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57
詞典
3
分類詞匯
254
共257,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訟件
彌天案
訪案
升堂
中事
平反
公案
公堂
看得
法堂
折獄
治獄
斷獄
大獄
知情
《漢語大詞典》:
訟件(訟件)
案件。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約章》
:“凡有 華 洋訟件,均歸此衙門審辦?!?/div>
分類:
案件
《國語辭典》:
彌天案(彌天案)
拼音:
mí tiān àn
比喻罪大惡極的案件。明。徐渭《雌木蘭》第一出:「便做道黑山賊寇犯了彌天案,也無多些子差一念心田。」
分類:
罪大惡極
案件
徐渭
一出
《漢語大詞典》:
訪案(訪案)
指下令查辦的案件。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九五回:“又叫我作為訪案,又叫我嚴辦,卻又只説得他‘不守清規(guī)’四個字,叫我怎樣嚴辦法呢?”
《文明小史》
第二八回:“起先 西卿 的左鄰右舍,見 西卿 拜縣里大老爺不見,就造了多少謡言,説他吃了訪案,縣里正要拿他。”
分類:
下令
查辦
案件
《國語辭典》:
升堂
拼音:
shēng táng
1.登上廳堂?!秲x禮。鄉(xiāng)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來日聚文武于帳下,先教見我江東英俊,然后升堂議事?!?br />2.舊稱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知縣升堂,眾人把上項事,說了一遍?!?br />3.比喻學問技藝已稍入門?!段倪x。孔融。薦禰衡表》:「初涉藝文,升堂睹奧?!贡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仲尼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顏氏居八人焉。」
分類:
升堂
官吏
上廳
公堂
學問
廳堂
辦公
技藝
登堂
理事
事為
入門
審訊
案件
一百
開篇
《國語辭典》:
升堂拜母
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古時友誼深厚的人,相訪時,進入后堂拜候對方母親,表示結為通家之好?!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div>
分類:
范式
歸鄉(xiāng)
鄉(xiāng)里
《漢語大詞典》:
中事
(1).指某時期中重要的事情。
《穀梁傳·僖公五年》
:“無中事而復舉諸侯,何也?” 楊士勛 疏:“無中事者,謂中間無他事也?!?br />(2).正確的事情。
《
荀子·儒效
》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夫是謂之中事。”
(3).朝廷或宮廷中的事情。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今 高 ( 趙高 )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br />(4).中等案件。
《
宋史·刑法志一
》
:“凡斷讞奏獄,每二十緡以上為大事,十緡以上為中事,不滿十緡為小事?!?/div>
分類:
中事
朝廷
正確
中等
某時
案件
宮廷
期中
事情
廷中
《國語辭典》:
平反
拼音:
píng fān
推翻錯判,洗雪冤情。《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埂肚迨犯?。卷二七三。郎廷佐列傳》:「擢江西贛州知府,平反冤獄,居官有聲。」
分類:
平反
冤屈
案件
糾正
正過
《國語辭典》:
公案
拼音:
gōng 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掃的乾凈,大人敢待來也?!挂沧鳌笗浮?。
2.人事爭執(zhí)的案件?!段拿餍∈贰返谝涣兀骸杆麄儾疰邦^拆不好,所以請了包打聽的夥計來,替他們判斷這件公案?!?br />3.宋人話本分類之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百戲伎藝》:「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br />4.以古代禪師開悟的故事、非邏輯的言行,作為參禪時思惟的內容。這類的故事或言行,稱為「公案」。
分類:
公案
佛教
案件
官府
話本
禪宗
戲曲
宗指
糾紛
公事
文卷
前輩
事件
祖師
分類
幾案
言行
范例
《漢語大詞典》:
公案學(公案學)
佛教名詞。公案,原指官府判決是非的案例。佛教禪宗借用,指前輩祖師的言行范例,用來判斷是非迷悟。以這種方法發(fā)展的禪學,稱公案學。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談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種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隱晦,無人能確實懂得的事情或話頭,如果弟子思索得一個公案的答案,說給師聽,得師同意(稱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這些動作和話頭成為新的公案,流傳在叢林(禪寺)間,愈積愈多,禪學轉化為公案學?!?/div>
分類:
佛教
佛教名詞
教名
公案
官府
府判
判決
是非
案例
《國語辭典》:
公堂
拼音:
gōng táng
1.學校?!对娊?jīng)。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埂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竿昃褪潜緦W老師,門生也不過是公堂一見而已。」
2.官署或法庭的大堂。《老殘游記》第一七回:「補翁先生,請廳房里去坐。此地公堂,不便說話?!?/div>
分類:
公堂
時家
官署
家族
審理
廳堂
案件
祠堂
土地
共同
地財
財產(chǎn)
房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看得
舊時審判案件公文的開頭用語。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め尶凑Z》
:“看得 王可習 父子亙古奇兇也?!?/div>
分類:
看得
審判
判案
案件
公文
開頭
《國語辭典》:
法堂
拼音:
fǎ táng
1.寺院中集眾說法的場所,是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設法座,供宣講佛法之用。唐。李紳〈
憶登棲霞寺峰
〉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馀。」《西游記》第七回:「汝等在此穩(wěn)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br />2.舊稱審案的公堂,即法庭。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你這老兒,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虛頭的去處。」
分類:
佛教語
審理
理訴
訴訟
訟案
案件
演說
公堂
佛法
講堂
《國語辭典》:
折獄(折獄)
拼音:
zhé yù
斷獄,審判案件?!墩撜Z。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聊齋志異。卷一○。胭脂》:「人皆服哲人之折獄明,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div>
分類:
判決
訴訟
訟案
案件
《漢語大詞典》:
治獄(治獄)
審理案件。 漢 桓寬
《
鹽鐵論·刑德
》
:“ 春秋 之治獄,論心定罪。” 清 昭槤
《
嘯亭雜錄·徐中丞
》
:“﹝公﹞治獄如神?!?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
:“縣令任重而選賤,俸薄而官卑,自治獄、催科外,餘皆置之度外?!?/div>
分類:
治獄
審理
審理案件
案件
《國語辭典》:
斷獄(斷獄)
拼音:
duàn yù
判決訟案?!赌?。尚賢中》:「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從;使斷獄則不中,分財則不均?!埂稘h書。卷四。文帝紀》:「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于禮義,斷獄數(shù)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分類:
斷獄
審理
判決
案件
《國語辭典》:
大獄(大獄)
拼音:
dà yù
重要刑案?!妒酚?。卷一二二??崂魝鳌垳珎鳌罚骸甘菚r上方鄉(xiāng)文學,湯決大獄,欲傳古義?!骨?。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div>
分類:
重大
監(jiān)獄
案件
賀敬
敬之
牽涉
處罰
嚴厲
《國語辭典》:
知情
拼音:
zhī qíng
知悉某件事的內情。法律有知情自首、知情故縱等條文?!度齻b五義》第八一回:「只因這宗事,小人知情。聽見人說:『知情不舉,罪加一等?!还蚀诵∪饲皝碓谙酄敻把哉Z一聲兒?!?/div>
分類:
知情
了解
領情
解事
事件
原委
案件
情狀
情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