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5,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變態(tài)
紀律
常見
至正
倒置
人性
不對
常度
過來
正文
說話
亂常
聽人
心虛
還醒
《國語辭典》:變態(tài)(變態(tài))  拼音:biàn tài
1.改變原來的形態(tài)?!盾髯?。君道》:「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并遇變態(tài)而不窮,審之禮也。」晉。潘岳 射雉賦:「睨驍媒之變態(tài)?!?br />2.與「常態(tài)」相對。指人的生理或心理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如:「他虐殺無辜小動物,真是變態(tài)?!?br />3.某些動物自受精卵發(fā)育至成體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或多或少的變化,方能與成蟲具有相同的形態(tài),此種變化過程稱為「變態(tài)」。如多數(shù)的高等昆蟲,都需經(jīng)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變態(tài),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長型態(tài)和生理機能,因長期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如仙人掌的針狀葉。
《國語辭典》:紀律(紀律)  拼音:jì lǜ
綱紀規(guī)章。《左傳?;腹辍罚骸赴俟儆谑呛踅鋺郑桓乙准o律。」《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原來太史慈所招軍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諳紀律。」
《國語辭典》:常見(常見)  拼音:cháng jiàn
常??匆?。如:「這是近年來常見的廣告手法。」唐。劉長卿 感懷詩:「水近偏逢寒氣早,山深常見日光遲?!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常見大人家強梁僮仆,每每借著勢力,動不動欺打小民。」
《漢語大詞典》:至正
(1).最中正之道。莊子·駢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span id="j01wjtp" class="book">《禮記·禮運》:“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陳澔 集說:“王居其中,此心何所為哉?不過守君道之至正而已?!?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先帝曰:‘興吾六州善心者, 田興 也。使 興 弘吾至正,不亦可乎!’”
(2).最正常。史記·歷書:“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興,而順至正之統(tǒng)也?!?/div>
《國語辭典》:倒置  拼音:dào zhì
1.不按正常的順序處理事物。如:「你辦事怎么本末倒置?簡直不知輕重!」
2.在語文中,為了某種修辭需要,刻意顛倒文法上的順序。也作「倒裝」。
《國語辭典》:人性  拼音:rén xìng
人類所具有而異于其他動物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
《國語辭典》:人性  拼音:rén xìng
人類通常的情感理性?!段饔斡洝返谝凰幕兀骸改鞘翘粕蛔R人性。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將他打死,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干的不是。」
《國語辭典》:不對(不對)  拼音:bù duì
1.錯誤。如:「這樣做是不對的?!埂高@件事有什么不對?」
2.合不來。如:「他們兩個人素來不對。」《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班風月場中人自然與道學不對,但是來看嚴蕊的沒一個不罵朱晦庵兩句?!?br />3.異于正常。如:「一進門,便發(fā)現(xiàn)氣氛不對?!?br />4.不合適。《紅樓夢》第四三回:「那湯雖好,就只不對稀飯?!?/div>
《國語辭典》:常度  拼音:cháng dù
1.平時的態(tài)度?!逗鬂h書。卷一八。吳漢傳》:「諸將見戰(zhàn)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骨?。薛福成《庸盦筆記。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舉措言語,頗改常度。」
2.固有的法則、規(guī)律?!冻o。屈原。九章。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jié)h。東方朔 答客難:「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國語辭典》:過來(過來)  拼音:guò lai
1.由他處到此處?!毒劳ㄑ浴>矶?。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正沒擺布處,只見一個老兒,搖著一只船過來。」《紅樓夢》第四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發(fā)攏一攏?!?br />2.連接在動詞后,表示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如:「經(jīng)過急救,車禍傷患終于醒過來了?!?br />3.連接在動詞后,表示能力、時間、數(shù)量等充分。如:「如果家事忙不過來,可以請個外傭幫忙?!?/div>
《國語辭典》:正文  拼音:zhèng wén
本文或主要文句?!吨熳诱Z類。卷一一。讀書法下》:「大凡人讀書,且當虛心一意,將正文熟讀,不可便立見解?!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高@不過是個楔子,下面還有正文?!?/div>
《國語辭典》:說話(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發(fā)言、講話?!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译m然官員多,氣魄大,但是我老頭子說話,他也還信我一兩句。」《紅樓夢》第三回:「你們?nèi)チT!讓我們自在說話兒!」
2.言辭?!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介溪公最聽他的說話,凡疑難大事,必須與他商量。」
3.一種流行于唐宋時期的說唱藝術(shù),以講說歷史故事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顾?。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jīng)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shù),各有門庭?!?br />4.指責。如:「像這種事,你做得再好,還是會有人說話?!?br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說話,大娘知道了,先打發(fā)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頓,趕出往家去了?!埂毒劳ㄑ浴>硪欢?。范鰍兒雙鏡重圓》:「這是紹興元年冬十二月內(nèi)的說話。到紹興二年春正月,韓公將建州城攻破?!?br />6.比喻時間極短。如:「請你等一會,他只稍說話間就會回來?!?br />7.以往國民小學國語科教學項目之一。如:「今天我們有說話課。」
《漢語大詞典》:亂常(亂常)
(1).破杯綱常;違反人倫。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jīng)法·國次》:“變故亂常,擅制更爽。” 晉 摯虞 《思游賦》:“ 唐 則天而民咨兮, 癸 亂常而感虞。” 隋 王通 《文中子·禮樂》:“子謂 京房 郭璞 ,古之亂常人也?!?阮逸 注:“二子并乖正經(jīng),亂人倫者也?!?br />(2).異常;不正常。 明 劉基 《郁離子·荀卿論三祥》:“雖有鳳凰、麒麟日集於郊,無補 楚國 之罅漏,而況於易色之鳥,亂常之木乎!”
《國語辭典》:聽人(聽人)  拼音:tīng rén
聾人稱聽覺正常的人為「聽人」。
《國語辭典》:心虛(心虛)  拼音:xīn xū
1.自知理虧而內(nèi)心害怕不安?!度龂萘x》第四回:「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埂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竸诤浇嬖趯γ娲皟?nèi)瞧見了他,自己心虛,命把窗門掩上?!?br />2.謙虛不自滿?!读凶印V倌帷罚骸改瞎用渤湫奶?。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往將奚為?!埂段拿餍∈贰返谒摹鸹兀骸缚梢娺@些人還不心虛,自己不曾涉獵過的學問,就不愿意聽?!?br />3.中醫(yī)泛指心臟的氣血不足,容易心悸、短氣、健忘、胸悶、盜汗等。亦稱某些心律不整、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為「心虛」。
《漢語大詞典》:還醒(還醒)
(1).稱醉酒后神志恢復正常狀態(tài)。 唐 錢起 《開元觀遇張侍御》詩:“欲醉流霞酌,還醒度竹鐘?!?唐 賈島 《送張校書季霞》詩:“暫醉即還醒,彼土生桂茶。”
(2).死后復生;蘇醒。《醒世姻緣傳》第七回:“到日頭西,只見首帕動撣,解開,﹝鸚鵡﹞還醒過來了?!?span id="hj5vvob" class="book">《糊涂世界》卷八:“一時七手八腳扶了進去,纔慢慢的還醒過來。”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四五:“ 王德 慢慢的還醒過來,不知是糖水的功用,還是什么?” 管樺 《還鄉(xiāng)河之夜》:“鬼子用涼水在老人頭上噴,又漸漸還醒過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