于天河的木筏。傳說古時天河與海相通, 漢 代曾有人從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見牛郎織女。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 唐 宋之問 《宴安樂公主宅》詩:“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 清 朱彝尊 《題汪檢討楫乘風破浪圖》詩:“粉精墨妙誰經(jīng)營,恍疑 博望 星槎橫?!?br />(2).泛指舟船。 明 李東陽 《與衍圣公夜話》詩:“漫以平安慰別離,星槎動是隔年期。” 明 唐順之 《送高行人使琉球》詩:“天王玉冊頒三殿, 漢 使星槎下百蠻?!?陳毅 《送董老出席舊金山會議即日出洋》詩:“星槎今萬里,捷報盼飛來?!?/div>
《漢語大詞典》:星躔
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閶闔篇》:“長旗掃月窟,鳳跡輾星躔?!?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文宗紀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災氣上騰,天文謫見,再周期月,重擾星躔?!?宋 辛棄疾 《歸朝歡》詞:“有時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簡讎 天祿 ?” 明 唐順之 《送蔣尉赴金華》詩:“分野應星躔, 金華 婺女邊?!?清 高其倬 《望雪山》詩:“豎指數(shù)峰插霄漢,如坐井底窺星躔?!?/div>
《國語辭典》:壽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老人星的別稱,參見「老人」條。古人以之為天下太平、健康長壽的象徵。民間常把他塑造成禿頂廣額、白須持杖的老人。也稱為「南極老人星」、「老人星」、「壽星老兒」。
2.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為辰,在十二國為鄭,在十二州為袞,在二十八宿則起于軫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至氐宿四度。
《國語辭典》:壽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被祝壽的人。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二折:「今日我生辰,我是壽星?!挂卜Q為「壽星老兒」。
2.飾物。如:「鈴鐺壽星」。
《國語辭典》:列星  拼音:liè xīng
羅布天空、定時出現(xiàn)的恒星?!豆騻鳌Gf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埂盾髯?。天論》:「列星隨旋,日月遞炤?!挂沧鳌噶兴蕖?。
《漢語大詞典》:星文
(1).星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及星文風氣,率不勞為之。” 唐 沈彬 《入塞》詩之二:“苦戰(zhàn)沙門臥箭痕,戍樓閒上望星文。”
(2).指星神。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攜眷屬,游蹤未必感星文。”
(3).借指劍。 唐 劉長川 《寶劍篇》:“匣里星文動,環(huán)邊月影殘?!?br />(4).指佩劍的人。 唐 劉禹錫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詩:“星文辭北極,旗影度 東遼 ?!?br />(5).星光。 明 孫默 《舟泊富春》詩:“垂釣今何在,星文照旅魂。”
《漢語大詞典》:大星
(1).星宿中大而亮者。史記·天官書:“心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屬?!?司馬貞 索隱引《鴻范五行傳》“心之大星,天王也。前星大子;后星庶子?!?唐 韓愈 《東方半明》詩:“東方半明大星沒,獨有太白配殘月。”
(2).喻杰出的人物。 明 何景明 《挽謝中丞》詩:“誰看大星落,天柱使人哀。” 趙樸初 《周總理挽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指啟明星。 明 高啟 《暫宿行營舟中》詩:“角聲未起大星低,夜靜寒營獨馬嘶。”
《漢語大詞典》:天星
(1).星。周禮·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漢 揚雄 《羽獵賦》:“渙若天星之羅,浩如濤水之波。”
(2).方言。秤星。 吳組緗 《山洪》四:“不是你大哥戥子上有點天星,干不粘濕不惹的,你有今朝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