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2詞典 1分類詞匯 91
《國語辭典》:唯命是聽(唯命是聽)  拼音:wéi mìng shì tīng
絕對服從命令,不敢違抗?!蹲髠?。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弧挂沧鳌肝┟锹牎埂?/div>
《漢語大詞典》:素聽(素聽)
謂一貫服從命令。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 威王 曰:‘令民素聽,奈何?’”
《國語辭典》:心悅誠服(心悅誠服)  拼音:xīn yuè chéng fú
語本《孟子。公孫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怪刚\心誠意的服從。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滾繡毬〉曲:「那問他料不齊,數(shù)不足,連匱子一時扛去,怎教人心悅誠服?!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诹换兀骸赴傩詹慌鹿俑臅r候,虧你心悅誠服的坐在監(jiān)里,獄也不反一反!」
《國語辭典》: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挾制皇帝,以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重權(quán)勢者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
《國語辭典》:傾耳拭目(傾耳拭目)  拼音:qīng ěr shì mù
側(cè)著耳朵靜聽,擦亮眼睛細(xì)看。形容心神專注、敬畏服從的樣子。宋。陸游〈上殿劄子〉:「恭惟陛下龍飛御極之初,天下傾耳拭目之時,所當(dāng)戒者,惟嗜好而已。」也作「傾耳注目」。
《國語辭典》:傾耳注目(傾耳注目)  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側(cè)著耳朵靜聽,集中眼力細(xì)看。形容心神專注、敬畏服從的樣子?!度龂?。卷十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dāng)權(quán)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固?。元稹〈論教本書〉:「今陛下以上圣之資,肇臨海內(nèi),是天下之人傾耳注目之日也?!挂沧鳌竷A耳拭目」。
《國語辭典》:俛首聽命(俛首聽命)  拼音:fǔ shǒu tīng mìng
低著頭聽著命令。形容恭順服從的樣子。如:「迫于形勢,大夥只能俛首聽命,不敢有絲毫意見。」《明史。卷一八六。許進(jìn)列傳》:「貢使每至關(guān),率下馬脫弓矢入館,俛首聽命,無敢嘩者。」
《國語辭典》:將士用命(將士用命)  拼音:jiàng shì yòng mìng
軍官與士兵無不服從命令。《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承父兄遺業(yè),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div>
《國語辭典》: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拼音:qí shēn bù zhèng,suī lìng bù cóng
語出《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乖谏衔徽呷舨恍奚碚海瑒t在下者不服從其命令。《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記。齊王芳紀(jì)》:「所習(xí)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xí)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挂沧鳌钙渖聿徽?,雖令不行」。
《國語辭典》:運(yùn)動精神(運(yùn)動精神)  拼音:yùn dòng jīng shén
泛指在體育活動和運(yùn)動競技中,所應(yīng)表現(xiàn)出的服從、團(tuán)隊、不驕不餒、正大光明等的情操。
《國語辭典》:頑逆(頑逆)  拼音:wán nì
不服從教化、行為叛逆。如:「那孩子性子烈,又頑逆,師長們應(yīng)多予以輔導(dǎo)。」
《漢語大詞典》:遵率
亦作“ 遵帥 ”。 猶服從,遵從。北史·崔昂傳:“帝尋幸 晉陽 ,將發(fā),敕遞相遵率;不者,命 昂 以聞?!?清 林則徐 《遵旨宣布英國罪狀并設(shè)法驅(qū)逐該國船只出口折》:“臣等跪讀之下,仰見我皇上乾綱獨(dú)斷,震疊諸番,訓(xùn)示嚴(yán)明,俾有遵率?!?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 大皞 以降,力政經(jīng)營,并包殊族,使種姓和齊,以遵率王道者數(shù)年?!?/div>
分類:服從遵從
《國語辭典》:不得有違(不得有違)  拼音:bù dé yǒu wéi
服從上級的命令,不得違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好生服事裴家小姐,不得有違!」
《國語辭典》:不聽使喚(不聽使喚)  拼音:bù tīng shǐ huàn
1.不服從指揮。如:「這個工廠作業(yè)員不聽使喚,擅離職守。」
2.形容機(jī)器故障。如:「這部冷氣機(jī)已不聽使喚,送回原廠修理吧!」
《國語辭典》:兵不由將(兵不由將)  拼音:bīng bù yóu jiàng
手下的人不服從上位者的指派調(diào)度。如:「兵不由將是軍中大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