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55,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30  31  32  33  34  36  3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佛手蕉
佛頭菊
佛甲草
葛仙米
毦藤
杜莖山
火石榴
鬼皂莢
觀音菊
海芋
呵黎勒
蠚麻
和尚菜
菖蘭
朝日蓮
《漢語大詞典》:佛手蕉
植物名。甘蕉的一種。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顧玠 《海槎錄》:“ 海南 芭蕉常年開花結實。有二種:板蕉大而味淡,佛手蕉小而味甜。通呼為蕉子。”
《漢語大詞典》:佛頭菊(佛頭菊)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莖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為木質。葉互生,秋天莖頂開頭狀花,故名。 宋 范成大 菊譜·白花:“佛頂菊,亦名佛頭菊。中黃心極大,四傍白花一層繞之,初秋先開白花,漸沁微紅。”
《漢語大詞典》:佛甲草
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莖長四五寸,多數(shù)叢生,質柔弱。夏開黃花,經(jīng)霜則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墻上。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佛甲草﹝集解﹞引 蘇頌 曰:“佛甲草生 筠州 ,多附石向陽而生。似馬齒莧而細小且長,有花黃色,不結實。四季皆有?!?/div>
《國語辭典》:葛仙米  拼音:gě xiān mǐ
植物名。葛仙米藻科葛仙米藻屬。生長在潮濕土壤表面,地中或水中。植物體由球形的單細胞連成串珠狀的細絲藻,外層以膠質包著。濕潤時開展呈藍綠色,乾燥時卷縮呈灰色。俗傳晉代葛洪隱居缺糧,采以為食,故稱為葛仙米。其可食,又入藥,有解熱、袪痰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毦藤
植物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藤:“毦藤,生山中,大小如蘋蒿,蔓衍生。人採取,剝之以作毦,然不多。出 合浦 、 興古 ?!?繆啟愉 校釋:“也許是夾竹桃科羊角拗一類的植物。”
《漢語大詞典》:杜莖山(杜莖山)
植物名。也叫土恒山、踏天橋、水麻葉。屬紫金牛科,常綠灌木。少分枝,有時攀援狀,全部禿凈。葉互生,近革質,長橢圓形或狹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漿果球形或卵形,花萼宿存。多生于常綠闊葉林下。分布 長江 中、下游及 福建 、 廣東 、 廣西 等地。根、葉皆可入藥。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常山蜀漆﹝附錄﹞引 蘇頌 曰:“﹝杜莖山﹞生 宜州 ,莖高四五尺,葉似苦蕒菜。秋有花,紫色。實如枸杞子,大而白。”
《漢語大詞典》:火石榴
植物名。石榴的一種。 明 高濂 《草花譜》:“火石榴花三種:上盆小株花多,色有紅、粉紅、白色三種,甚可入目?!?清 陳淏子 《花鏡·火石榴》:“火石榴,以其花亦如火而得名,究不外乎榴也。樹高不過一、二尺,自能開花結實,以供盆玩?!?/div>
《漢語大詞典》:鬼皂莢(鬼皂莢)
植物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鬼皂莢生 江 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髮,葉亦去衣垢?!?/div>
《漢語大詞典》:觀音菊(觀音菊)
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開至九月,花頭細小,其色純紫,枝葉如嫩柳,其干之長與人等。 宋 史鑄 百菊集譜《觀音菊詩》。
《國語辭典》:海芋  拼音:hǎi yù
植物名。天南星科海芋屬,多年生草本。大葉如芋葉而有干,花色碧,肉穗花序圓柱形,外有白或黃色佛燄包,全株有毒。也稱為「觀音蓮」。
《漢語大詞典》:呵黎勒
植物名。果實可作收澀劑,主治久咳久瀉等癥。也譯作訶梨勒。 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魚作》詩:“老眼愁看富貴花,病軀思啖呵黎勒?!眳⒁姟?三勒漿 ”。
《漢語大詞典》:三勒漿(三勒漿)
酒名。 唐 時從 波斯 傳入。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 波斯 。三勒者,謂菴摩勒、毗梨勒、訶梨勒。”
《漢語大詞典》:蠚麻
植物名。蕁麻。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三章:“就只看見那樣毛絨的份量,已感到全身肌膚好似沾染了蠚麻樣那種火辣辣的不好受。”
《漢語大詞典》:和尚菜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林及溪澗,自根叢生小葉,似款冬,果有暗紫色刺毛,可食。見 明 朱橚 救荒本草卷三。
《國語辭典》:菖蘭(菖蘭)  拼音:chāng lán
植物名。鳶尾科唐菖蒲屬,多年生草本。原產(chǎn)南非。球莖外皮膜質。葉互生,基部鞘狀,相互套疊,排成二列,狹長如劍。穗狀花序,頂生;春日開花,六瓣,淡紅色、紅色、黃色或白色。蒴果室背開裂,種子多數(shù)??捎们蚯o繁殖,為庭園及插花的普遍花種。也稱為「洋蝴蝶」、「劍蘭」、「唐菖蒲」。
《漢語大詞典》:朝日蓮(朝日蓮)
植物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記·朝日蓮》:“花色或黃或白,葉浮水上,翠厚而澤,形如菱花,差大。開則隨日所在,日入輒斂而自藏於葉下,若葵藿傾太陽之比?!?宋 范鎮(zhèn) 東齋記事卷四:“ 蜀 有朝日蓮,蔓生,其花似蓮而色白,其大如錢,人家以盆貯水而植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