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6詞典 2分類詞匯 164
《國語辭典》:田園詩(田園詩)  拼音:tián yuán shī
以田園為題材,描寫田園風(fēng)光、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為一種田園文學(xué)。此類詩的特色為自然恬淡、洋溢著寧靜、曠放的趣味或?qū)σ咽涞睦硐?、純潔世界所作的回顧與想像。如晉人陶淵明、古希臘人狄奧克利斯等,其詩篇多敘農(nóng)村風(fēng)物,故文學(xué)史上有「田園詩」之稱。
《漢語大詞典》:迷淡
景物模糊淺淡。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三折:“秋況消踈,遠村迷淡。”
《漢語大詞典》:景語(景語)
謂詩詞中描寫景物的文字。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作慢詞起處,必須寵罩全闋。近人輒作景語徐引,乃至意淺筆弱,非法甚矣。” 王國維 人間詞話十:“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div>
《國語辭典》:景點(景點)  拼音:jǐng diǎn
風(fēng)景區(qū)中最值得觀賞的據(jù)點。
《漢語大詞典》:林濠
猶林壑。指景物幽深之處。 南朝 宋 何承天 《將進酒》詩:“緩春帶,命明僚。車等旗,馬齊鑣。懷溫克,樂林濠?!?/div>
《國語辭典》:詠物詩(詠物詩)  拼音:yǒng wù shī
以描寫客觀景物為主題的詩。
《國語辭典》:彩印  拼音:cǎi yìn
將人物或其他景物相片印染在衣物或布匹上,以供留念。如:「彩?。孕簟?。
《漢語大詞典》:侔狀(侔狀)
描摹物狀,指摹寫景物。新唐書·閻立本傳:“ 太宗 與侍臣泛舟春苑池,見異鳥容與波上,召 立本 侔狀?!?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新史載 閻立本 為主爵郎中時, 太宗 ……召 立本 侔狀?!?/div>
《漢語大詞典》:悅目賞心(悅目賞心)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暢。 葉圣陶 《倪煥之》十七:“農(nóng)場里的木芙蓉開了,共引為悅目賞心的樂事?!?秦牧 《藝海拾貝·鮮花百態(tài)和藝術(shù)風(fēng)格》:“鮮花的多種多樣的姿態(tài),紛繁的顏色,除了讓我們悅目賞心外,我想還可以對我們的藝術(shù)思想有所啟發(fā)?!?/div>
《國語辭典》:咫尺萬里(咫尺萬里)  拼音:zhǐ chǐ wàn lǐ
形容畫幅雖小,而能包含廣闊深遠的景象。語本《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nèi),便覺萬里為遙?!挂啾扔骶嚯x雖近,卻不能相見,如同暌隔萬里。唐。林蘊 上安邑李相公安邊書:「當(dāng)昔漢室,彼為內(nèi)府,囊琛走馬,曾不虛日,咫尺萬里,煙塵不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一七。北都潛丘臺崔相國應(yīng)夢修觀驗》:「良久,復(fù)聆天樂笳簫之音,尋訪之意彌切,但四隅陡絕,咫尺萬里。」
《國語辭典》:吟風(fēng)弄月(吟風(fēng)弄月)  拼音:yín fēng nòng yuè
1.詩人吟詠的內(nèi)容多涉及風(fēng)花雪月的情景,故稱詩人吟詠為「吟風(fēng)弄月」?!端问?。卷四二七。道學(xué)傳一。周敦頤傳》:「自再見周茂叔后,吟風(fēng)弄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乖?。張養(yǎng)浩普天樂??戳诵s枯〉曲:「游山玩水,吟風(fēng)弄月,其樂無涯?!购笠嘤靡宰I諷詩人吟詠不切實際,作品內(nèi)容浮濫空虛。也作「吟風(fēng)詠月」。
2.形容詩人的閒情逸致。也作「吟風(fēng)詠月」。
3.有鄙薄之意。后世少數(shù)人行為偏差,加以「風(fēng)月」二字又從美景,轉(zhuǎn)而含有男女歡愛之意,遂使此語充滿鄙薄之意。
《漢語大詞典》:游目騁觀(遊目騁觀)
縱目觀望,盡覽景物。 漢 蔡邕 《漢津賦》:“於是游目騁觀,南援三州,北集京都?!?/div>
《國語辭典》:云興霞蔚(雲(yún)興霞蔚)  拼音:yún xīng xiá wèi
云霧彩霞升騰聚集。比喻縟麗燦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挂沧鳌冈普粝嘉怠?。
《國語辭典》:物是人非  拼音:wù shì rén fēi
景物依舊,人事全非。三國魏。曹丕 與吳質(zhì)書:「節(jié)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宋。李清照 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國語辭典》:物換星移(物換星移)  拼音:wù huàn xīng yí
事物變改,星辰移動。比喻時序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唐。王勃 滕王閣詩:「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乖?。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剛及一載,為聞百鳥鳴春,思歸故里,早已物換星移,過了一百多歲?!挂沧鳌感且莆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