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2詞典 9分類詞匯 103
《國語辭典》:錄鬼簿(錄鬼簿)  拼音:lù guǐ bù
書名。元鐘嗣成撰,二卷。依年代先后,記述一百馀位雜劇與散曲作家的小傳,及其作品目錄,因所錄作家當時多已過世,故稱為「錄鬼簿」。為研究元代戲曲史的重要著作。
《國語辭典》:魯齋郎(魯齋郎)  拼音:lǔ zhāi láng
1.元關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劇中的主角。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后被包拯用計斬除。
2.雜劇名。元關漢卿作。敘述宋包拯智斬權豪魯齋郎的故事。
《國語辭典》:裴少俊  拼音:péi shào jùn
元白樸雜劇墻頭馬上中的人物。其與李女于洛陽相遇,李女擲以青梅,彼此贈詩定情。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小姐呵!空自恁擲果偷憐裴少俊。夫人?。≈缓媒恬{車私走個卓文君?!?/div>
《國語辭典》:金院本  拼音:jīn yuàn běn
一種金代的戲劇。性質(zhì)類似宋代的雜劇,為北宋雜劇的發(fā)展。通常分為艷段與正雜劇,并有末泥、引戲、副末、副凈、裝孤等五種角色,稱為「五花爨弄」。金院本演出名目甚多,約有七百馀種。其演出形式接近于成熟的戲曲,多模擬各種社會職業(yè)的人物,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后來的元雜劇即脫胎于此。
《國語辭典》:連廂詞(連廂詞)  拼音:lián xiāng cí
金朝時的一種雜劇。有歌有舞,并常演唱小型戲劇。
《國語辭典》:感天動地(感天動地)  拼音:gǎn tiān dòng dì
使天地為之感動,形容感人至深?!段鍩魰?。卷一○。歸宗義柔禪師》:「諸佛出世,說法度人,感天動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
《漢語大詞典》:高文秀
元代雜劇作家。東平(今屬山東)人。府學生員,早卒。有“小漢卿”之稱。劇作今知有三十四種,其中以梁山“黑旋風”為主角的有八種?,F(xiàn)存《雙獻功》、《澠池會》、《襄陽會》等五種。
《國語辭典》:滑稽戲(滑稽戲)  拼音:gǔ jī xì
一種專門以幽默可笑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戲劇。流行于上海、江蘇、浙江一帶。
《漢語大詞典》:技和
宋 代雜劇的散段。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雜扮或名雜旺,又名紐元子,又名技和,乃雜劇之散段。在京師時,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裝為 山 東 河 北村人以資笑?!?/div>
分類:雜劇
《漢語大詞典》:諢裹(諢裹)
頭巾一類的東西。大多為教坊、諸雜劇人所戴用。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雜劇部又戴諢裹,其餘只是帽子幞頭?!?宋 吳自牧 夢粱錄·宰執(zhí)親王南班百官入內(nèi)上壽賜宴:“百官酒,三臺舞旋,多是諢裹寬衫,舞曲破攧?!?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zhí)親王宗室百官入內(nèi)上壽:“教坊色長二人,在殿上欄桿邊,皆諢裹寬紫袍金帶義襴看盞?!?/div>
《國語辭典》:關馬鄭白(關馬鄭白)  拼音:guān mǎ zhèng bái
元朝四位著名劇曲作家的合稱。即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漢語大詞典》:赫赫赤赤
象聲詞。 元 雜劇中多用作男女秘密約會的暗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偌早晚儍角卻不來,赫赫赤赤,來?!?王季思 校注:“赫赫赤赤, 元 劇偷期暗號?!?/div>
《漢語大詞典》:腸里出來腸里熱(腸裏出來腸裏熱)
諺語。多見于 元 明 雜劇。意謂對于親生子女總是疼愛的。 元 關漢卿 《哭存孝》第二折:“親兒落馬撞殺了,親娘如何不疼,可不道腸里出來腸里熱,我也顧不得的,我看孩兒去也?!?明 無名氏 《怒斬關平》第四折:“便好道腸里出來腸里熱,我如今與孩兒送一頓飯,與孩兒喫了呵,以表俺子母每心腸?!?/div>
《國語辭典》:搽旦  拼音:chá dàn
傳統(tǒng)戲曲角色之一。多扮演活潑或輕浮潑辣的女子。元雜劇中稱花旦為「搽旦」。
分類:雜劇腳色
《漢語大詞典》:拔和
宋 雜劇的后散段。由雜扮藝人扮演,內(nèi)容多為沒有進過城見過世面的鄉(xiāng)下人鬧的笑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妓樂:“又有雜扮,或曰雜班,又名紐元子,又謂之拔和,即雜劇之后散段也?!眳㈤?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眾瓦技藝。參見“ 拔禾 ”。
《國語辭典》:拔禾  拼音:bá hé
農(nóng)夫。元。周文質(zhì)〈蝶戀花。楊柳樓臺套。神曲纏〉曲:「嘆書生輕別素娥,看佳人輸與拔禾。」
分類:農(nó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