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8,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龍案
木案
銷案
厭案
投案
復案
原案
正案
整案
方案
風案
檉案
徹案
糾案
劾案
《漢語大詞典》:龍案(龍案)
御案。《說唐》第六十回:“﹝黃門官﹞把本章遞上龍案, 高祖 看了大驚?!?老舍 《寶船》第三幕:“金殿內(nèi),皇上坐當中,二內(nèi)侍兩旁侍立。龍案上擺著一大堆蔥花烙餅,一大盤子煮雞蛋?!?/div>
《駢字類編》:木案
后漢書律歷志: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涂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nèi)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明一統(tǒng)志:木案山在永寧宣撫司城東南五十里上有林木下平如案。 耶律楚材驛中作窮春盤詩:木案初開銀線綠,砂瓶煮熟藕絲長。
《國語辭典》:銷案(銷案)  拼音:xiāo àn
注銷案件。如:「這個案子已被銷案了?!?/div>
分類:注銷案件
《漢語大詞典》:厭案(厭案)
壓制;壓迫。戰(zhàn)國策·秦策四:“ 趙 強何若?舉左案 齊 ,舉右案 魏 ,厭案萬乘之國?!?/div>
分類:壓制壓迫
《國語辭典》:投案  拼音:tóu àn
嫌犯主動到警察局說明犯案的過程,并聽候處理。如:「這件刑案的諸多疑點,在主嫌投案說明后,終于一一得到釐清?!?/div>
《國語辭典》:復案(復案)  拼音:fù àn
重審?!读凝S志異。卷一○。胭脂》:「往來覆訊,經(jīng)數(shù)官無異詞,后委濟南府復案?!?/div>
《國語辭典》:原案  拼音:yuán àn
原先的議案內(nèi)容。如:「這件事經(jīng)過多次討論,最后仍舊維持原案,不做任何更動。」
分類:最初案卷
《漢語大詞典》:正案
(1).正式審定的名單。《文明小史》第一回:“發(fā)出案來,接著便是正場、初覆、二覆、三覆,不到半月都已考完。發(fā)出正案,跟手考試武童?!?span id="rdz888z" class="book">《清會典事例·禮部·錄送鄉(xiāng)試一》:“又覆準: 順天 録遺之貢監(jiān)生員,學政務(wù)與正案一體詳造年貌籍貫全冊咨送,以便監(jiān)試按冊查覈?!?br />(2).正式案件。《老殘游記》第十八回:“﹝ 白公 ﹞又向 子謹 道:‘此刻正案已完,可以差個人拿我們兩個名片,請 鐵公 進來坐坐罷。’”
《分類字錦》:整案
王褒僮約:滌杯整案,園中拔蒜。
分類:幾案
《國語辭典》:方案  拼音:fāng àn
1.計畫。
2.公文格式之一。用于擬訂階段性施政方針的具體工作項目。往往涉及跨部會的業(yè)務(wù)。如:「建筑業(yè)管理輔導方案?!?/div>
《駢字類編》:風案(風案)
唐 白居易 寄皇甫七 花樽飄落酒,風案展開書。
《分類字錦》:檉案(檉案)
李郢 即目詩 石樓多爽氣,檉案有馀香。
分類:幾案
《漢語大詞典》:徹案(徹案)
亦作“ 徹桉 ”。 撤去食案。新唐書·禮儀志六:“皇帝乃飯,蕃主以下皆飯。徹桉,又行酒,遂設(shè)庶羞?!?宋 歐陽修 《答陳知明書》:“某昨在 廣陵 ,一相見於眾人中,未有相知之意。及食,將徹案,方接足下以言,而始知其非眾人也?!?/div>
分類:撤去
《漢語大詞典》:糾案(糾案)
亦作“ 糾按 ”。 彈劾審察。后漢書·侯霸傳:“﹝ 侯霸 ﹞再遷為執(zhí)法刺姦,糾案埶位者,無所疑憚?!?span id="ospmifd" class="book">《后漢書·蔡茂傳》:“時 陰氏 賓客在郡界多犯吏禁, 茂 輒糾案,無所迴避?!?span id="hdzv83s"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二年》:“仍分命使者,糾按守宰之貪者?!?/div>
分類:彈劾審察
《漢語大詞典》:劾案
見“ 劾按 ”。
《漢語大詞典》:劾按
亦作“ 劾案 ”。 審查核實罪狀。《后漢書·虞詡傳》:“尋 永平 、 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錢給貸貧人,司空劾案,州及郡縣皆坐免黜。”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華:“宰相 楊國忠 支婭所在橫猾。 華 出使,劾按不橈,州縣肅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