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
詞典
2
分類詞匯
5
詞典
電視歌仔戲
歌仔戲
《國語辭典》:
電視歌仔戲(電視歌仔戲)
拼音:
diàn shì gē zǐ xì
指在電視臺的攝影棚內(nèi)制作,專為電視臺播映的歌仔戲。它為配合電視作業(yè),改變傳統(tǒng)野臺演出的形式。
分類:
電視臺
攝影棚
播映
歌仔戲
《國語辭典》:
歌仔戲(歌仔戲)
拼音:
gē zǐ xì
一種民間戲曲。流行于閩、臺地區(qū)。明末閩南的錦歌、采茶曲、車鼓弄等民間藝術(shù)傳入臺灣后,吸收本地的民歌、說唱,并受京戲、四平戲的影響,逐漸發(fā)展成為獨立戲種。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稱為「落地掃」。主要曲調(diào)為七字調(diào)、大調(diào)、哭調(diào)、雜念調(diào)等。伴奏樂器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臺灣笛為主,伴以鑼鼓等打擊樂器。今日在大陸閩南龍溪、薌江一帶,流行的歌仔戲,是由臺灣傳過去的。
分類:
歌仔戲
種民
民間
戲曲
流行
臺地
地區(qū)
閩南
民間藝術(shù)
傳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