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5詞典 4分類詞匯 141
《國語辭典》:倫序(倫序)  拼音:lún xù
條理、順序。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姑鳌罾^盛〈書付尾箕兩兒〉:「覆奏本已上,恐本下急,倉促之間,燈下寫此,殊欠倫序。」
《國語辭典》:理氣(理氣)  拼音:lǐ qì
1.調(diào)理呼吸。《文選。潘岳。笙賦》:「援鳴笙而將吹,先嗢噦以理氣?!?br />2.文章的義理與氣勢。明。宋濂〈故灊峰先生府君墓志銘〉:「其學(xué)以圣賢為宗,其文以理氣為主,其行以忠信為本。」
3.理與氣,為性理學(xué)用語。理是事物的條理或準(zhǔn)則,氣則是一種極細(xì)微的物質(zhì)。《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砼c氣本無先后之可言?!?br />4.中醫(yī)上使用有行氣解郁、補(bǔ)中益氣等作用的藥物,來治療氣滯、氣逆、氣虛等病的方法。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賓退雜識》:「螃蟹石七兩,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氣,去毒火?!?br />5.專以星象方位定吉兇的堪輿家稱為「理氣」。
《國語辭典》:理解  拼音:lǐ jiě
1.了解、明白事理?!端问?。卷四三三。儒林傳三。林光朝傳》:「然未嘗著書,惟口授學(xué)者,使之心通理解?!?br />2.能以自己的口語、文字或其他符號,將已知的事實與原理、原則作成解釋,稱為「理解」。
《漢語大詞典》:序事
(1).謂安排事項,使有條理。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掌其序事,治其樂政?!?鄭玄 注:“序事,次序用樂之事者。” 賈公彥 疏:“云‘掌其序事’者,謂陳列樂器及作之次第皆序之,使不錯繆。”
(2).敘述事情。 宋 司馬光 《述〈國語〉》:“而先所采集列國,因序事過詳,不若春秋傳之簡直精明,渾厚遒峻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但貪序事,毫無音節(jié)者,皆非詩之正宗。” 林紓 《書黃生札記后》:“不知銘者,有聲之文也,與序事之體異?!?/div>
《漢語大詞典》:失倫(失倫)
謂失去應(yīng)有的條理次序。 明 宋濂 《〈丹崖集〉序》:“近代之文予見之伙矣。大風(fēng)揚(yáng)沙而五色為之昏昧,繁音嘈雜而五聲為之失倫,求其如 處敬 者抑何其鮮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四:“惟未定藳,目録乃其手編,開卷《木犀醬賦》,鄉(xiāng)邦土產(chǎn),取冠全編……其編次殊為失倫。”
《漢語大詞典》:倫敘(倫敍)
亦作“倫敘”。 有條理;順序。《三國志·吳志·陸抗傳》:“夫俊乂者,國家之良寶,社稷之貴資,庶政所以倫敍,四門所以穆清也?!?唐 劉知幾 史通·補(bǔ)注:“亦有躬為史臣,手自刊補(bǔ);雖志存該博,而才闕倫敘?!?清 戴名世 《弘光朝偽東宮偽后及黨禍紀(jì)略》:“一時名流以倫敍有定,請早建太子?!?/div>
分類:條理順序
《漢語大詞典》:條綱(條綱)
(1).條規(guī)綱紀(jì)。《魏書·釋老志》:“誠以國典一廢,追理至難,法網(wǎng)暫失,條綱將亂。” 唐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復(fù)為大僚謹(jǐn)獻(xiàn)詩五十韻》:“右言盈簡冊,左轄備條綱?!?宋 蘇轍 《謝除龍圖閣學(xué)士御史中丞表》:“敝事雖除,而條綱尚紊。民貧未可經(jīng)遠(yuǎn),吏窳難於責(zé)功?!?br />(2).條理綱目。 元 李齊賢 《則天陵》詩序:“記事者,必首年以繫事,所以使條綱不紊也?!?/div>
《國語辭典》:井然  拼音:jǐng rán
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如:「這篇文章條理井然?!埂睹魇贰>硪晃逡?。列傳。吳中》:「先后在工部二十馀年,北京宮殿,長、獻(xiàn)、景三陵,皆中所營造。職務(wù)填委,規(guī)畫井然?!?/div>
分類:整齊條理
《國語辭典》:筋脈(筋脈)  拼音:jīn mài
血液流通的路徑。如:「人身布滿大大小小的筋脈?!?/div>
《漢語大詞典》:條次(條次)
(1).按次序編排、敘述。宋書·宗越傳:“ 襄陽 多雜姓, 倫之 使長史 范覬之 條次氏族,辨其高卑?!?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謹(jǐn)條次平賊事宜,一一如后。” 清 方苞 《書〈漢書·禮樂志〉后》:“ 太史公 序禮樂而不條次為書,蓋以 漢 興禮樂皆仍 秦 ,故不合圣制無可陳者?!?br />(2).條理次序。 唐 韓愈 《曹成王碑》:“治民用兵,各有條次,世傳為法。”新唐書·李德裕傳:“ 德裕 至,則完殘奮怯,皆有條次。”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先后重輕,粗獲條次。大小貴賤,迭相維持。”
《漢語大詞典》:條處(條處)
有條理地處置。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程君墓志銘》:“凡鄉(xiāng)閭冠昏喪祭之法,多取中焉,君必隨其豐約而條處其事,窶者或為資給之?!?/div>
《國語辭典》:混亂(混亂)  拼音:hùn luàn
雜亂沒有次序。如:「現(xiàn)在的交通非?;靵y?!埂赌鲜贰>砹?。羊侃傳》:「景既卒至,百姓競?cè)耄交靵y,無復(fù)次序?!?/div>
《漢語大詞典》:失統(tǒng)(失統(tǒng))
(1).謂失去條理,頭緒紊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tǒng),則無骨之徵也。”
(2).喪失綱紀(jì)、準(zhǔn)則。 唐 張鼎 《鄴城引》:“君不見 漢 家失統(tǒng)三靈變, 魏武 爭雄六龍戰(zhàn)?!?/div>
《漢語大詞典》:條直(條直)
(1).筆直。管子·地員:“羣木蕃滋數(shù)大,條直以長。”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園籬:“必須稀穊均調(diào),行伍條直相當(dāng)?!?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或散髮箕踞,久之用氣,其髮條直如植?!?br />(2).條暢通達(dá)。 唐 柳宗元 《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離紛尨,導(dǎo)滯塞,關(guān)百執(zhí)事,條直顯遂,司空拱手以成?!?br />(3).直截;爽快。朱子語類卷六九:“ 伊川 説這箇做兩字, 明道 只做一箇説。 明道 説這般底説得條直。” 清 李漁 《奈何天·計左》:“美妻原該配丑夫,是天工做下的例子,沒有甚么氣啕,請條直些成了親罷!”
(4).有條理。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不分別曰儱侗,物事就理曰條直。”
《漢語大詞典》:條緒(條緒)
(1).條例。南齊書·孫稚珪傳:“謹(jǐn)奉圣旨,諮審司徒臣 子良 ,稟受成規(guī),創(chuàng)立條緒……始就成立《律文》二十卷、《録敘》一卷。”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董伯念:“時 宗伯 貲產(chǎn)過厚,怨?jié)M一鄉(xiāng), 伯念 思稍散之,以結(jié)人心……舉故券以示小民,或止半價,或許回贖,各有條緒。”
(2).條理頭緒。 宋 蘇舜卿 《廣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銘》:“初,侍郎通判 密州 ,夫人歸焉,典訓(xùn)闈中,事皆有條緒?!?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其撫綏之法亦有三,或清查叛產(chǎn),或量給流亡絶產(chǎn),或于南山老林墾荒,暫免升科。三事條緒繁重,均賴良有司宣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