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2詞典 9分類詞匯 103
《漢語大詞典》:引馬(引馬)
(1).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時前導(dǎo)的騎從。 宋 王禹偁 《寄獻(xiàn)仆射相公》詩:“引馬但傳三刻漏,喘牛休問四時春?!?宋 陳叔方 潁川語小卷上:“‘朱衣引馬黃金帶’,蓋詠宰相之貴也?!?br />(2). 宋 代雜劇動作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合曲舞旋訖,諸班直常入,祇候子弟所呈馬騎,先一人空手出馬,謂之‘引馬’?!?/div>
《國語辭典》:六月雪  拼音:liù yuè xuě
1.連降六個月的積雪。宋。范成大 光相寺詩:「苔痕新晞六月雪,木勢舊偃千年風(fēng)?!?br />2.戲曲劇目。元代故事戲。敘述竇娥受冤難洗,臨刑時誓愿若冤情屬實(shí),則六月熱天也將下三尺瑞雪。原為元代關(guān)漢卿的雜劇《竇娥冤》所改編,是程派著名的戲。明代葉憲祖又改編為雜劇。內(nèi)容描述竇娥夫蔡昌宗頸項(xiàng)掛金鎖,乳名鎖兒事,故稱為《金鎖記》?;蚍Q為《竇娥冤》、《斬竇娥》、《羊肚湯》。
《漢語大詞典》:背云
戲曲中的旁白。猶背躬。多見于 元 雜劇。 元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一折:“[卜兒背云]我不依他,他又勒殺我?!?/div>
《國語辭典》:張千(張千)  拼音:zhāng qiān
雜劇里常用來當(dāng)作公差的名字。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張千說與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將來,待老夫燈下看幾宗波?!?/div>
《國語辭典》:北曲  拼音:běi qǔ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diào)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diào)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采七聲音階,音樂風(fēng)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于南曲有入聲。現(xiàn)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國語辭典》:正末  拼音:zhèng mò
元雜劇的角色之一。扮演劇中主要男性人物。全劇只有一位正末,每折皆須出場,但四折中可扮演不同人物。也稱為「末泥」。
《國語辭典》:六兒(六兒)  拼音:liù ér
雜劇中家僮的通稱。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張千云:『六兒,相公呼喚你哩!』」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六兒云:『莫說我家官人,連六兒也惶恐惶恐?!弧?/div>
《漢語大詞典》:全賓(全賓)
明 代刊行雜劇時,每多刪節(jié)賓白,若不加刪節(jié),則特別標(biāo)明為“全賓”。 鄭振鐸 《跋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更重要的是,借此,我們可以見到 元 人刊 元 劇的本來面目。借此,我們也可以知道, 明 初 周憲王 刊行他的‘樂府’時,為什么每種都要注出是‘全賓’?!?/div>
《漢語大詞典》:閃下(閃下)
(1). 元 雜劇術(shù)語。謂從前臺上急下。 元 關(guān)漢卿 《拜月亭》第一折:“夫人云了閃下?!?元 鄭廷玉《后庭花》第三折:“ 劉 取花,旦閃下?!?br />(2).撇下,丟下。 元 關(guān)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大哥罪犯遭誅,二哥死生別路,三哥身歸地府,乾閃下我這老業(yè)身軀?!?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元》第二折:“我精神比往日難同,閃下這小孩童怎見功?!?/div>
《國語辭典》:鄭元和(鄭元和)  拼音:zhèng yuán hé
元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雜劇中的人物。鄭元和為洛陽府尹鄭公弼的兒子,因與妓女李亞仙相戀,以致散盡錢財,荒廢學(xué)業(yè),淪為乞丐。歷盡一番滄桑后,終在李亞仙的鼓勵下,專心向?qū)W,得以應(yīng)試高中,返家團(tuán)圓。
《漢語大詞典》:構(gòu)欄(構(gòu)欄)
亦作“ 構(gòu)闌 ”。
(1).欄干。 南朝 梁 沈約 《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又親於佛殿內(nèi)坐禪,同集三人,忽聞空中有聲,狀如牛吼,二尼驚怖,迷惑戰(zhàn)慄,上惔然自若,徐起下牀,歸房執(zhí)燭,檢聲所在,旋至構(gòu)闌。”一本作“ 構(gòu)欄 ”。
(2). 宋 元 時曲藝、雜劇、雜技等的演出場所。 元 睢玄明 《耍孩兒·詠鼓》套曲:“爭構(gòu)闌把我來粧標(biāo)垛,有我時滿棚和氣登時起?!?span id="ibop11l" class="book">《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郭大郎 ﹞因去瓦里看,殺了構(gòu)欄里的弟子,連夜逃走?!?/div>
《國語辭典》:伴哥  拼音:bàn gē
農(nóng)村少年的通稱。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實(shí)是村?!乖?。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我是喚當(dāng)村里后生咱,無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齊的都來。」也作「胖哥」。
《國語辭典》:話本(話本)  拼音:huà běn
1.宋、元民間說書人所依據(jù)的故事底本。用語體寫成,多以歷史故事和當(dāng)時社會生活為題材。如清平山堂話本、全相平話五種等皆是。
2.自己或他人所經(jīng)歷的事情、故事?!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許宣見了,目睜口呆,吃了一驚。不在姐夫姐姐面前說這話本,只得任他埋怨了一場。」《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而今說一個做夫妻的被拆散了,死后精靈還歸一處,到底不磨滅的話本?!挂沧鳌冈捨摹?。
《漢語大詞典》:望江亭
全名《望江亭中秋切膾旦》。雜劇劇本。元代關(guān)漢卿作。寡婦譚記兒與白士中結(jié)為夫婦。權(quán)貴楊衙內(nèi)謀奪譚記兒,向皇帝請得勢利金牌拿辦白士中。譚假扮漁婦,在望江亭上機(jī)智騙取了勢利金牌,制服了楊衙內(nèi)。
《國語辭典》:戲曲(戲曲)  拼音:xì qǔ
1.中國傳統(tǒng)舞臺表演的藝術(shù)形式。系綜合文學(xué)、音樂、舞蹈、武術(shù)等藝術(shù),由演員以歌舞、動作、對白演出故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七。雜劇曲名》:「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戲曲繼?!?br />2.雜劇或傳奇的曲文。系根據(jù)一定的曲調(diào)譜寫,字?jǐn)?shù)、平仄及押韻都有嚴(yán)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