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55分類詞匯 555
共555,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蔊菜
海南沈
平慮草
金剛骨
玉蜀黍
芋艿
茵芋
油柿
油杉
瓔珞藤
竹菜
蜘蛛抱蛋
薝棘
王蔧
王不留行
《國語辭典》:蔊菜  拼音:hǎn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蔊菜屬,多年生草本。生于田地及庭園,莖高二、三寸至一、二尺,葉長橢圓形,常大頭羽狀分裂或不分裂,葉緣有不齊之缺刻。春季開花,總狀花序,花瓣四枚,黃色,匙形。長角果線狀,熟則裂開。莖與葉皆辛辣,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海南沈
植物名。沉香的一種。因出自海南諸國及 交 、 廣 、 崖州 ,故名。 宋 陳亮 《彩鳳飛》詞:“海南沉燒著,欲寒猶暖?!?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蔡絳 曰:“ 真臘 不若 海南 黎峒 。 黎峒 又以 萬安 黎母山 東峒 者,冠絶天下,謂之海南沉,一片萬錢?!?/div>
《漢語大詞典》:平慮草(平慮草)
植物名。即買菜。資治通鑒·晉武帝咸寧五年:“ 吳 有鬼目菜,生工人 黃耉 家;有買菜,生工人 吳平 家。東觀案圖書,名鬼目曰芝草,買菜曰平慮草。 吳 主以 耉 為侍芝郎, 平 為平慮郎。” 胡三省 注:“吳志曰……買菜,高四尺,厚二分,如枇杷形,莖廣尺八寸,下莖廣五寸,兩邊生葉,緑色?!?/div>
《漢語大詞典》:金剛骨(金剛骨)
(1).指棗木作的杵臼。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地仙圓:“以棗木為杵臼,號金剛骨?!?br />(2).植物名。即菝葜。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菝葜:“小便滑數(shù)。金剛骨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睡時?!?/div>
《國語辭典》:玉蜀黍  拼音:yù shǔ shǔ
植物名。禾本科玉蜀黍?qū)?,一年生草本植物。單稈,無分枝,高一至四公尺,實心。葉互生,線狀披針形,具平行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頂生,大型疏散圓錐狀,雌花序穗狀,生于主稈接近頂端的兩側(cè)。果穗也稱為「玉蜀黍」。品種繁多,世界各地均有栽種。也稱為「包米」、「包谷」、「包谷」、「苞米」、「棒頭」、「番麥」、「珍珠米」、「玉麥」、「玉米」、「玉茭」。
《漢語大詞典》:芋艿
(1).植物名。古代也稱蹲鴟。其葉片呈盾形綠色,葉柄肥大而長,可作豬飼料。地下塊莖呈球形或卵形,富含淀粉,可供食用。
(2).指芋艿塊莖。
(3).特指芋艿塊莖之大者。亦稱“ 芋母 ”、“ 芋奶 ”。與“芋子”相對。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芋母》:“國朝 施可齋 《閩襍記》云:‘ 閩 人稱芋大者曰芋母,小者為芋子?!徉l(xiāng)稱為芋艿,當(dāng)為芋奶之誤,奶即嬭字,俗稱母為奶,芋奶亦猶母子之義。因芋字從草,并改奶作艿耳?!?/div>
《國語辭典》:茵芋  拼音:yīn yù
植物名。蕓香科茵芋屬,常綠灌木。生山地,高約可達二公尺。葉互生,橢圓形,密被透明油點。圓錐花序頂生,夏開白花。果球形,熟則色紅。全體平滑有香氣,莖葉皆有毒。也作「茵蕷」。
《國語辭典》:油柿  拼音:yóu shì
植物名。柿樹科柿樹屬。落葉喬木,高可達十四公尺,葉闊卵形以至披針形,兩面及葉柄密生短柔毛。雄花三至五朵成聚傘狀簇生,雌花單生,花冠壺形或近鐘形,被毛。果卵形,外被脫落性軟毛,熟時金黃色,可供食用,幼果供取柿漆。也稱為「椑柿」。
《國語辭典》:油杉  拼音:yóu shān
植物名。松科油杉屬,常綠喬木。高可達二十公尺,葉線形,扁平,螺旋狀著生,排成二列,背面具二條氣孔帶。毬果直立,圓柱形,長十至十八公分;種子上方具闊翅。樹皮粗糙,長成不規(guī)則的裂片后即脫落。其木材可用于建筑,造橋等。
《漢語大詞典》:瓔珞藤(瓔珞藤)
植物名。其子粒形似瓔珞,故名。 宋 陶谷 清異錄·草:“ 終南山 出瓔珞藤,軟碧可愛,葉甚小,有子纍纍然纏固其上,真似瓔珞?!?/div>
《漢語大詞典》:竹菜
(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狀復(fù)葉似水芹,莖葉皆細而可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作菹藏生菜法:“竹菜菹法:菜生竹林下。似芹,科大而莖葉細,生極穊?!?br />(2).鴨跖草的別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鴨跖草。
《國語辭典》:蜘蛛抱蛋  拼音:zhī zhū bào dàn
植物名。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粗壯,橫走。葉橢圓形,具長柄?;ㄇo長五至二十毫米,花單生莖頂,花被杯狀,紫色,八裂。形如蜘蛛抱蛋。根莖可入藥,亦栽培供觀賞。原產(chǎn)中國大陸。
《漢語大詞典》:薝棘
植物名。
《漢語大詞典》:王蔧
植物名。即地膚,也稱王帚、落帚。爾雅·釋草:“葥,王蔧?!?郭璞 注:“王帚也,似藜。其樹可以為埽蔧, 江 東呼之曰落帚。” 唐 盧照鄰 《山林休日田家》:“徑草疏王蔧,巗枝落帝桑?!?/div>
《漢語大詞典》:王不留行
植物名。石竹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初夏開淡紅小花。中醫(yī)以其種子入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一:“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創(chuàng),止血逐痛,出刺,除風(fēng)痹內(nèi)寒。久服輕身耐老,增壽。生山谷?!?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王不留行:“此物(王不留行)性走而不住,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绷邌菡叱=枰允揪芸椭狻?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儉嗇:“ 衛(wèi)江州 在 尋陽 ,有知舊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餉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餉,便命駕。 李弘范 聞之曰:‘家舅刻薄,乃復(fù)驅(qū)使草木。’” 明 袁宏道 《送醫(yī)者黃生謁東諸侯》詩:“橘老柑黃不奈何,飄然艇子出煙波。而今海上單方幾,王不留行一味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