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見月妄喘
  
望月喘
 

《太平御覽》卷四〈天部四·月〉~5~
《風(fēng)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裴子語林》~7~
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fēng),侍坐晉武帝,屢顧看云母幌,武帝笑之。或云:「北窗琉璃屏風(fēng),實密似疏?!箠^有難色,荅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或曰是吳質(zhì)侍魏明帝坐。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82~
「滿奮畏風(fēng)。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間,故謂之吳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

簡釋

喘月:喻指因疑心而膽怯,或指天氣酷熱。唐李嶠《牛》:“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fēng)。”


例句

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fēng)。 李嶠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李白 丁督護(hù)歌

六月南風(fēng)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典故
真長望月
 
玄度月


《列仙傳》卷上〈關(guān)令尹〉
《列仙傳》曰:「尹喜抱關(guān),含德為務(wù)。挹漱日華,仰玩玄度。候氣真人,介焉獨(dú)悟。俱濟(jì)流沙,同歸妙處?!?/span>

例句

淵明把菊,真長望月。 李瀚 蒙求

唯當(dāng)玄度月,千里與君同。 駱賓王 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

《漢語大詞典》:吳牛
吳 地的水牛。 唐 劉商 《秋夜聽嚴(yán)紳巴童唱竹枝歌》詩:“身騎 吳 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風(fēng)雨?!?宋 陸游 《秋懷》詩:“典琴沽市釀,賣劍買 吳 牛?!?清 陳維嵩 《減字木蘭花·酷暑馬上口占》詞:“陽烏酣戰(zhàn),身似 吳 牛偏易喘。”參見“ 吳牛喘月 ”。
分類:水牛
《國語辭典》:吳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督護(hù)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分類:氣喘
《國語辭典》:吳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督護(hù)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div>
分類:氣喘
《漢語大詞典》:喘月
(1).指 吳 牛望月而喘。 唐 李嶠 《牛》詩:“在 吳 頻喘月,奔夢屢驚風(fēng)?!?br />(2).比喻遇到類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膽怯、害怕。 宋 黃庭堅 《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之一:“便欲掃牀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詳“ 喘月吳牛 ”。
《漢語大詞典》:喘月吳牛
相傳 吳 地之牛畏熱,見月亦疑為日,喘息不已。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后因以為典實。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喘月 吳 牛知夜至,嘶風(fēng)胡馬識秋來。” 宋 辛棄疾 《雨中花慢·子似見和再用韻為別》詞:“心似傷弓塞雁,身如喘月 吳 牛?!?柳亞子 《讀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詩:“吠 堯 桀 犬渾多事,喘月 吳 ??鄦柼臁!币嗍∽鳌?喘牛 ”。 宋 王禹偁 《寄獻(xiàn)仆射相公》之二:“引馬但傳三刻漏,喘牛休問四時春?!眳⒁姟?吳牛喘月 ”。
分類:喘息不已
《漢語大詞典》:牛喘
牛因熱而喘氣。 漢 丞相 丙吉 關(guān)心農(nóng)事的典故。漢書·丙吉傳:“ 吉 又嘗出,逢清道羣鬭者,死傷橫道, 吉 過之不問,掾史獨(dú)怪之。 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dú)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 吉 , 吉 曰:‘民鬭相殺傷, 長安 令,京兆尹職所當(dāng)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罸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dāng)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jié),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diào)和陰陽,職(所)當(dāng)憂,是以問之?!焙笠嘤靡员扔魇裰部?。 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guān)心?!?宋 梅堯臣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道旁牛喘誰復(fù)問,佛寺吹螺空唱號?!?明 李東陽 《問喘詞》:“道旁死人春不管,丞相停車問牛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