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 【介紹】: 東漢潁川舞陽人,字伯師。初為郡功曹,明帝時五遷為尚書令,以才能稱。章帝特賜龍淵劍,以示優(yōu)寵。和帝初,大將軍竇憲威震天下,詣長安,尚書以下議欲伏稱萬歲,棱獨拒之。及竇氏敗,典案其事,深究黨與。遷南陽太守,政號嚴(yán)平。官至司空。
《漢語大詞典》:棱睜神(稜睜神)
鬼神名。 宋 洪邁 《夷堅丙志·湖北稜睜神》:“殺人祭祀之姦, 湖北 最甚,其鬼名曰稜睜神。得官員士秀,謂之聰明人,一可當(dāng)三;師僧道士,謂之修行人,一可當(dāng)二;此外婦人及小兒,則一而已。”
《高級漢語詞典》:棱柱  拼音:léng zhù
一種多面體,其中有兩個面彼此平行,其余諸面則為平行四邊形
分類:棱柱
《國語辭典》:棱錐(稜錐)  拼音:léng zhuī
一種多面體。由一個多邊形為底,和若干個同一頂點的三角形所圍成。依其底面為何種多邊形,而分別稱為「三角錐」、「四角錐」、「n角錐」。體積等于三分之一底面積乘高。也稱為「角錐」。
《漢語大詞典》:棱錐臺(棱錐臺)
棱錐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個截面間的部分,叫做“棱錐臺”。簡稱棱臺。
《漢語大詞典》:棱坎
田野中的土坎。 楊朔 《萬古青春》:“煙起了,部隊沖過第二道鐵絲網(wǎng),一氣沖上個棱坎?!?/div>
分類:田野野中
《高級漢語詞典》:棱晶  拼音:léng jīng
各面平行于一根軸的一種結(jié)晶形式;特指各面平行于縱軸的結(jié)晶形式
《漢語大詞典》:棱官(稜官)
古稱御史執(zhí)法之官。言其有威。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御史古稱:“稜官:舊注:漢官儀,御史執(zhí)法稱稜官?!?/div>
《漢語大詞典》:棱堡
堡壘的凸出部分。例如:五個角上每處都有一個棱堡的古老堡壘。
分類:堡壘凸出
《漢語大詞典》:棱邊
固體的兩個平面相交的線。例如:金字塔的棱邊。
《漢語大詞典》:棱大(稜大)
舞曲名。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舞工:“健舞曲,有《稜大》、《阿連》《柘枝》、《劍器》、《胡旋》、《胡騰》?!?/div>
《漢語大詞典》:棱迭
1.高峻層疊貌。
分類:高峻層疊
《漢語大詞典》:棱伽山(稜伽山)
山名。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東南隅。相傳 釋迦牟尼 佛曾在此山說經(jīng)。也稱 楞伽山 。新唐書·西域傳下·師子國:“ 師子 ,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有 稜伽山 ,多奇寳?!眳⒁姟?楞伽 ”。
《漢語大詞典》:楞伽
亦作“ 楞迦 ”。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jīng)。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span id="ih9l0ae"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br />(2).指《楞伽經(jīng)》。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jīng)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韋應(yīng)物 《寄恒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div>
摩訶棱伽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譯曰大價衣。見慧琳音義十一。梵Maha%ran%ga。
釋迦毗棱伽
【三藏法數(shù)】
梵語釋迦毗棱伽,華言能勝。謂此寶能勝一切世間眾寶,世所希有,故名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