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55分類詞匯 555
共555,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羽扇豆
玉蟬花
油加利
油點草
子囊菌
八角金盤
重陽木
紫背草
紫金牛
紫茉莉
竹節(jié)蓼
大王椰子
大葉合歡
饅頭果
毛氈苔
《國語辭典》:羽扇豆  拼音:yǔ shàn dòu
植物名。豆科羽扇豆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為羽扇狀掌狀復(fù)葉,小葉五至十七枚。葉、莖密生軟毛??偁罨ㄐ蝽斏?,初夏開花,花冠蝶形,花色艷麗,有白、黃、藍、紫藍、粉紅等色,莢果線形??晒┯^賞用,亦是茶園中最優(yōu)良的綠肥作物。但若干羽扇豆品種的植物體內(nèi)常含有毒堿,不宜喂飼牲畜。也稱為「魯冰」。
《國語辭典》:玉蟬花(玉蟬花)  拼音:yù chán huā
植物名。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高五十至一百二十公分,葉劍狀而尖,具平行脈。初夏自葉間抽花莖,花莖高四十至八十公分,莖頂開花,花冠直徑十至十三公分,深紫色至淡紫紅色,偶白色,基部黃色,外輪花被片三枚,橢圓形,內(nèi)輪花被片較小。原產(chǎn)日本,現(xiàn)多栽培于水邊濕地。
《國語辭典》:油加利  拼音:yóu jiā lì
植物名。桃金娘科桉樹屬,常綠喬木。高三十馀公尺,樹皮粗糙,溝裂,纖維質(zhì)。葉卵形或披針形,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傘形花序單生葉腋,具九至十五朵花,花蓋圓錐形。蒴果具三或四片蒴瓣。原產(chǎn)于澳洲。也稱為「大葉桉」、「尤加利」、「有加利」、「桉樹」。
《國語辭典》:油點草(油點草)  拼音:yóu diǎn cǎo
植物名。百合科油點草屬,多年生草本。高六十至一百公分。莖葉有毛,葉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面有斑紋。聚傘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夏秋間開花。花被片六枚,基部綠白色,內(nèi)具紫紅斑。蒴果直立。
《國語辭典》:子囊菌  拼音:zǐ náng jùn
植物名。真菌中的一大類。主要特徵為菌絲體具有隔膜,在行有性生殖之后,會產(chǎn)生囊子,內(nèi)生囊孢子。
《國語辭典》:八角金盤(八角金盤)  拼音:bā jiǎo jīn pán
植物名。五加科八角金盤屬,常綠灌木。莖高約二公尺,內(nèi)具有粗大髓心。葉七至九中裂,裂片卵狀披針形,粗鋸齒緣,深綠色,葉柄長,互生。生于暖地,冬日開花,傘形花序排成圓錐形。漿果黑熟,球形。一般植于庭園以供觀賞。
《國語辭典》:重陽木(重陽木)  拼音:chóng yáng mù
植物名。大戟科重陽木屬,半落葉喬木。三出復(fù)葉,小葉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鈍鋸齒緣。雌雄異株,圓錐花序,每年二、三月開黃綠色花,花瓣不存。漿果球形。生長極為迅速。耐風(fēng),可作防風(fēng)林的輔助樹種。除防風(fēng)、遮蔭外,也可作為建材、家具之用。也稱為「茄冬」。
《國語辭典》:紫背草  拼音:zǐ bèi cǎo
植物名。菊科紫背草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寬卵形,琴狀分裂或不分裂,背常帶紫紅色,頭狀花序疏散傘房狀排列,管狀小花淡紅色??捎脕斫鉄?、消炎。也稱為「一點紅」。
《國語辭典》:紫金?! ?span id="vdnbzlf" class='label'>拼音:zǐ jīn niú
植物名。紫金??谱辖鹋?,具有匍枝的常綠小灌木。全株除葉表外,被有粒狀毛茸。葉有柄,開白色或淡紅色花。核果球形,徑約六公釐,熟呈紅色,亦有白色者。產(chǎn)于臺灣及大陸東、中、南部地區(qū),日本、韓國等地亦有。
《國語辭典》:紫茉莉  拼音:zǐ mò lì
植物名。紫茉莉科紫茉莉?qū)?,多年生草本。原產(chǎn)于美洲,西印度等熱帶地方。根肥厚,皮色黑,莖節(jié)部膨大,高一公尺馀,分枝多而繁茂。葉有柄,對生,呈卵形或心臟形。雄蕊五枚,雌蕊一枚,果實圓形,表面縐縮,熟時呈黑色。種子白色,有粉狀胚乳。也稱為「狀元紅」。
《國語辭典》:竹節(jié)蓼(竹節(jié)蓼)  拼音:zhú jié liǎo
植物名。蓼科竹節(jié)蓼屬。莖及枝扁平多節(jié),綠色。葉多退化,偶見于幼莖前端,披針狀菱形?;毿?,簇生節(jié)上,淡紅色或白色??晒┯^賞,亦可入藥,莖、枝搗汁,對蜈蚣咬傷極有療效。
《國語辭典》:大王椰子  拼音:dà wáng yé zi
植物名。棕櫚科大王椰子屬,高大喬木。高十至三十公尺,樹干筆直,單干不分枝。葉羽狀全裂,長三至五公尺。花單性,排成肉穗花序。果實成熟后黃綠色轉(zhuǎn)紅色,橢圓形,長約十五公厘。一般適用于行道樹及園景樹。
《國語辭典》:大葉合歡(大葉合歡)  拼音:dà yè hé huān
植物名。豆科合歡屬,落葉大喬木。樹皮暗灰色或褐色。偶數(shù)二回羽狀復(fù)葉,羽片二至八對,小葉六至八對,總柄近基部及先端各有一杯形大腺體。花淡綠黃色,腋生,總梗短而生多數(shù)頭狀花序,有芳香。莢果闊扁而薄,熟成淡黃色。種子扁平橢圓形,邊材黃白色,心材暗褐色。樹皮、種子可作藥用。也稱為「大合歡」。
《國語辭典》:饅頭果(饅頭果)  拼音:mán tou guǒ
植物名。大戟科饅頭果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先端尖銳?;ǘ廖宥浯厣~腋,萼片六枚,金黃色,全年都能開花,蒴果扁圓球形,種子呈紅色。也稱為「算盤子」、「紅毛饅頭果」。
《國語辭典》:毛氈苔(毛氈苔)  拼音:máo zhān tái
植物名。茅膏菜科茅膏菜屬,是一種捕蟲植物。分布于溫?zé)釒У貐^(qū)。葉基生,具長柄,圓形或扁圓形,葉面、葉緣約有三百支的紅色腺毛,一旦昆蟲或其他異物碰觸腺毛,腺毛即自動屈曲,分泌消化液,以捕食昆蟲。也稱為「圓葉茅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