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清州搜玉陳松(1513-?)字子喬,號左川。原籍裕州。明正德八年生,嘉靖十九年(1540)舉人,二十年(1541)進(jìn)士,二十一年(1542)授徽州府節(jié)推。二十四年(1545)升南京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湖廣按察司僉事?!犊滴跚嗫h志》謂其雅好吟詠,五七言近體尤為卓絕,選詩家咸推重之,其詩見于《皇明詩統(tǒng)》、《大岳太和山志》等書。
維基陳松,字子喬,直隸河間府青縣屯種軍籍,河南裕州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五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聯(lián)捷辛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五名,登第三甲第十一名進(jìn)士。授徽州府推官,二十四年十二月選授南京河南道試監(jiān)察御史,二十六年三月實(shí)授,貶浙江嘉興縣、秀水縣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張松(1514年—?),字汝喬,別號前溪,河南河南府洛陽縣人,匠籍。治易經(jīng),行一,嘉靖十六年丁酉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七名,登第三甲第十四名進(jìn)士。歷官平陽府知府、山東按察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五月升任通議大夫、總督宣大山西等處地方軍務(wù)兼理屯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十九年四月,因大同山西失事被令回籍聽用,由葛縉繼任宣大總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一說海鹽人。善搏擊,師事孫十三老,自言其法起于宋武當(dāng)?shù)な繌埲?,嘉靖時傳于寧波,而松溪為最著。時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聞松溪名,求試。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躍來蹴,松溪稍側(cè)身舉手送之,其僧如飛丸隕空,墮重樓下,幾死,眾僧始駭服。門徒三四人,葉近泉為之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大名府滑縣人,字松橋。嘉靖中官都司經(jīng)歷。好投壺,嘗集投壺游戲方法一百三十余式,圖之成譜。有《投壺譜》。
人物簡介
維基侯汝諒(1515年—?),字叔貞,號松泉,山西太原左衛(wèi)官籍直隸滑縣人。官至遼東巡撫。山西鄉(xiāng)試第十九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會試第十六名,二甲二十七名進(jìn)士。歷官戶部主事,升署郎中。出為南陽府知府,累官陜西按察司副使、河南布政司右參政、按察使,三十八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四十年四月與遼東總兵官楊照以私忿相攻訐,為兵科給事中王鶴所論,二人俱革任聽勘。
人物簡介
維基劉念,字克甫,號松峨,四川成都府簡州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37年)丙午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八十四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授都察院都事,起復(fù)補(bǔ)。
人物簡介
維基劉松(1516年—?),字汝貞,江西臨江府新喻縣人,匠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十八名,登第二甲第十名進(jìn)士。官至刑部郎中,二十九年十二月奉命往浙江恤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16—1608
【介紹】:
明池州府石埭人,字廷鳴,號松坡。嘉靖三十三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累遷應(yīng)天知府,為巡撫海瑞所贊賞。萬歷四年官南京戶部尚書,上書陳時政,言錦衣官校、內(nèi)府諸監(jiān)局匠役眾多等弊,均多切要。為近侍所撓,不盡行,乃以年老致仕。卒謚恭介。
人物簡介
維基馬三才(1516年—1580年),字思參,號松里,浙江杭州府仁和縣民籍,德清縣人。正德十一年(1516)生。生平治《易經(jīng)》。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255名,三甲157名進(jìn)士,四月改庶吉士,二十八年十月授山東道御史,三十三年巡按直隸,三十四年三月提督北直隸學(xué)校,三十七年二月升太仆寺少卿,九月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萬歷八年(1580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馬汝松(1516年—?),字節(jié)甫,直隸河間府景州東光縣民籍,山西靈川縣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零九名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二十七年三月選授工科給事中,二十九年十二月升兵科右,三十年九月升禮科左,三十一年五月晉工科都給事中,三十五年三月掌吏部事大學(xué)士李本奉詔考察不職科道官,以不謹(jǐn)冠帶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呂若愚(1525年—?年),字可明,號望松,浙江紹興府新昌縣人。由國子生中式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四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七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二百九十四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任長洲知縣,二年十月調(diào)瑞金知縣,六年七月升南京行人司副司,萬歷三年(1575年)三月升南刑部員外,九月升南兵部車駕司郎中,五年十二月致仕。其性情簡樸厚實(shí),之后調(diào)任離去。
人物簡介
維基張銘(1517年—1566年),字文粹,號松陽,山東萊州府膠州人,民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進(jìn)士。禮部觀政,授戶部主事,榷稅九江。以事貶同州同知。以母憂歸,卒。
人物簡介
維基畢鏘(1517年—1609年),字廷鳴,號松坡,南京池州府石埭縣(今安徽省石臺縣廣陽鎮(zhèn))人。嘉靖甲辰進(jìn)士,萬歷年間累官戶部尚書,謚恭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甲辰科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出為浙江提學(xué)副使,調(diào)任廣西右參政。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任廣西按察使,同年改任浙江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再調(diào)湖廣左布政使。隆慶元年(1567年),召為太仆寺卿,未赴任,改任應(yīng)天府尹。海瑞巡撫江南,發(fā)送公文到應(yīng)天府,將應(yīng)天官員視為下屬,畢鏘拒不接受。海瑞考核畢鏘的政績,反而相處友善。歷升南京戶部右侍郎,負(fù)責(zé)糧食儲備。隆慶六年,入朝擔(dān)任刑部右侍郎。萬歷二年(1574年),改任戶部侍郎,統(tǒng)轄倉場。晉升為南京戶部尚書,告病歸。后出任南京工部尚書,改任吏部職,萬歷十三年,召任北京戶部尚書。其所奏多切中要害。神宗身邊的寵幸之人從中阻撓,沒有能全部施行。畢鏘則以年老為由請辭獲準(zhǔn)。神宗準(zhǔn)許他乘驛車回鄉(xiāng)。畢鏘遇事嚴(yán)守公正,享有眾望。八十歲時,明神宗派人問候,加封太子少保。后又兩次派人慰問。其孫畢汝楩攜帶奏表入朝答謝,神宗下詔收他為太學(xué)生。畢鏘九十三歲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恭介。
人物簡介
維基王可信(1518年—?),字子忠,號松巖,直隸順德府平鄉(xiāng)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四名,三甲第二百六十九名進(jìn)士。禮部觀政,授江西廬陵知縣,升戶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知襄陽府。隆慶元年(1567年)五月升河?xùn)|都轉(zhuǎn)運(yùn)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