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奮飛(奮飛)  拼音:fèn fēi
振翅飛翔?!对娊?jīng)。邶風(fēng)。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封禪》:「至于邯鄲受命,攀響前聲,風(fēng)未力寡,輯韻成頌,雖文理順序,而不能奮飛?!?/div>
《國語辭典》:牢籠(牢籠)  拼音:láo lóng
1.關(guān)鳥獸動物的器具。也作「勞龍」。
2.引申為涵蓋、包括?!段倪x。左思。魏都賦》:「經(jīng)始之制,牢籠百王。」唐。柳宗元 愚溪詩序:「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挂沧鳌竸诨\」。
3.比喻束縛、控制。如:「他不為舊禮教所牢籠?!?br />4.騙人的圈套。元。王曄《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盡頑兇,設(shè)就牢籠?!埂缎咽篮阊?。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牢籠巧設(shè)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br />5.籠絡(luò)?!度龂萘x》第三二回:「今又封賞呂曠、呂翔,帶去軍中,此乃牢籠河北人心。」
6.掩蓋、蓋過。《周書。卷四一。庾信傳》:「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籠于一代?!?/div>
《國語辭典》:桎梏  拼音:zhì gù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系犯人?!逗鬂h書。卷四一。鐘離意傳》:「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既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br />2.束縛?!肚f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國語辭典》:櫪馬(櫪馬)  拼音:lì mǎ
馬廄中的馬。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唐。白居易 續(xù)古詩:「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為犧?!?/div>
《漢語大詞典》:櫪驥(櫪驥)
俯首馬槽上的駿馬。喻有抱負(fù)未能施展者。語出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宋 穆修 《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詩之一:“自傷櫪驥心千里,空羨溟鵬志九霄。”
《國語辭典》:塵累(塵累)  拼音:chén lěi
世俗事務(wù)的牽累。《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阮孝緒傳》:「愿跡松子于瀛海,追許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div>
《國語辭典》:機械(機械)  拼音:jī xiè
1.泛指各種機器、器械?!肚f子。天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
2.巧詐多機心。《淮南子。原道》:「故機械之心藏于胸中,則純白不粹,神德不全。」《明史。卷二三○。楊恂列傳》:「且其機械獨深,朋邪日眾,將來之禍,更有難言者?!?br />3.比喻呆板、沒有變化。如:「老板的經(jīng)營理念過于機械,是造成公司營運不佳的原因?!?/div>
《國語辭典》:放開(放開)  拼音:fàng kāi
松開。如:「放開心胸」?!督鹌棵贰返诹兀骸溉舻弥棺〔涣髁?,再把口里放開,吃下些飲食兒就好了。」
《國語辭典》:禁錮(禁錮)  拼音:jìn gù
1.舊時指阻絕人仕宦之途?!稘h書。卷七二。貢禹傳》:「賈人贅婿及吏坐贓者皆禁錮不得為吏?!?br />2.監(jiān)禁。如:「他將自己禁錮在房中已有多日,長此下去,怎么得了!」
3.限制。如:「思想禁錮」。
《國語辭典》:羈絆(羈絆)  拼音:jī bàn
受牽制而不能脫身?!度龂萘x》第二一回:「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言屣網(wǎng)之羈絆也!」《紅樓夢》第六五回:「有時回家中,只說在東府有事羈絆?!?/div>
《漢語大詞典》:名韁(名韁,名繮)
亦作“ 名繮 ”。功名的韁繩。因功名能束縛人,故稱。 漢 東方朔 《與友人書》:“不可使塵網(wǎng)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白雪遺音·八角鼓·游學(xué):“游學(xué)訪道,快樂逍遙,名利二字盡皆拋。一心要,爭斷名繮把利鎖逃?!?/div>
《國語辭典》:自縛(自縛)  拼音:zì fú
自我裍綁、自我束縛。《三國演義》第二九回:「吉領(lǐng)命,即沐浴更衣,取繩自縛于烈日之中。百姓觀者,填街塞巷。」
《國語辭典》:裁制  拼音:cái zhì
1.規(guī)畫。《新唐書。卷一八五。王徽傳》:「復(fù)興殿寢,裁制有宜,即奉表請帝東還。」
2.斟酌決定。《荀子。王制》:「王者之等賦政事,財萬物,所以養(yǎng)萬民也」句下唐。楊倞。注:「等賦,賦稅有等,所以為等賦及政事裁制萬物,皆為養(yǎng)人,非貪利也?!?br />3.制止、遏抑?!度龂?。卷四四。蜀書。姜維傳》:「每欲興兵大舉,費袆常裁制不從?!?/div>
《國語辭典》:裁制(裁製)  拼音:cái zhì
裁剪制作。如:「這件衣服是由母親親自為我裁制的?!?/div>
《國語辭典》:放手  拼音:fàng shǒu
1.貪縱為非?!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jì)》:「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quán)門請托,殘吏放手,百姓愁怨,情無告訴?!埂杜f唐書。卷一○○。列傳。畢構(gòu)》引唐。睿宗〈勞畢構(gòu)璽書〉:「貪殘放手者相仍,清白潔己者斯絕。蓋由賞罰不舉,生殺莫行?!?br />2.松手。如:「那個小孩緊握著棒棒糖,說什么也不肯放手?!固?。杜甫示從孫濟〉詩:「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咽著這一口怨氣,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號天拍地的不肯放手?!?br />3.行事無顧慮、無拘束。如:「放手一搏」?!缎彤嬜V。卷一一。山水二。郭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巉絕,峰巒秀起,云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tài)萬狀?!埂都t樓復(fù)夢》第八回:「這妙空向來同賈璉是頑慣的,前幾年這二爺?shù)腻X他也使過,只是礙著老師父是走賈府的門子,以此不敢十分放手?!?br />4.放棄、罷手。如:「他權(quán)當(dāng)和事佬,卻被質(zhì)疑不公,一氣之下,便放手不管了?!姑?。馮夢龍《掛枝兒。卷八。簫》:「想當(dāng)初你與我聲口兒相依,誰知你放手輕拋棄?!埂墩f岳全傳》第一九回:「這牌位總之不能退敵,不如暫且放手與他,且等各省勤王兵到,那時仍舊迎回便了。」
《國語辭典》:縶維(縶維)  拼音:zhí wéi
本指用繩索絆住或拴住。語本《詩經(jīng)。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购蟊扔魍炝羧瞬?。
《國語辭典》:韁鎖(韁鎖)  拼音:jiāng suǒ
1.系綁牲口的繩索。
2.比喻羈絆、牽拖?!稘h書。卷一○○。敘傳上》:「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系名聲之韁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養(yǎng)拙〉詩:「身去韁鎖累,耳辭朝市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