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59,分118頁顯示  上一頁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劉松年
馬鬣松
蟠龍松
亞松森
三葉松
蛇皮松
松風(fēng)流
松果體
松球魚
松香油
松葉蕨
松藻蟲
松脂石
松蛋包
撫菌攀松
《國語辭典》:劉松年(劉松年)  拼音:liú sōng nián
人名。南宋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孝宗淳熙年間為畫院學(xué)生,光宗紹興年間為畫院待詔,寧宗時(shí)受御賜金帶。師張訓(xùn)禮,精山水人物,筆墨精嚴(yán),著色妍麗,章法嚴(yán)謹(jǐn)、工整。后人把他與李唐、馬遠(yuǎn)、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因其住在杭州清波門,時(shí)人稱為「劉清波」。有〈悉亭客話〉、〈四景山水〉、〈醉僧〉、〈羅漢〉、〈耕織圖〉等存世。
《國語辭典》:馬鬣松(馬鬣松)  拼音:mǎ liè sōng
植物名。以形如馬鬣而得名。
《國語辭典》:蟠龍松(蟠龍松)  拼音:pán lóng sōng
松科「白皮松」的別名。參見「白皮松」條。
分類:松科
《國語辭典》:亞松森(亞松森)  拼音:yà sōng sēn
Asuncion
城市名。巴拉圭的首都,位于巴拉圭河?xùn)|岸,商業(yè)繁盛,輸出以煙草、茶、糖、皮革為大宗。
《國語辭典》:三葉松(三葉松)  拼音:sān yè sōng
松科「白皮松」的別名,因針葉為三針一束,故名之。參見「白皮松」條。
《國語辭典》:蛇皮松  拼音:shé pí sōng
松科「白皮松」的別名。參見「白皮松」條。
分類:松科
《國語辭典》:松風(fēng)流(松風(fēng)流)  拼音:sōng fēng liú
插花花型的流派之一。
《國語辭典》:松果體(松果體)  拼音:sōng guǒ tǐ
位于中腦的內(nèi)分泌腺。形似松果,附著在第三腦室的背壁,功能為制造褪黑素、調(diào)節(jié)睡眠等。也稱為「腦上腺」、「松果腺」。
《國語辭典》:松球魚(松球魚)  拼音:sōng qiú yú
動(dòng)物名。脊椎動(dòng)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金眼鯛目。體橢圓而側(cè)扁,被粗糙之大鱗,鱗之后緣,具多數(shù)小棘,頭部無鱗,口圓無齒,背部銅褐色,體長約五寸,棲于距海岸稍遠(yuǎn)的多礁處。
《國語辭典》:松香油  拼音:sōng xiang yóu
為松香經(jīng)高溫裂解的蒸餾產(chǎn)品之一。有香氣,工業(yè)上可制洋漆及彈性橡皮等。
《國語辭典》:松葉蕨(松葉蕨)  拼音:sōng yè jué
植物名。松葉蕨科松葉蕨屬,多年生草本,高十至五十公分。為現(xiàn)存最簡單的維管束植物。不具根,地下莖匍匐,地上莖密集二叉分枝,綠色。葉片小,鱗片狀。孢子囊三個(gè)合生,黃色。主供觀賞。
《國語辭典》:松藻蟲(松藻蟲)  拼音:sōng zǎo chóng
動(dòng)物名。節(jié)肢動(dòng)物昆蟲綱半翅目松藻蟲科。體灰黃,有黑紋,上面隆起,下部扁平,頭大,觸角小,棲于池沼,常仰腹而游泳,狀如小舟之打槳,好捕食小魚、小蟲,為養(yǎng)魚者之害,入夜則出水能飛,見火則撲。
《國語辭典》:松脂石  拼音:sōng zhī shí
一種玻璃物質(zhì)。由黏性的熔巖或巖漿迅速冷凝而成。暗綠色、暗褐色、灰色或黑色。有斑點(diǎn)、條紋。斷口呈貝狀,光澤如松脂。也稱為「瀝青石」。
《國語辭典》:松蛋包(松蛋包)  拼音:sōng dàn bāo
形容懦弱無能、差勁的人。如:「連這點(diǎn)小事你都做不好,真是個(gè)松蛋包?!?/div>
《分類字錦》:撫菌攀松(撫菌攀松)
孫綽 秋日詩 撫菌悲先落,攀松羨后凋。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