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愛山入剡尋李白

相關人物
李白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一〈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典故
尊酒論文
 
渭北春天樹
 
把酒論文
 
重與細論文
 
渭樹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鮑參軍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論詩
 
白也無敵
 
江東思渭北
 
江東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尊酒懷李白

相關人物
杜甫
 
李白
 
鮑照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shù)】,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重與話斯文】。
典故
一斗百篇
  
醉李
 
百篇才
 
斗酒百詩篇
 
一飲百篇詩
 
醉后百篇

相關人物
李白


《菽園雜記》卷二~20~
杜子美飲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span>
典故  
跨長鯨
 
錦袍公
 
騎鯨捉月
  
從李白
 
騎鯨仙人
 
采石仙人
 
錦鯨仙去
 
鯨仙
 
騎鯨公子
 
錦袍歸水
 
李白鯨
 
鞭赤魚
 
采石宮袍
 
絳袍弄月
 
錦袍弄月
 
李生騎鯨
 
埋骨采石
 
騎鯨詩客
 
乘舟捉月
 
宮袍弄月
  
李白騎魚
  
披錦泛江
 
相關人物
李白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馀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侯鯖錄》卷六
李白墳,在太平州采石鎮(zhèn)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詩。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墳。……世傳太白過采石,酒狂捉月。竊意當時槁殯于此。
《二老堂雜志》卷五〈記太平州牛渚磯〉
世傳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臺。而梅圣俞詩云:「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鯨上青天。」蓋信此而為之說也。
典故
妃子將軍瞋
 
不識將軍高貴
 
脫靴嫌污
 
醉里指污吾足

相關人物
李白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高力士


《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列傳中·李白〉~5762~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diào)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shù)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四〈宦官列傳·高力士〉~4757~
高力士,潘州人,本姓馮。少閹,與同類金剛二人,圣歷元年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入宮。則天嘉其黠惠,總角修整,令給事左右。后因小過,撻而逐之。內(nèi)官高延福收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來三思第。歲馀,則天復召入禁中,隸司宮臺,廩食之。長六尺五寸,性謹密,能傳詔敕,授宮闈丞。景龍中,玄宗在藩,力士傾心奉之,接以恩顧。及唐隆平內(nèi)難,升儲位,奏力士屬內(nèi)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內(nèi)給事。先天中,預誅蕭、岑等功,超拜銀青光祿大夫,行內(nèi)侍同正員。開元初,加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鞂毘酰恿κ抗谲姶髮④?、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七載,加驃騎大將軍。力士資產(chǎn)殷厚,非王侯能擬,于來庭坊造寶壽佛寺、興寧坊造華封道士觀,寶殿珍臺,侔于國力。于京城西北截澧水作碾,并轉(zhuǎn)五輪,日碾麥三百斛。初,寶壽寺鐘成,力士齋慶之,舉朝畢至。凡擊鐘者,一擊百千;有規(guī)其意者,擊至二十杵,少尚十杵。
典故
才大三千
 
三千李白詩
 
風月三千軸

相關人物
李白


《歐陽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七〈贈王介甫〉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朱門歌舞爭新態(tài),綠綺塵埃試拂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樽酒盍留連。
典故  
作詩瘦
 
嘲飯顆
 
飯山瘦
 
杜甫山
 
詩中瘦
 
瘦如飯顆
 
相逢瘦
 
子美瘦
 
飯山嘲
 
山頭杜甫
 
飯顆山逢
 
饑吟飯顆山
 
瘦拾遺
 
飯顆嘲杜甫

相關人物
李白
 
杜甫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杜甫〉~5055~
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而有飯顆山之嘲誚。
《本事詩·高逸》
白才逸氣高,與陳拾遺齊名,先后合德。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故陳、李二集,律詩殊少。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況使束于聲調(diào)俳優(yōu)哉!」故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股w譏其拘束也。
《六一詩話》
李白〈戲杜甫〉云:「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埂柑萆?,唐人語也,至今猶以「生」為語助,如「作?生」、「何似生」之類是也。
典故
催喚謫仙
 
天子呼來方醉
 
醉里中人傳詔
 
酒樓謫仙醉

相關人物
李白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馀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典故
詩卷長留
 
釣竿拂珊瑚
 
指點虛無路
 
道我問訊如何
 
相關人物
孔巢父
 
李白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釣竿欲拂三珠樹】。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花繁草青春日暮】。蓬萊織女回云車【仙人玉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指點虛無引歸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我欲苦留君富貴。何如草頭易晞露】。蔡侯靜者意有馀,清夜置酒臨前除。罷琴惆悵月照席【罷琴惆悵月點席】,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信今何如【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書卷長攜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我擬把袂苦留君。富貴何如草頭露。深山大澤龍蛇遠,花繁草青風景暮。仙人玉女回云車,指點虛無引歸路。若逢李白騎鯨魚,道甫問信今何如?!?。
典故
相關人物
張祜
 
李白
 
王嚴光


《談苑》卷四
王嚴光有才不達,自號釣鰲客。巡游都邑球麻鐵之資,以造釣具。有不應者,輒錄姓名置篋中曰:「下鉤時取此等蒙漢為餌。」其狂誕類此。張祐謁李紳,亦稱「釣鱉客」。李怒曰:「既解釣鱉,以何為竿?」曰:「以虹為竿。」「以何為鉤?」曰:「以明月為鉤?!埂敢院螢轲D?」曰:「以短李相為餌?!辜澞?,厚遺之。
《鑒戒錄》卷七
會昌四年,李相公節(jié)鎮(zhèn)淮南日,所為尊貴,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囑,無有面者……祜遂修刺謁之,銜題釣鰲客,將俟便呈之。相國遂令延入,怒其狂誕,欲于言下挫之。及見祜,不候,從容乃問曰:「秀才既解釣驁,以何物為竿?」對曰:「以長虹為竿。」又問曰:「以何物為鉤?」曰:「已初月為鉤?!褂謫栐唬骸敢院挝餅轲D?」曰:「以唐朝李相公為餌?!瓜喙季盟贾?,曰:「用予為餌,釣亦不難?!箲z祜觸物善對,遂命就對斟,言笑竟日。
《唐語林》卷五〈補遺〉~492~
李白開元中謁宰相,封一板,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乖紫鄦栐唬骸赶壬R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白曰:「風波逸其情,乾坤縱其志。以虹蜺為線,明月為鉤?!褂衷唬骸负挝餅轲D?」白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為餌?!乖紫囫等弧?/span>
典故
風流賀季真
 
賀老風流

相關人物
李白
 
賀知章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二〈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
〈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典故
相關人物
李白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四〈對酒〉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典故
倚新妝
 
醉草清平
 
解釋春風恨
 
龜年調(diào)
 
語觸宮闈

相關人物
李白
 
李隆基(唐玄宗)
 
李龜年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太平廣記》卷二百四〈樂二·歌·李龜年〉~549~
開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開元《天寶花木記》云,禁中呼木芍藥為牡丹)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于興慶池東沉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詔特選梨園弟子中尤者,得樂十六部。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遂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李白,立進《清平調(diào)》辭三章。白欣然承旨,猶苦宿酲未解,因援筆賦之。辭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曉拂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支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莊。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过斈赍嵋赞o進。上命梨園弟子,約略調(diào)撫絲竹,遂促龜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寶盞,酌西涼州葡萄酒,笑領歌意甚厚。上因調(diào)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太真飲罷,斂繡巾重拜上。龜年常語于五王,獨憶以歌得自勝者,無出于此,抑亦一時之極致耳。上自是顧李翰林,尤異于他學士。會高力士終以脫靴為深恥。異日,太真妃重吟前詞,力士戲曰:「此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因驚曰:「何翰林學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固骖H深然之。上嘗三欲命李白官,卒為宮中所捍而止。
典故
賀白文章

相關人物
李賀
 
李白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shù)】,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重與話斯文】。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三〈太常寺奉禮部李賀歌詩集序〉~7806~2~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時,舍外有疾呼傳緘書者,某曰:「必有異,亟取火來。」及發(fā)之,果集賢學士沈公子明書一通,曰:「我亡友李賀,元和中義愛甚厚,日夕相與起居飲食,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歌詩,離為四編,凡若千首,數(shù)年來東西南北,良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復得寐,即閱理篋帙,忽得賀詩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焉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賀復無家室子弟,得以給養(yǎng)恤問,常恨想其人,詠其言止矣。子厚于我,與我為〈賀集序〉,盡道其所來由,亦少解我意?!鼓称湎Σ还詴榔洳豢?。明日就公謝,且曰:世謂賀才絕出于前?!棺尵訑?shù)日,某深惟公曰:「公于詩為深妙奇博,且復盡知賀之得失短長,今實敘賀不讓,必不能當君意,如何?」復就謝,極道所不敢敘賀。公曰:「子固若是,是當慢我?!鼓骋虿桓肄o,勉為賀敘,然其甚慚?;手T孫賀,字長吉。元和中韓吏部亦頗道其歌詩。云煙綿聯(lián),不足為其態(tài)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殘殿,梗莽丘隴,不足為其恨怨悲愁也;鯨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厄}》有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激發(fā)人意。乃賀所為,無得有是?賀復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今古未嘗經(jīng)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補梁庾肩吾宮體謠》,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閑,亦殊不能知之。賀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賀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賀死后凡十五年,京兆杜某為其序。
典故
李白墳
 
青山太白墳

相關人物
李白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一〈李華八·故翰林學士李君墓志銘〉~3250~
嗚呼!姑孰東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嗚呼哀哉!夫仁以安物,公其懋焉;義以濟難,公其志焉;識以辯理,公其博焉;文以宣志,公其懿焉。宜其上為王師,下為伯友。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悲夫!圣以立德,賢以立言,道以恒世,言以經(jīng)俗,雖曰死矣,吾不謂其亡之也。有子曰伯禽、天然,長能持,幼能辯,數(shù)梯公之德,必將大其名也已矣。銘曰:立德謂圣,立言謂賢。嗟君之道,奇于人而侔于天。哀哉!
《新唐書》卷二百二〈文藝列傳中·李白〉~5763~
白晚好黃老,度牛渚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冢,禁樵采。訪后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進止仍有風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將改妻士族,辭以孤窮失身,命也,不愿更嫁。傳正嘉嘆,復其夫徭役。
《國語辭典》:斗酒百篇  拼音:dǒu jiǔ bǎi piān
喝一斗酒,能作詩歌百篇。語本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贡扔魑牟琶艚莸娜??!剁R花緣》第八四回:「不覺笑道:『我今日要學李太白斗酒百篇了?!弧?/div>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賞月。唐。李白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固?。劉長卿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徵君〉詩:「愛君清川口,弄月時棹唱?!?/div>
分類:賞月
《國語辭典》: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錦緞制的衣袍。唐。王昌齡 春宮曲:「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埂度龂萘x》第三回:「卓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div>
分類:錦袍
《漢語大詞典》: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語本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白 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 知章 、 李適之 、 汝陽王 璡 、 崔宗之 、 蘇晉 、 張旭 、 焦遂 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 白 浮游四方,嘗乘月……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宋 姚勉 《水調(diào)歌頭·壽趙倅》詞:“長庚入夢,間生 采石 錦袍仙?!币嗍》Q“ 錦袍 ”。 宋 王奕 《賀新郎》詞:“ 采石 書生勛業(yè)在,弔錦袍、公子魂何處?!?宋 王奕 《八聲甘州》詞:“安得錦袍西下,明月墮 江 濱?!?/div>
分類:李白錦袍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為鯨。鯨亦大魚也?!焙笠蛞员扔麟[遁或游仙。 宋 晁補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有支機石,豈遂騎鯨向碧空?!?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騎鯨。”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 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騎鯨客(騎鯨客)
亦作“ 騎鯨李 ”。 指 李白 。 宋 蘇軾 《和陶都主簿》:“愿因騎鯨 李 ,追此御風 列 ?!?宋 陸游 《八十四吟》之二:“飲敵騎鯨客,行追縮地仙。” 元 張養(yǎng)浩 《寄省參議王繼學諸友自和》之三:“詩情滄海騎鯨客,世故青樓擲鼠人?!?清 許廷鑅 《采石》詩:“江上無 太白 ,寥落幾千年。予亦騎鯨客,來乘 牛渚 舡?!眳⒁姟?騎鯨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為鯨。鯨亦大魚也。”后因以比喻隱遁或游仙。 宋 晁補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有支機石,豈遂騎鯨向碧空?!?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騎鯨?!?br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 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騎鯨李(騎鯨李)
見“ 騎鯨客 ”。
《漢語大詞典》:騎鯨客(騎鯨客)
亦作“ 騎鯨李 ”。 指 李白 。 宋 蘇軾 《和陶都主簿》:“愿因騎鯨 李 ,追此御風 列 ?!?宋 陸游 《八十四吟》之二:“飲敵騎鯨客,行追縮地仙。” 元 張養(yǎng)浩 《寄省參議王繼學諸友自和》之三:“詩情滄海騎鯨客,世故青樓擲鼠人?!?清 許廷鑅 《采石》詩:“江上無 太白 ,寥落幾千年。予亦騎鯨客,來乘 牛渚 舡?!眳⒁姟?騎鯨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騎鯨魚(騎鯨魚)
見“ 騎鯨 ”。
《漢語大詞典》:騎鯨(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李善 注:“京魚,大魚也,字或為鯨。鯨亦大魚也?!焙笠蛞员扔麟[遁或游仙。 宋 晁補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明 張煌言 《沈彤庵閣學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有支機石,豈遂騎鯨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cè)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晝下鹿, 東海 遠騎鯨?!?br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注:“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焙笥脼樵?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 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div>
《國語辭典》:太瘦生  拼音:tài shòu shēng
生,語助詞,無義。「太瘦生」指太瘦弱。唐。李白 戲贈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宋。蘇軾 次韻答頓起二首之二:「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div>
分類:語助詞
《漢語大詞典》:飯顆山(飯顆山)
相傳是 唐 代 長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氣高,與 陳拾遺 齊名……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況使束於聲調(diào)俳優(yōu)哉!’故戯 杜 曰:‘ 飯顆山 頭逢 杜甫 ,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w譏其拘束也?!焙笏煊米鞅硎驹娮骺贪迤接够蛟娙司惺馗衤苫蚩炭鄬懽鞯牡涔?。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十:“學似 斲輪扁 ,詩如 飯顆山 ,室中餘一劍,無氣斗牛間?!?金 元好問 《論詩》之十五:“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飯山 前?!?清 唐孫華 《夏月盛暑貧甚戲作》詩之二:“梧風入座散炎暉,熱客長辭闔兩扉。 飯顆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質(zhì)但能肥?!?/div>
《國語辭典》:釣鰲客(釣鼇客)  拼音:diào áo kè
1.豪放不羈、抱負遠大的人。唐代李白、張祜、王嚴光等皆以釣鰲客自號。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六:「李白開元中謁宰相,封一板,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時相悚然。」
2.比喻做官的人。
《國語辭典》:釣鰲(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傳龍伯國有個巨人,一次就釣起六只負載五山的大龜。典出《列子。湯問》。比喻舉止豪邁或抱負遠大。唐。李白 贈薛校書詩:「未誇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國語辭典》:芙蓉帳(芙蓉帳)  拼音:fú róng zhàng
一種華麗多彩的帳子。唐。白居易長恨歌〉:「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埂端卧獞蛭妮嬝E猛ぁ罚骸噶显┘夷抢?,倚玉偎香,夜暖芙蓉帳。怎知我這廂,獨守蘭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