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00,分140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木舌
木柄
靈木
木性
木形
木連
木居士
神木
木水
木空
木芍藥
木瀆
秋木
斫木
革木
《國語辭典》:木舌  拼音:mù shé
1.木制的舌狀物,置于木鐸內(nèi),搖動(dòng)時(shí)因震動(dòng)而可發(fā)出聲音。
2.比喻緘默不語?!逗鬂h書。卷六一。黃瓊傳》:「忠臣懼死而杜口,萬夫怖禍而木舌?!?/div>
《駢字類編》:木柄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其二 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分類:木柄
《漢語大詞典》:靈木(靈木)
(1).指松柏之屬。 漢 張衡 《冢賦》:“曲折相連,迤靡相屬,乃樹靈木,靈木戎戎,繁霜峩峩。”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故非英非蘂,非香非馥。而珍跨仙草,寶踰靈木?!?胡之驥 注:“ 張平子 《西京賦》曰:‘神木靈草,朱實(shí)離離?!?薛綜 注曰:‘神木,松柏之屬。’” 明 林鴻 《同鄭二宣江上泛舟》詩:“猿禽相叫嘯,靈木共清蒼?!?br />(2).神異的樹木。 南朝 宋 鮑照 《芙蓉賦》:“冠五華於仙草,超四照於靈木?!?br />(3).即冥靈。傳說中的長壽木名。 宋 蘇軾 《齋日致語口號(hào)》序:“雖 絳縣 之老人,難窮甲子;如 楚 南之靈木,莫計(jì)春秋?!眳⒁姟?冥靈 ”。
《國語辭典》:冥靈(冥靈)  拼音:míng líng
神話傳說中的樹木?!肚f子。逍遙游》:「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冥靈,木名也。江南生,以葉生為春,葉落為秋;此木以二千歲為一年。」
分類:樹木木名
《漢語大詞典》:木性
(1).舊謂淳厚、質(zhì)樸的稟性。 三國 吳 姚信 《士緯》:“ 孔文舉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唐 包佶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歸國》詩:“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
(2).木的性質(zhì)。 唐 白居易 《清夜琴興》詩:“清泠由木性,恬淡隨人心。”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菜五·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隨木性,不可不慎?!?魯迅 《書信集·致方善境》:“先生所作木刻,我以為是大可以發(fā)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則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div>
《駢字類編》:木形
唐 薛能 申湖 雨霖舟色暗,岸拔木形枯。
《駢字類編》:木連(木連)
易林膠著木連,不出牢關(guān),家室相安。
《漢語大詞典》:木居士
對(duì)木雕神像的戲稱。 唐 韓愈 《題木居士》詩之一:“火透波穿不計(jì)春,根如頭面干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清 趙翼 《一枕》詩:“庸福寧求木居士,高蹤或比地行仙。”
《國語辭典》:神木  拼音:shén mù
1.年代久遠(yuǎn),特別粗壯高大的樹木。
2.成精化神的樹木?!度龂萘x》第七八回:「吾乃梨樹之神也。汝蓋建始殿,意欲篡逆,卻來伐吾神木!吾知汝數(shù)盡,特來殺汝!」
3.縣名。位于陜西省境東北,瀕臨窟野河?xùn)|岸。
《駢字類編》:木水
左傳: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木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駢字類編》:木空
詩:螟蛉有子,蜾蠃負(fù)之。疏:陸璣云:螟蛉者,桑上小青蟲也,似步屈,其色青而細(xì)小,或在草萊上。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蟲負(fù)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為其子。
《國語辭典》:木芍藥(木芍藥)  拼音:mù sháo yào
芍藥的別名。參見「芍藥」條。
《漢語大詞典》:木瀆(木瀆)
鎮(zhèn)名。在今 江蘇 吳縣 西南。地近 太湖 口,渡 太湖 者皆取道于此。 明 嘉靖 三十四年 明 軍民追擊 倭 寇,殲于此處。舊設(shè) 木瀆 司,管 木瀆 、 橫塘 、 新郭 三鎮(zhèn)。 清 設(shè)縣丞駐此。 明 馮夢(mèng)龍 山歌·燒香娘娘:“船一搖搖到 木瀆 ?!?/div>
《漢語大詞典》:秋木
秋日的樹木。 漢 王嬙 《怨詩》:“秋木萋萋,其葉萎黃?!?南朝 宋 鮑照 《紹古辭》之四:“攢攢勁秋木,昭昭浄冬暉?!?唐 皎然 《宿道士觀》詩:“古觀秋木秀,冷然屬鮮飆。”
分類:樹木
《漢語大詞典》:斫木
(1).被砍削的樹。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龐涓 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br />(2).伐木。 宋 蘇軾 《真興寺閣》詩:“當(dāng)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div>
《漢語大詞典》:革木
古樂器名,鼗鼓與柷敔。國語·周語下:“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宮,匏竹尚議,革木一聲?!?韋昭 注:“革,鼗鼓也,木,柷敔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