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
詞典
1
分類詞匯
7
詞典
本旨
分類詞匯
宗本
仁體
語近指遠(yuǎn)
離題萬里
不完全給付
本同末離
棄文存質(zhì)
《國語辭典》:
本旨
拼音:
běn zhǐ
原有的或主要的宗旨、意向。如:「該校教育的本旨在培養(yǎng)國小師資?!埂都t樓夢》第一回:「雖一時有涉于世態(tài),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div>
分類:
本旨
主旨
原意
《漢語大詞典》:
宗本
(1).根本,本旨。 晉
孫綽
《喻道論》
:“萬物之求,卑高不同……悟上識則舉其宗本。”
《
孝經(jīng)·開宗明義
》
宋 邢昺 疏:“此章開張一經(jīng)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
(2).分枝和本根。 五代
王仁裕
《
開元天寶遺事·竹義
》
:“ 太液池 岸有二數(shù)十叢牙筍,未嘗相離,密密如栽也。帝因與諸王閑步於竹間,帝謂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離心離意,此竹宗本不相疎,人有懷貳心,生離間之意,覩此可以為鑑?!?/div>
分類:
分枝
根本
本旨
邢炳
《漢語大詞典》:
仁體(仁體)
仁愛的本旨。
《
呂氏春秋·長攻
》
:“吾聞之:‘義兵不攻服,仁者食饑餓?!穹ブ橇x兵也;饑而不食,非仁體也?!?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
:“吾以此識仁體矣。”一說
《呂氏春秋·長攻》
所云“仁體”當(dāng)為“體仁”之倒誤,“體仁謂體會仁之實者也”。見 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
。
分類:
仁愛
本旨
當(dāng)為
《漢語大詞典》:
語近指遠(yuǎn)(語近指遠(yuǎn))
語言淺近,含意深遠(yuǎn)。指,本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
《〈欽定軍次實錄〉序》
:“文淺意深,語近指遠(yuǎn)?!?/div>
分類:
淺近
含意
深遠(yuǎn)
本旨
太平天國
《國語辭典》:
離題萬里(離題萬里)
拼音:
lí tí wàn lǐ
文章或話題的內(nèi)容,與本旨相去甚遠(yuǎn)。如:「他這篇文章早已離題萬里,當(dāng)然無法獲得高分?!?/div>
分類:
文章
話題
本旨
相去
《國語辭典》:
不完全給付(不完全給付)
拼音:
bù wán quán jǐ fù
債務(wù)人不依債之本旨所為之給付。
分類:
債務(wù)人
不依
本旨
所為
給付
《漢語大詞典》:
本同末離(本同末離)
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
后漢書·臧洪傳
》
:“昔 高祖 取 彭越 於 鉅野 , 光武 創(chuàng)基兆於 緑林 ,卒能龍飛受命,中興帝業(yè)。茍可輔主興化,夫何嫌哉……足下徼利於境外, 臧洪 投命於君親;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 策名於 長安 。子謂余身死而名滅,僕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本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fù)何言!”
分類:
本旨
途徑
《漢語大詞典》:
棄文存質(zhì)(棄文存質(zhì))
謂不加文飾,保留本旨。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jié):“ 安清 、 支讖 是 中國 最早的譯經(jīng)家……他們首創(chuàng)了棄文存質(zhì),保存經(jīng)意,照原本直譯的方法,因而為后來譯家所遵守?!?/div>
分類:
文飾
保留
本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