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見月妄喘
  
望月喘
 

《太平御覽》卷四〈天部四·月〉~5~
《風(fēng)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裴子語林》~7~
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fēng),侍坐晉武帝,屢顧看云母幌,武帝笑之?;蛟疲骸副贝傲鹆溜L(fēng),實(shí)密似疏。」奮有難色,荅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或曰是吳質(zhì)侍魏明帝坐。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82~
「滿奮畏風(fēng)。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shí)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弧鼓铣?#183;劉孝標(biāo)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間,故謂之吳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span>

簡釋

喘月:喻指因疑心而膽怯,或指天氣酷熱。唐李嶠《?!罚骸霸趨穷l喘月,奔?jí)魧殷@風(fēng)?!?/p>


例句

在吳頻喘月,奔?jí)魧殷@風(fēng)。 李嶠

吳牛喘月時(shí),拖船一何苦。 李白 丁督護(hù)歌

六月南風(fēng)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典故
真長望月
 
玄度月


《列仙傳》卷上〈關(guān)令尹〉
《列仙傳》曰:「尹喜抱關(guān),含德為務(wù)。挹漱日華,仰玩玄度。候氣真人,介焉獨(dú)悟。俱濟(jì)流沙,同歸妙處。」

例句

淵明把菊,真長望月。 李瀚 蒙求

唯當(dāng)玄度月,千里與君同。 駱賓王 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

《國語辭典》:望月  拼音:wàng yuè
陰歷每月十五日夜晚出現(xiàn)的月亮。也稱為「滿月」。
《分類字錦》:望月感氣(望月感氣)
埤雅:舊說兔者,明月之精,視月而孕,故楚詞曰:顧兔在腹。言顧兔居月之腹,而天下之兔望焉,于是感氣。禮曰:兔曰明視,其以此與。
分類:
《分類字錦》:望月想眉
女冠元淳寄洛中諸姊詩:題書憑雁翼,望月想蛾眉。
分類:姊妹
《國語辭典》:犀牛望月  拼音:xī niú wàng yuè
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影響觀看東西,致使所見不全。語出《關(guān)尹子。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shí)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萬物亦然。」后比喻為長久盼望。如:「犀牛望月盼郎歸?!?/div>
《國語辭典》:朔望月  拼音:shuò wàng yuè
連續(xù)二次合朔或滿月所隔的時(shí)間。其周期不定,平均為二十九點(diǎn)五三日。故陰歷一月之日數(shù)或?yàn)槎湃眨驗(yàn)槿铡?/div>
《國語辭典》:月望  拼音:yuè wàng
陰歷每月的十五日。《呂氏春秋。季秋紀(jì)。精通》:「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qū)嵢宏幱?,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埂顿Y治通鑒。卷一○三。晉紀(jì)二十五。簡文帝咸安元年》:「詰朝月望,文武并會(huì),吾將討焉?!?/div>
《國語辭典》:月相  拼音:yuè xiàng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狀變化。主要月相有四個(gè),即朔、上弦、望、下弦。也常以新月、眉月、殘?jiān)?、凸月等描述?/div>
《國語辭典》:盈手  拼音:yíng shǒu
滿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詩:「不堪盈手贈(zèng),還寢夢佳期?!?/div>
《國語辭典》:苔砌  拼音:tái qì
長苔蘚的臺(tái)階。唐。鄭絪〈奉酬宣上人東亭望月〉詩:「松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漢語大詞典》:喘月
(1).指 吳 牛望月而喘。 唐 李嶠 《牛》詩:“在 吳 頻喘月,奔?jí)魧殷@風(fēng)?!?br />(2).比喻遇到類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膽怯、害怕。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徐文將至國門見寄》之一:“便欲掃牀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痹敗?喘月吳牛 ”。
《漢語大詞典》:喘月吳牛
相傳 吳 地之牛畏熱,見月亦疑為日,喘息不已。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后因以為典實(shí)。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喘月 吳 牛知夜至,嘶風(fēng)胡馬識(shí)秋來?!?宋 辛棄疾 《雨中花慢·子似見和再用韻為別》詞:“心似傷弓塞雁,身如喘月 吳 牛?!?柳亞子 《讀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詩:“吠 堯 桀 犬渾多事,喘月 吳 牛苦問天。”亦省作“ 喘牛 ”。 宋 王禹偁 《寄獻(xiàn)仆射相公》之二:“引馬但傳三刻漏,喘牛休問四時(shí)春。”參見“ 吳牛喘月 ”。
分類:喘息不已
《漢語大詞典》:月館(月館)
館名。傳說 舜 時(shí)筑于 衡山 之麓以望月,故名。 漢 東方朔 《寶甕銘》:“寳云生於 露壇 ,祥風(fēng)起於 月館 ,望 三壺 如盈尺,視八鴻如縈帶。”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舜 遷寳甕於 衡山 之上,故 衡山 之岳有 寳露壇 。 舜 於壇下起 月館 ,以望夕月……登 月館 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帶者矣。”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椒庭襲慶,曜璿萼於霞莊;蘭殿分林,湛珠衡於 月館 ?!?/div>
分類:衡山望月
《漢語大詞典》:撐目兔
亦作“撐目兔”。 指望月而孕的兔子。喻指婦女不夫而有胎孕。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廢家子孫詩:“ 秀 之 斜塘 ,有故 宋 大姓居焉……子孫多不肖,祖父財(cái)產(chǎn),廢敗罄盡??と?金方所 ,談辭滑稽,為賦誦好嫚?wèi)?,因摭其事,成近體一律云:‘興廢從來固有之,爾家忒煞欠扶持。諸墳掘見黃泉骨,兩觀番成白地皮。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強(qiáng)奴猾干欺凌主,説與人家子弟知?!蛲脫文客露?,則婦女之不夫而姙也?!?/div>
《漢語大詞典》:吳牛
吳 地的水牛。 唐 劉商 《秋夜聽嚴(yán)紳巴童唱竹枝歌》詩:“身騎 吳 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風(fēng)雨?!?宋 陸游 《秋懷》詩:“典琴沽市釀,賣劍買 吳 牛?!?清 陳維嵩 《減字木蘭花·酷暑馬上口占》詞:“陽烏酣戰(zhàn),身似 吳 牛偏易喘。”參見“ 吳牛喘月 ”。
分類:水牛
《國語辭典》:吳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督護(hù)歌〉:「吳牛喘月時(shí),拖船一何苦?!?/div>
分類:氣喘
《國語辭典》:吳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佚文》。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督護(hù)歌〉:「吳牛喘月時(shí),拖船一何苦。」
分類:氣喘
《漢語大詞典》:牛喘
牛因熱而喘氣。 漢 丞相 丙吉 關(guān)心農(nóng)事的典故。漢書·丙吉傳:“ 吉 又嘗出,逢清道羣鬭者,死傷橫道, 吉 過之不問,掾史獨(dú)怪之。 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dú)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 吉 , 吉 曰:‘民鬭相殺傷, 長安 令,京兆尹職所當(dāng)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罸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dāng)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shí)氣失節(jié),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diào)和陰陽,職(所)當(dāng)憂,是以問之?!焙笠嘤靡员扔魇裰部唷?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guān)心?!?宋 梅堯臣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道旁牛喘誰復(fù)問,佛寺吹螺空唱號(hào)?!?明 李東陽 《問喘詞》:“道旁死人春不管,丞相停車問牛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