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59,分118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松巒
松飆
松飆
松勁
松飆
松腴
松筱
溪松
燃松
松干
鬅松
石松
矮松
松光
壽松
《駢字類編》:松巒(松巒)
名山志:川硤中十二峰,有望霞、翠屏、朝云、松巒等名。
《漢語大詞典》:松飆(松飆)
亦作“松飇”。亦作“ 松颷 ”。松風(fēng),松濤。 唐 賈彥璋 《王龍驤墓》詩:“唯餘孤壠上,日夕起松飆?!?元 葉颙 《秋懷次童中州韻》:“桂魄延秋景,松飈生夕涼?!?明 喬宇 《華山西峰賦》:“松飇振響於陰壑兮,嵐霧滃其已暝?!?明 王世貞 《江提刑宅歌者》詩:“初疑夕籟流銀漢,復(fù)似松颷寫緑波。”
《漢語大詞典》:松飆(松颷)
見“ 松飆 ”。
《國語辭典》:松勁(鬆勁)  拼音:sōng jìn
松懈不著力。如:「你得揪住繩子,可別松勁了!」
《漢語大詞典》:松飆(松飈)
見“ 松飆 ”。
《漢語大詞典》:松腴
(1).指松脂。舊謂煉服之可以長生。 宋 蘇軾 《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一:“結(jié)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 秦 博士 盧 ?!?br />(2).指松煙墨。 宋 蘇軾 《六觀堂老人草書》詩:“蒼鼠奮髯飲松腴, 剡 藤玉版開雪膚?!?王十朋 注:“松腴,墨也?!?br />(3).茯苓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茯苓。
《漢語大詞典》:松筱(松篠)
(1).松與竹。 唐 張九齡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竂》:“松篠行皆傍,禽魚動輒隨。” 唐 王昌齡 《何九于客舍集》詩:“門前泊舟檝,行次入松篠?!?br />(2).仙人 赤松子 與隱士 荷篠丈人 的并稱。 唐 白居易 《和我年》之三:“夙懷慕 箕 潁 ,晚節(jié)期 松 篠 ?!?/div>
《駢字類編》:溪松
唐 陳季 鶴警露 溪松寒暫宿,露草滴還驚。
《韻府拾遺 冬韻》:燃松
隋書隱逸傳:顧歡鄉(xiāng)中有學(xué)舍。貧無以受業(yè)。于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燃松節(jié)以讀書。
《駢字類編》:松干(松干)
本草見松石下。曲洧:舊聞中岳頂上松干如插筆,其間數(shù)枝上巨下細,柯似枯槎,皮或剝落,有半榮者。僧指云:此是岳神,為圭禪師夜移,天將曉,其鬼兵懼,遽倒植之而去。
《國語辭典》:鬅松(鬅鬆)  拼音:péng sōng
頭發(fā)松散的樣子。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折:「卻怎生鬅松著頭發(fā)胡著個嘴,鏟地拄著條粗拐瘸著條腿。」《水滸傳》第三回:「鬅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兒?!?/div>
分類:蓬松
《國語辭典》:石松  拼音:shí sōng
植物名。石松科石松屬,蔓性多年生常綠草本。生于山地。莖細長且分歧多,匍匐于地,隨處生白色根。莖密生鱗片狀細葉,夏季莖頂生長二至八公分的圓柱狀孢子囊穗,四至八枝集生于長達三十公分之總梗上,孢子囊圓腎形,黃色。孢子與根莖均可入藥。
《韻府拾遺 冬韻》:矮松
王曾矮松賦序:齊城西南隅矮松園,自昔之閒館,此邦之勝槩。
《漢語大詞典》:松光
指松明。 熊伯濤 《寧都兵暴前后》:“軍無斗志,甚至看到老百姓捕魚的松光,也以為是紅軍來了。”
分類:松明
《駢字類編》:壽松(壽松)
名山記:壽松在建昌縣冷水觀,其松盤屈奇怪,相傳許遜曾掛劍于此,又名掛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