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2詞典 8分類詞匯 204
共212,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渺茫
忽忽
朦朧
昏昏
迷離
帆影
恍然
好花
渺然
凄迷
影響
昏黃
溟濛
冥漠
淡薄
《國語辭典》:渺?! ?span id="amg7xn7" class='label'>拼音:miǎo máng
遼遠(yuǎn)而不易見。唐。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div>
《國語辭典》:忽忽  拼音:hū hū
1.匆匆?!冻o。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顾?。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里,清境過眼能須臾。」
2.草率、不經(jīng)意。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忽忽之謀,不可為也?!?br />3.迷惘、迷茫的樣子。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紅樓夢》第五六回:「(寶玉)心中悶悶,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盤算,不覺就忽忽的睡去?!?br />4.失意的樣子。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489' target='_blank'>李商隱 樊南乙集序:「三年以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剋意事佛?!?/div>
《國語辭典》:朦朧(朦朧)  拼音: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樣子。唐。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詩:「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埂段饔斡洝返诎艘换兀骸副犞浑p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慘淡,月朦朧;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br />2.不清楚、模糊。唐。李嶠早發(fā)苦竹館〉詩:「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紅樓夢》第四一回:「只說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朧兩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br />3.糊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依蠈O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么朦朧,又敢來勾我?」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陳。陰鏗行經(jīng)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br />2.昏迷不清醒。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br />3.糊涂不辨是非?!独献印返诙鹫拢骸杆兹苏颜眩要毣杌?。」《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div>
《國語辭典》:迷離(迷離)  拼音:mí lí
模糊難以分辨的樣子?!稑犯娂?。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對著那河里煙霧迷離,兩岸人家都點上了燈火,行船的人往來不絕?!?/div>
《國語辭典》:帆影  拼音:fán yǐng
1.指帆船遠(yuǎn)逝的形影。如:「夾岸山色蒼翠,江中帆影點點,好一個如詩似畫的景色。」唐。李喬〈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詩:「岸回帆影疾,風(fēng)逆鼓聲遲?!?br />2.帆篷的影子。如:「湖面平靜無風(fēng),帆影靜止倒映在湖心?!顾?。陸游觀潮〉詩:「江平無風(fēng)面如鏡,日午樓船帆影正。」
《國語辭典》:恍然  拼音:huǎng rán
1.忽然覺悟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六○回:「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dāng)銘肺腑?!弧?br />2.茫然迷糊,模糊不清的樣子。唐。裴铏《傳奇。昆崙奴》:「生歸達(dá)一品意,返學(xué)院,神迷意奪,語減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br />3.彷佛。如:「過了半生異鄉(xiāng)漂泊的生活,再回到故鄉(xiāng),恍然如隔世一般?!?/div>
《國語辭典》:好花  拼音:hǎo huā
1.美麗的花。如:「好花不常開」。《醒世恒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或遇見賣花的有株好花,不論身邊有錢無錢,一定要買。無錢時便脫身上衣服去解當(dāng)。」
2.色彩繁多。如:「這件衣服看起來好花!」
3.視線模糊不清。如:「打了一上午的電腦,眼睛好花!」
4.比喻用情不專。如:「她的男朋友好花,叫她要注意!」
《國語辭典》:渺然  拼音:miǎo rán
悠遠(yuǎn)。唐。趙嘏 江樓感舊詩:「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div>
《國語辭典》:凄迷(淒迷)  拼音:qī mí
1.景物凄涼迷濛。宋。陸游 即事詩八首之三:「煙雨凄迷晚不收,疏簾曲幾寄悠悠?!?br />2.悲悽迷惘。清。陳曾壽〈南歌子。雞唱催將息〉詞:「半床書蠹共銷沉,字里凄迷時遇少年心?!?/div>
《國語辭典》:影響(影響)  拼音:yǐng xiǎng
1.如影之隨形,響之隨聲。即一方發(fā)生一種動作而引起他方發(fā)生變化或行動的作用?!缎咽篮阊?。卷二八。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吳衙內(nèi)身雖坐于席間,心卻掛在艙后。不住偷眼瞧。見屏門緊閉,毫無影響?!埂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敢贿B兩三個電報,毫無影響,這才慌了?!?br />2.蹤跡、消息。《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一連亂了三日,沒些影響,縣尉沒做道理處?!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只當(dāng)他外頭自便就來,誰知越等越?jīng)]了影響,使人各處去找,那里找得著?!?br />3.根據(jù)、道理。《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看官,你道小子說到此際,隨你愚人也該醒悟這件事沒影響,做不得的?!?br />4.空虛不實的事情?!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為家奴,拿著影響之事,背恩賣主,情實可恨!合當(dāng)重刑責(zé)罰?!?br />5.隱約的印象?!抖膛陌阁@奇》卷三八:「昨日到郁家之事,猶如夢里,多不十分記得。只依稀影響,認(rèn)做已約定楊二郎日子過了?!?/div>
《國語辭典》:昏黃(昏黃)  拼音:hūn huáng
光線昏暗。唐。韓偓 曲江晚思詩:「水冷鷺鷥立,煙月愁昏黃?!?/div>
《國語辭典》:溟濛  拼音:míng méng
1.小雨。明。張昱 船過臨平湖詩:「船過臨平欲住難,藕花紅白水云間,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2.幽晦的樣子。也作「冥蒙」、「冥濛」。
《漢語大詞典》:溟蒙
亦作“ 溟蒙 ”。
(1).小雨貌。 元 張昱 《船過臨平湖》:“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余方獨行前村,天忽陰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br />(2).昏暗;模糊不清。 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被褐守山東》:“上瞻既隱軫,下睇亦溟濛?!?span id="w004dvv" class="book">《周書·劉璠傳》:“縈回兮瑣散,暠皓兮溟濛。” 唐 鄭谷 《送許棠先輩之官涇縣》:“ 蕪湖 春蕩漾,梅雨晝溟濛?!?明 王韋 《閣試春陰詩》:“曙光溟濛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靜觀其臉,橫云斜月,殊勝端麗?!?阿英 《敵后日記摘抄·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日》:“天忽溟蒙,風(fēng)大起,微有涼意?!?br />(3).引申為蒙朧。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碧窗望斷燕鴻,翠簾睡眼溟濛?!?br />(4).形容草木茂密。 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被箘簵之窈蔚,結(jié)篠蕩之溟濛?!?唐 費冠卿 《掛樹藤》:“蔓衍數(shù)條遠(yuǎn),溟濛千朵垂?!?清 田雯 《翠微寺》詩:“詰曲歷石齒,沿溪樹溟濛?!?br />(5).指 溟海 。 明沈鯨《雙珠記·風(fēng)鑒通神》:“春融桃浪激諸賢,鯤化 溟濛 會獨出?!眳⒁姟?溟海 ”。
亦作“ 溟蒙 ”。謂天地初形成時的混沌狀態(tài)。 清 陶澄 《游香巖寺》詩:“何人開溟蒙,特具廣長舌?” 章炳麟 《五無論》:“世界初成,溟濛一氣,液質(zhì)固形皆如煙聚,佛謂之金藏云, 康德 謂之星云,今人謂之瓦斯氣,儒者則以太素目之。”《詩刊》1978年第1期:“ 盤古 開天處,想當(dāng)初,天崩地裂,水云凝佇。萬里溟蒙飛巨鉞,隕石紛如急雨?!?/div>
《漢語大詞典》:溟海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識池沼之褊?!?br />(2).大海。 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傳陳成恒:“ 越王 句踐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內(nèi)不自量,與 吳 人戰(zhàn),軍敗身辱,遺先人恥,遯逃出走,上棲 會稽山 ,下守溟海,唯魚鱉是見?!?唐 高適 《同群公出獵海上》詩:“層陰漲溟海,殺氣窮幽都。” 清 顧炎武 《天津》詩:“內(nèi)以輔神京,外徹溟海際。”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風(fēng)卷溟海,萬里揚砂礫?!?/div>
《國語辭典》:冥漠  拼音:míng mò
昏暗看不清?!段倪x。陸機。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顏延年。拜陵廟作詩》:「衣冠終冥漠,陵邑轉(zhuǎn)蔥青?!?/div>
《國語辭典》:淡薄  拼音:dàn bó
1.不濃厚、稀薄。如:「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搭車,卻無人讓座,令人不禁感嘆人情淡?。 ?br />2.平淡、清靜。《西游記》第一○回:「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清,逍遙自在;甘淡薄,隨緣而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