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8,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涉案
攲案
弊案
遺案
圓案
板案
報案
紅案
畫案
案辨
案伯
案隊
案撫
案帳
案衣
《國語辭典》:涉案  拼音:shè àn
涉及刑事法律案件。如:「這宗恐嚇勒索案竟有兩位未成年少年涉案,令人非常震驚?!?/div>
《國語辭典》:攲案  拼音:qī àn
躺椅。南朝梁。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猶臨書幌而不休,對攲案而忘怠?!?/div>
分類:躺椅
《國語辭典》:弊案  拼音:bì àn
發(fā)生缺失或不正當(dāng)?shù)陌讣?。如:「這次的工程弊案,爆發(fā)出驚人的內(nèi)幕?!?/div>
《漢語大詞典》:遺案(遺案)
指遺留下來尚未了結(jié)的案件。《人民日報》1985.3.10:“徹底否定‘文革’,認(rèn)真落實(shí)政策, 平谷縣 在整黨中解決‘文革’遺案一千二百余件?!?/div>
《分類字錦》:圓案(圓案)
梁書伏挺傳:挺竄跡草萊,事絕聞見,藉以謳謠,得之輿牧。仰承有事,砭石仍成簡通。娛腸悅耳,稍從擯落;宴處榮觀,務(wù)在滌除。綺羅絲竹,二列頓遣;方丈圓案,三杯僅存。
分類:幾案
《駢字類編》:板案
后漢書西??傳:先零別種滇零與鐘??諸種大為寇掠,斷隴道。時??歸附既久,無復(fù)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負(fù)板案以為楯,或執(zhí)銅鏡以象兵,郡縣畏懦不能制。
《國語辭典》:報案(報案)  拼音:bào àn
將違反法律、危害社會治安的事件向治安機(jī)關(guān)報告。
《漢語大詞典》:紅案(紅案)
(1).科舉時代稱學(xué)政下發(fā)各府、州、縣學(xué)的生員名單。
(2).廚房分工上指與做菜有關(guān)的工作。如:紅案絕技。
《漢語大詞典》:畫案(畫案)
彩繪的幾桌。
分類:彩繪幾桌
《漢語大詞典》:案辨
查訊辨析。太平廣記卷一二七引法苑珠林·館陶主簿:“至歲暮,妻夢,具説被殺之狀,兼言所盜財物藏之處,妻乃依此訴官。官司案辨,具得實(shí)狀?!?/div>
分類:辨析
《國語辭典》:案伯  拼音:àn bó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肝乙蛳壬札S,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div>
《漢語大詞典》:案隊(案隊)
按次序排列成隊。《后漢書·馬融傳》:“酒正案隊,膳夫巡行,清醪車湊,燔炙騎將,鼓駭舉爵,鐘鳴既觴?!?/div>
《漢語大詞典》:案撫(案撫)
安撫。漢書·禮樂志:“烏乎孝哉,案撫戎國。蠻夷竭歡,象來致福。” 王先謙 補(bǔ)注:“案,即安也?!?/div>
分類:安撫
《駢字類編》:案帳(案帳)
家王故事:太平興國中,趙普再入相,盧多遜罷為兵部尚書。一日,普召臣兄惟浚到中書聽事,曰:朝廷知盧多遜求取元帥財物甚多,今未亟行者,為元帥故也。請具所遺之物,列狀上。之,辭意亹亹,冀在必致。惟浚歸而白之,且曰:侍中之言,未必不是。上旨先臣曰:上英明大臣,有過行即自行,何假吾狀。惟浚懼,普與寮吏等又堅請曰:逆侍中意,恐致不測。先臣知不可已,乃曰:汝將案帳來,吾與汝審視之。乃盡取當(dāng)時所與大臣近密財物之?dāng)?shù),籍俟帷浚等退,命取火悉焚之。既而召語曰:我受主上非常之恩,是以入朝之初,上所顧遇者,皆以金幣為之土物耳。侍中之下皆有之,何獨(dú)盧相?豈有見人之將溺而加石焉?汝等少年,勿為此案籍已焚之禍福,吾自當(dāng)之。惟浚等惕息而退。后果知是事非太宗之意。
《漢語大詞典》:案衣
鋪在桌案上面做裝飾和保護(hù)用的布帛。金史·儀衛(wèi)志下:“東宮視事……案衣則用素羅,色皆梅紅?!?span id="kaba8rq" class="book">《元史·輿服志二》:“香案朱漆案,緋羅銷金云龍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