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00
典故
75
詞典
1584
佛典
64
其它
377
共2100,分140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25
26
27
28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木腸
江木
木質(zhì)
木癭
木架
木怪
木顛
凍木
腐木
空木
木蛇
木密
木連理
木賜
木波
《漢語大詞典》:
木腸(木腸)
形容心腸硬,不動感情。 宋
蘇軾
《次韻滕大夫·沉香石》
:“欲隨 楚 客紉蘭佩,誰信 吳 兒是木腸。”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二》
:“ 苕溪漁隱 曰:‘詩中言 宋廣平 為鐵心, 夏仲御 為木腸?!?明
高啟
《夜雨》
詩:“不是覊人是木腸,怕愁不敢憶思鄉(xiāng)?!?清
金農(nóng)
《題鮑十四游鄧尉探梅諸詩》
之一:“ 鮑清風(fēng) 是木腸兒,銅井銅阬踐素期。”參見“ 木人石心 ”。
分類:
心腸
動感
感情
《國語辭典》:
木人石心
拼音:
mù rén shí xīn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沒有知覺,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動其心。《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tǒng)傳》:「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唤y(tǒng)歸會稽,竟不知所終。」
分類:
有感
感情
外物
《駢字類編》:
江木
唐 杜甫
五盤
仰凌棧道細(xì),俯映江木疏。
《國語辭典》:
木質(zhì)(木質(zhì))
拼音:
mù zhí
一種由芳香族聚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大量儲存于植物木質(zhì)化組織的細(xì)胞壁內(nèi),填充纖維素的間隙,增加機(jī)械強(qiáng)度,為木材的主要成分之一,木材中約占百分之三十,一般動物無法消化,而白蟻可以消化它。木質(zhì)在土壤中能轉(zhuǎn)化為腐植質(zhì),工業(yè)上可由木漿廢液中分離而得,為黃褐色不定形粉末,遇苯胺鹽酸鹽溶液呈變色反應(yīng),可制備香草醛、鞣劑或黏合劑。也稱為「木質(zhì)素」、「木素」。
分類:
性質(zhì)
天性
樸拙
質(zhì)地
《漢語大詞典》:
木癭(木癭)
樹木外部隆起的瘤狀物??梢蚱涮烊恍螤睿窨坛捎镁呋蚬に嚻?。 宋
陸游
《夏日》
詩之三:“竹根斷作枕云眠,木癭刳成貯酒樽。”
分類:
樹木
外部
隆起
狀物
天然
《漢語大詞典》:
木架
木介。 元
陸友
《硯北雜志》
卷下:“諺云:‘木生架,達(dá)官怕?!炯鼙驹颇窘?。介,甲,兵象?!?/div>
分類:
木架
《漢語大詞典》:
木怪
(1).舊指樹木變成的妖怪。 晉
張華
《
博物志
》
卷一:“水石之怪為龍罔象,木之怪為躨魍魎?!?span id="ywtqnkt" class="book">《
景德傳燈錄·智封禪師
》:“ 秀師 問曰:‘汝名 降魔 。此無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
(2).指樹木生枝、開花、結(jié)果等方面的異常現(xiàn)象。
《
清史稿·災(zāi)異志三
》
:“
《洪范》
曰:‘木曰曲直?!静磺?,則為咎徵。凡恆雨、狂人、服妖、鷄禍、鼠妖、木冰、木怪、青眚、青祥,皆屬之於木?!?/div>
分類:
樹木
木生
變成
開花
妖怪
結(jié)果
異常
《駢字類編》:
木顛(木顛)
益部方物略記:葩秀木顛,狀若芙蕖,不實而榮,馥馥其敷。右木蓮花。
《駢字類編》:
凍木(凍木)
宋 韓琦
廣陵大雪
風(fēng)力軒號助其勢,擺撼琳瑯摧凍木。
《漢語大詞典》:
腐木
腐爛的樹木或木材。
《漢書·劉輔傳》
:“里語曰:腐木不可以為柱,卑人不可以為主?!?唐
駱賓王
《螢火賦》
:“化腐木而含彩,集枯草而藏?zé)??!?/div>
分類:
腐爛
樹木
木材
《漢語大詞典》:
空木
(1).傳說 堯 死后用中空之木作棺。后因以為棺的代稱。 漢
劉向
《
說苑·反質(zhì)
》
:“昔 堯 之葬者,空木為櫝,葛藟為緘?!?晉
陶潛
《擬挽歌辭》
之一:“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br />(2).光禿的樹木。 唐
陸龜蒙
《子夜四時歌·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籟號空木?!?/div>
分類:
光禿
樹木
用中
中空
木作
《駢字類編》:
木蛇
宋 釋德洪
秋晚同超然山行
無復(fù)詩篇云錦段,但馀心境木蛇形。
《駢字類編》:
木密
香譜:木密香。內(nèi)典云:狀如槐樹。異物志云:其葉如椿。交州記云:樹似沉香。本草拾遺曰:味甘,溫,無毒,主辟惡,去邪鬼疰。生南海諸山中。本草:枳椇釋名木密。 明一統(tǒng)志:木密關(guān)守御千戶所在,尋甸府城東南七十里,洪武二十三年建。江總大莊嚴(yán)寺碑銘:木密聯(lián)綿,香泥繚繞。
《漢語大詞典》:
木連理(木連理)
不同根的樹,其上部枝干連生在一起。舊時視為祥瑞。
《
后漢書·安帝紀(jì)
》
:“﹝ 元初 ﹞三年春正月甲戌…… 東平陸 上言木連理?!?宋
曾鞏
《〈金石錄〉跋尾·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
:“ 翕 嘗令 澠池 ,治 崤嶔 之道,有黃龍、白鹿之瑞。其后治 武都 ,又有嘉禾、甘露、木連理之祥。皆圖畫其像,刻石在側(cè)?!?/div>
分類:
同根
上部
枝干
《漢語大詞典》:
木賜(木賜)
孔子 弟子 子貢 ,姓 端木 名 賜 ,省稱 木賜 。
《舊唐書·元行沖傳》
:“ 卜商 疑圣,納誚於 曾輿 ; 木賜 近賢,貽嗤於 武叔 ?!?唐
吳筠
《高士詠·原憲》
:“ 木賜 欽高風(fēng),退慚車馬盛?!?/div>
分類:
孔子
弟子
子貢
端木
木賜
《駢字類編》:
木波
唐書楊朝晟傳:貞元九年,城鹽州,發(fā)卒護(hù)境。朝晟屯木波堡。會獻(xiàn)甫卒,有詔代為邠寧節(jié)度使。朝晟請城方渠,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金史章宗紀(jì):明昌六年八月辛巳,木波進(jìn)馬。明一統(tǒng)志:木波城,在慶陽府環(huán)縣南四十五里,即古木波鎮(zhèn)。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