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
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馀萬,騎二十七萬……達于汝潁。融等攻陷壽春……晉遣都督謝石……等水陸七萬,相繼距融,……謝石等以既敗梁成,水陸繼進。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簡釋
八公山:指戰(zhàn)爭失利之地。唐李白《送張遙之壽陽幕府》;“苻堅百萬眾,遙阻八公山?!?/p>
例句
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苻堅百萬眾,遙阻八公山。
典故八千歲
八千春
八千椿
春難老
漆園椿
椿同
松椿壽
春齡
祝椿算
椿菌年
春算
椿不爭年
椿姿
說椿
莊木八千年
椿樹
冥靈墓
壽木大椿
燕山訓
相關人物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謂天時滯雨,于糞堆之上熱蒸而生,陰濕則生,見日便死,亦謂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終謂之晦,月旦謂之朔;假令逢陰,數(shù)日便萎,終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蟬也。生于麥梗,亦謂之麥節(jié),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則朝生暮死,蟬則夏長秋殂,斯言齡命短促,故謂之小年也?!埂岗れ`大椿,并木名也,以葉生為春,以葉落為秋。冥靈生于楚之南,以二千歲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犧時也。大椿之木長于上古,以三萬二千歲為一年也。冥靈五百歲而花生,大椿八千歲而葉落,并以春秋賒永,故謂之大年也。」
簡釋
椿齡:喻長壽。唐吳筠《步虛詞》其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p>
例句
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
莫將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齊。
徒以菌蟪姿,緬攀修真訣。
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今朝獻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典故百萬呼盧
彩盧連擲
贏如劉毅
一擲成盧
呼盧勝
摴蒲百萬
繞床呼盧
劉毅擲
繞床呼一擲
五木盡作爐
擲盧使氣
劉毅輸百萬
希樂豪
相關人物劉毅(字希樂)
《宋書》卷一〈武帝本紀〉~7~
玄自聞軍起,憂懼無復為計?;蛟唬骸竸⒃5缺娏ι跞酰M辦之有成,陛下何慮之甚?!剐唬骸竸⒃W銥橐皇乐?;劉毅家無擔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span>
《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列傳〉~220~
毅剛猛沈斷,而專肆很愎,與劉裕協(xié)成大業(yè),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順之。毅驕縱滋甚,每覽史籍,至藺相如降屈于廉頗,輒絕嘆以為不可能也。嘗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褂种^郗僧施曰:「昔劉備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今吾與足下雖才非古賢,而事同斯言?!贡娤虗浩淞臧敛贿d。及敗于桑落,知物情去己,彌復憤激。初,裕征盧循,凱歸,帝大宴于西池,有詔賦詩。毅詩云:「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自知武功不競,故示文雅有馀也。后于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shù)百萬,馀人并黑犢以還,唯劉裕及毅在后。毅次擲得雉,大喜,褰衣繞床,叫謂同坐曰:「非不能盧,不事此耳?!乖褐?,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辜榷淖泳愫?,其一子轉(zhuǎn)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鐵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見借!」既出西藩,雖上流分陜,而頓失內(nèi)權,又頗自嫌事計,故欲擅其威強,伺隙圖裕,以至于敗。
例句
君莫笑劉毅從來布衣愿,家無儋石輸百萬。
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
徒言萬事有盈虛,終朝一擲知勝負。
繞床呼盧恣樗博,張燈達晝相謾欺。
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
典故報瓊瑤
報瓊瑰
桃李投
投桃李
贈桃李
報瓊玉
木瓜報珍投
木李投君
瓊琚報木瓜
無物報投瓜
瑤瓊重
報木瓜投
報瓊
報無瑤瓊
木李先瓊玖
木桃報汝
瓊玖先木李
投木桃報瓊瑤
相關人物衛(wèi)武公
《毛詩正義》卷三之三〈國風·衛(wèi)風·木瓜〉~4~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jīng)·大雅·抑》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span>
例句
貧薄詩家無好物,反投桃李報瓊琚。
木瓜誠有報,玉楮論無實。
欲買雙瓊瑤,慚無一木瓜。
能迂騶馭尋蝸舍,不惜瑤華報木桃。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史傳部三〉~390~2~
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嘗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度徐行,走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憑之度河,無假風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于京師。
《高僧傳》卷十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脩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嘗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象,度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度徐行,走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憑之度河,無假風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于京師。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三〈事匯部上〉~57~2~
西晉杯度沙門,不知何許人,出自冀州,年可七十許,隱匿姓字,不甚修行,時人未重也。嘗寄宿一家,家有金像,杯度晨興,輒持而去。主人策馬追之,度自徐行,而騎走不及。至河,乘一小杯,以過孟津。因號曰杯度。
簡釋
杯渡:喻指高僧。唐杜甫《題玄武撣師屋壁》:“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p>
例句
惆悵湘江水,何人更渡杯。
滄溟分故國,渺渺泛杯歸。
木杯能渡水,鐵缽肯降龍。
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瀛。
巖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
錫飛常近鶴,杯度不驚鷗。
煙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
典故 飄梗
漂流木偶
土偶桃人
斷梗疏萍
桃梗泛
為梗
士偶桃梗
土偶漂流
相關人物蘇秦
參考典故木偶人
《戰(zhàn)國策》卷十八〈趙策一·蘇秦說李兌〉~603~
蘇秦說李兌曰:「雒陽乘軒車蘇秦,家貧親老,無罷車駑馬,桑輪蓬篋羸?,負書擔橐,觸塵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繭,日百而舍,造外闕,愿見于前,口道天下之事?!估顑对唬骸赶壬怨碇砸娢覄t可,若以人之事,兌盡知之矣。」蘇秦對曰:「臣固以鬼之言見君,非以人之言也?!估顑兑娭?。蘇秦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后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汜濫無所止?!怀几`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聽臣計則生,不聽臣計則死?!估顑对唬骸赶壬蜕幔魅諒蛠硪妰兑病!固K秦出。
《戰(zhàn)國策》卷十〈齊策三·孟嘗君將入秦〉~374~
孟嘗君見之。(蘇秦)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于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唤袂厮娜畤?,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姑蠂L君乃止。
簡釋
梗泛:喻指漂泊無定所。唐駱賓王《浮搓》:“似舟漂不定,如梗泛何從?”
例句
舊業(yè)叢臺廢苑東,幾年為梗復為蓬。
旅食傷飄梗,巖棲憶采薇。
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直錢。
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
生事同漂梗,機心在野船。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生類梗萍泛,悲無金石堅。
如何游宦客,江海隨泛梗。
漂梗飛蓬不自安,捫藤引葛度危巒。
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
旅行悲泛梗,離贈折疏麻。
恓惶勞梗泛,凄斷倦蓬飄。
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
旅魂勞泛梗,離恨斷征蓬。
典故 壽櫟
樗櫟壽
山樗
樗櫟身
曲轅社
不才樗
樗櫟之身
得全社櫟
曲猿樹
相關人物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39~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span>
《莊子集釋》卷二中〈內(nèi)篇·人間世〉~70~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shù)。觀者如市,匠石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簡釋
散樗:用以自謙、,或指不愿為世俗做事。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p>
例句
安知幽澗側(cè),獨與散樗叢。
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
翠羽憐窮鳥,瓊枝顧散樗。
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棄捐。
須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
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適因擁腫材,成此懶慢趣。
散木固無堪,虛舟常任觸。
桃李有奇質(zhì),樗櫟無妙姿。
幸自同樗櫟,何妨愜所懷。
散材誠獨善,正覺豈無徒。
歸田語不忘,樗散料非才。
多幸沾行葦,無庸類散樗。
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
行潦難朝海,散材空遇圣。
散才非世用,回音謝云蘿。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典故不材木
能鳴雁
材不材間
雁能鳴
不鳴烹
能鳴分
莊周解愛鳴
莊叟悲雁
相關人物莊子
《莊子集釋》卷七上〈外篇·山木〉~667~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骨f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狗蜃映鲇谏?,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姑魅眨茏訂栍谇f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而累邪!此黃帝、神農(nóng)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xiāng)乎!」
簡釋
不材木:喻無才而得福。宋蘇軾《宥老楮》:“湖為尋丈地,養(yǎng)此不材木?!?/p>
例句
莊叟虛悲雁,終童漫識艇。
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急急能鳴雁,輕輕不下鷗。
木雁才不才,吾知養(yǎng)生主。
始驗山中木,方知貴不材。
余以不材壽,非智免斧斤。
木雁一篇須記取,致身才與不才間。
與君別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間。
唯有莊周解愛鳴,復道郊哥重奇色。
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
我言莊周云,水雁各有喜。
無復能鳴分,空知愧稻粱。
典故 秦謳
云不度
行云駐
云不去
入行云
遏彩云
云欲斷
繞行云
飛云駐
留住行云
穿云衢
歌管停云
聲入青云
不放行云飛過
唱歌云欲聚
遏云妙響
歌莫放行云
歌入青云
歌聲遏斷
留云歌
清唱云不去
響遏珠塵
一曲清歌留住半窗云
一聲珠唱駐行云
云繞扇
云為歌聲不忍行
林木激越
林木馀聲
清歌駐云
聲拂行云
聲繞碧山晚云留
聲振林杪
聽歌云斷
云表歌云遏
云定
相關人物秦青
薛譚
《列子》卷五《湯問》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晉·張湛注:「二人,秦國之善歌者?!?/span>
簡釋
遏云歌:喻指歌聲優(yōu)美動聽。唐羅隱《春思》:”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zhuǎn)遏云歌。”
例句
清唱云不去,彈弦風颯來。
獨向柏臺為老吏,可憐林木響馀聲。
翠帽珠篇斗絲管,一彈一奏云欲斷。
舞態(tài)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云仙。
響發(fā)行云駐,聲隨子夜新。
清歌遏流云,艷舞有馀閑。
收處遠繰煙,孤直縆云定。
吾聞昔秦青,傾側(cè)天下耳。
小婦無所作,嬌歌遏行云。
連連貫珠并,裊裊遏云頻。
度曲飄清漢,馀音遏曉云。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zhuǎn)遏云歌。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云不遣飛。
一聲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歡起此時。
典故江淮草木知名
草木聲名
草木要知名
威名留草木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張萬福列傳〉~4074~
張萬福,魏州元城人?!瓕ふ姘輭壑荽淌贰⒒茨瞎?jié)度副使。為節(jié)度使崔圓所忌,失刺史,改鴻臚卿,以節(jié)度副使將千人鎮(zhèn)壽州,萬福不以為恨。許杲以平盧行軍司馬將卒三千人駐濠州不去,有窺淮南意。圓令萬福攝濠州刺史。杲聞即提卒去,止當涂。陳莊賊陷舒州,圓又以萬福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盜賊,連破其黨。大歷三年,召赴京師,代宗謂曰:「聞卿名久,欲一識卿面,且將累卿以許杲?!谷f福拜謝,因前奏曰:「陛下以一許杲召臣,如河北諸將叛,欲以屬何人?」代宗笑謂曰:「且與吾了許杲事,方當大用卿?!挂詾楹椭荽淌贰⑿袪I防御使,督淮南岸盜賊。至州,杲懼,移軍上元。杲至楚州大掠,節(jié)度使韋元甫命萬福追討之。未至淮陰,杲為其將康自勸所逐。自勸擁兵繼掠,循淮而東,萬福倍道追而殺之,免者十二三,盡得其虜掠金帛婦人等,皆送致其家。元甫將厚賞將士,萬福曰:「官健常虛費衣糧,無所事,今乃一小賴之,不足過賞,請用三之一?!勾诎l(fā)詔以勞之,賜衣一襲、宮錦十雙?!伦谝匀f福為濠州刺史,召見謂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褒卿也。朕以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從先帝所改,恐賊不知是卿也。」復賜名萬福。
典故 鶯出谷
遷喬木
出谷禽
遷鶯侶
谷中鶯
嬌鶯離幽谷
遷喬樂
喬木初遷
出谷遷鶯
谷鶯
山谷遷喬
《毛詩正義》卷九之三〈小雅·鹿鳴之什·伐木〉~327~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于粲灑埽,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部补奈?,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漢·鄭玄箋:「遷,徙也。謂鄉(xiāng)時之鳥出從深谷,今移處高木。」
例句
何況遷喬舊同伴,一雙先入鳳凰池。
想同鶯出谷,看似雁成行。
五言非琢玉,十載看遷鶯。
疇昔同幽谷,伊爾遷喬木。
群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即入池。
誰料羽毛方出谷,許教齊和九皋鳴。
豹變焉能及,鶯鳴非可求。
滿堂虛左待,眾目望喬遷。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
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
舊居連上苑,時節(jié)正遷鶯。
悔逐遷鶯伴,誰觀擇虱時。
龍門君夭矯,鶯谷我綿蠻。
龍臥池猶在,鶯遷谷尚存。
儻無遷谷分,歸去養(yǎng)天真。
未竟遷喬樂,俄成失路嗟。
龍宮欣訪舊,鶯谷忝遷喬。
新鶯將出谷,應借一枝棲。
龍門變化人皆望。鶯谷飛鳴自有時。
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
不失遷鶯侶,因成賀燕群。
忽忝專城奉六條,自憐出谷屢遷喬。
風波久佇濟川楫,羽翼三遷出谷鶯。
美玉方齊價,遷鶯尚怯飛。
出谷鶯何待,鳴岐鳳欲群。
遷來鶯語雖堪聽,落了楊花也怕看。
龍門舊列金章貴,鶯谷新遷碧落飛。
昔年鶯出谷,今日鳳歸林。
翠羽雖成夢,遷鶯尚后群。
遷喬未得意,徒欲躡云梯。
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才見早春鶯出谷,已驚新夏燕巢梁。
千炬火中鶯出谷,一聲鐘后鶴沖天。
曾避暖池將浴鳳,卻同寒谷乍遷鶯。
叨陪鴛鷺朝天客,共作門闌出谷鶯。
典故吳江楓
楓落吳江冷
楓葉吳江
霜落吳江冷
丹楓落盡吳江岸
冷楓新詠
木落江冷
江寒夜楓落
《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崔信明〉~573~
崔信明,青州益都人。高祖光伯,仕后魏為七兵尚書。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異雀鳴集庭樹,太史令史良為占曰:「五月為火,火主離,離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鳴,此兒將以文顯,然雀類微,位殆不高邪。」及長,彊記,美文章。鄉(xiāng)人高孝基嘗語人曰:「崔生才富,為一時冠,但恨位不到耳?!顾宕髽I(yè)中,為堯城令。竇建德僭號,而信明族弟敬素者,為賊鴻臚卿,自謂得意,語信明曰:「夏王英武,有舉天下心,士女襁負而至不可數(shù)。兄不以此時立功立事,豈所謂見機不俟終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釣師,能固其節(jié)。爾欲吾屈身賊中求斗筲邪?」遂踰城去,隱太行山。貞觀六年,有詔即家拜興勢丞。遷秦川令,卒……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錄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shù)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吳江冷』,愿見其馀?!剐琶餍廊欢喑霰娖?,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
《初學記》卷十七
晉·孫盛《逸人傳》:丁蘭者,河內(nèi)人也。少喪考妣,不及供養(yǎng),乃刻木為人,彷佛親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后鄰人張叔妻從蘭妻借,蘭妻跪抱木人,木人不悅,不以借之。叔醉疾來酣罵木人,杖敲其頭。蘭還,見木人色不懌,乃問其妻。妻具以告之,即奮劍殺張叔。吏捕蘭,蘭辭木人去,木人見蘭,為之垂淚??たh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圖其形像于云臺也。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
端沐賜,衛(wèi)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
魯國之法,贖人臣妾于諸侯者,皆取金于府,子貢贖之,辭而不取金??鬃勇勚唬骸纲n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之于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后,魯人不復贖人于諸侯?!?/span>
《昭明文選》卷二十八晉·陸士衡(機)《猛虎行》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唐·李善注:「江邃《文釋》云:《管子》曰:夫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惡木尚能恥之,況與惡人同處?今檢《管子》近亡數(shù)篇,恐是亡篇之內(nèi)而邃見之?!?/span>
例句
盜泉寧止渴,惡木匪投軀。
惡木人皆息,貪泉我獨醒。
恥棲惡木影,忍與故山別。
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