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8,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伏案
經(jīng)案
案籍
案視
成案
并案
案頭書
食案
抱案
案山
案問
推案
積案
罪案
翻案
《國語辭典》:伏案  拼音:fú àn
上身靠在桌子上。指讀書及辦理文書等事。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mèng)》第二折:「包做伏案睡做夢(mèng)科云,老夫公事操心,那里睡的到眼里,待老夫閒步游玩咱?!?/div>
《國語辭典》:經(jīng)案(經(jīng)案)  拼音:jīng àn
放置經(jīng)書的書桌?!赌鲜?。卷一二。后妃傳下。梁武丁貴嬪傳》:「嘗于供養(yǎng)經(jīng)案?jìng)?cè),髣髴若見神人,心猶異之?!埂段饔斡洝返谌呋兀骸复藭r(shí)又困倦上來,伏在經(jīng)案上盹睡?!?/div>
《漢語大詞典》:案籍
查考典籍。后漢書·馮異傳:“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勛烈,披圖案籍, 建武 元功二十八將,佐命虎臣,讖記有徵?!?/div>
分類:查考典籍
《漢語大詞典》:案視(案視)
猶調(diào)查。新唐書·狄仁杰傳:“ 仁杰 子 光遠(yuǎn) 得書上變,后遣使案視。” 宋 蘇軾 《上文侍中論榷鹽書》:“頃者三司使 章惇 建言,乞榷 河北 京東 鹽,朝廷遣使案視,召 周革 入覲,已有成儀矣?!?/div>
分類:調(diào)查
《國語辭典》:成案  拼音:chéng àn
1.已處理好的卷宗。唐。韓愈〈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文書行吏,抱成案詣丞?!?br />2.舊的案例。明。劉基〈書蘇伯脩御史斷獄記后〉:「斷大獄必視成案,茍無其隙,不得而更焉?!?/div>
《國語辭典》:并案(併案)  拼音:bìng àn
合并相關(guān)的案件。如:「這兩個(gè)案子有關(guān),可并案處理?!?/div>
分類:辦理
《國語辭典》:案頭書(案頭書)  拼音:àn tóu shū
置于案頭專供閱讀的書籍。清。馮夢(mèng)龍〈風(fēng)流夢(mèng)后敘〉:「識(shí)者以為此案頭之書,非當(dāng)場(chǎng)之譜?!?/div>
《漢語大詞典》:食案
亦作“ 食桉 ”。
(1).餐桌。 唐 韓愈 《南山詩》:“或如臨食案,肴核紛飣餖?!?五代 范資 《玉堂閑話·振武角抵人》:“頃年客游,曾於道店逢此人,纔近食案,踉蹌而倒?!眳⒁姟?食案方丈 ”。
(2).進(jìn)飯菜用的木盤。 宋 梅堯臣 《和李廷老家會(huì)飲》:“食桉施黃金,饌炙厭白鵝?!?郭沫若 《孟夫子出妻》:“她打著赤足,捧著一個(gè)食案,走到臨著園子的廊沿上來,請(qǐng) 孟夫子 上車吃飯。”
分類:餐桌飯菜
《漢語大詞典》:食案方丈
同“ 食前方丈 ”。 漢 桓寬 鹽鐵論·孝養(yǎng):“高臺(tái)極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謂孝?!?/div>
《漢語大詞典》:抱案
抱持案牘。謂辦理公文。 明 宋濂 《京畿鄉(xiāng)試策問》:“今世之吏,數(shù)倍於前,事繁政紊,案牘紛然…… 劉炫 所謂老吏抱案而沒者也。”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總統(tǒng)更移,自臺(tái)閣以至抱案之吏,無不隨之更調(diào)?!?/div>
《駢字類編》:案山
明一統(tǒng)志:金峨山在寧波府城南八十里,府治之案山也。
《國語辭典》:案問(案問)  拼音:àn wèn
考詢?!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埂度龂?。卷一一。魏書。國淵傳》:「收攝案問,具得情理?!?/div>
分類:審問
《國語辭典》:推案  拼音:tuī àn
1.案,古代盛飯食的短足木盤?!竿瓢浮?,撤去飯食。《陳書。卷一六。列傳。蔡景歷》:「明將軍徹鞍下馬,推案止食,申爵以榮之?!?br />2.推究察議?!度龂尽>砹?。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孫綝》:「推案舊典,運(yùn)集大王,輒以今月二十七日擒尚斬承?!?br />3.推出建案。如:「由于經(jīng)濟(jì)復(fù)蘇強(qiáng)勁,建商推案更有信心了!」
《國語辭典》:積案(積案)  拼音:jī àn
1.案,長桌。積案指堆滿幾案。《隋書。卷六六。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fēng)云之狀?!?br />2.累積沒有處理的案件。如:「積案如山」。
《國語辭典》:罪案  拼音:zuì àn
犯罪的事端。明。洪升《長生殿》第三○出:「想我在生所為,那一樁不是罪案?!?/div>
《國語辭典》:翻案  拼音:fān àn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怀觯骸笀?bào)仇翻案紛紛,正士皆逃遁。」《紅樓夢(mèng)》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將此事告訴了別人,或日后再尋出這由頭來翻案,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br />2.推翻前人的定論。如:「翻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