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0—1181 【介紹】: 宋衢州江山人,字勉仲。以蔭入仕。應(yīng)刑法試,入為大理評事。累官廣西路提刑,置惠民局于諸州,俾同判或幕職專領(lǐng)市藥,民病得賴以治。時在嶺南為官而卒者,其妻女貧無以自存,多淪為人婢妾,因奏請立法禁之,又置接濟庫,計口給錢米,使得出嶺南。召為大理卿。孝宗淳熙元年,除權(quán)刑部侍郎,知廣州兼充廣東路經(jīng)略安撫使,為政有清譽。后歷知鎮(zhèn)江、建寧二府,卒。
全宋文·卷四八七○
周自強(一一二○——一一八一),字勉仲,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以遺恩調(diào)興國軍大冶縣主簿,歷蘄州司法參軍、嚴州桐廬縣丞。從進士舉不利,慨然以應(yīng)刑法,遂中其科,授江南東路提點刑獄司檢法官。入為大理評事,改右宣教郎,授淮南西路提刑司檢法官,遷大理正,擢刑部員外郎,兼權(quán)大理少卿。請外,除荊湖南路提點刑獄,權(quán)刑部侍郎知廣州,拜敷文閣待制,進龍圖閣待制,知鎮(zhèn)江、建寧。淳熙八年卒。年六十二。見《南澗甲乙稿》卷二二所載《知建寧府周公墓志銘》。
《國語辭典》:正自  拼音:zhèng zì
只是、卻是?!稌x書。卷八○。列傳。王羲之》:「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zhí)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弧?/div>
《國語辭典》:正身  拼音:zhèng shēn
1.修身?!段倪x。班昭。東征賦》:「正身履道,以俟時兮。」《儒林外史》第七回:「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br />2.確系本人,相對于替身而言。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選舉五。雜論議中》:「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埂陡;萑珪>矶?。蒞任部。出堂規(guī)》:「聽差各役,俱要正身伺候?!?/div>
《漢語大詞典》:正己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禮記·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書》:“君子正己而須之爾,雖圣人不能取其容焉?!?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書》:“夫省文以期實效,坦懷以合暌貳,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務(wù)也?!?/div>
《漢語大詞典》:蚤正
謂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使合乎法度。蚤,通“ 早 ”。荀子·儒效:“ 仲尼 將為司寇, 沈猶氏 不敢朝飲其羊, 公慎氏 出其妻, 慎潰氏 踰境而徙, 魯 之粥牛馬者不豫賈,必蚤正以待之也。” 楊倞 注:“言 仲尼 必先正其身以待物,故得從化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貞度(貞度)
(1).謂符合正道的法度。后漢書·崔駰傳:“協(xié)準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 唐 韋應(yīng)物 《答韓庫部協(xié)》詩:“良玉表貞度,麗藻頗為工?!?元 陳樵 《胡氏鐵心亭賦》:“獨標樹於當年,守貞度而不易?!?br />(2).謂端正自己的行為。舊唐書·薛收姚思廉等傳論:“ 令狐德棻 貞度應(yīng)時,待問平直?!?清 朱鶴齡 《廣志賦》:“戢形影於蝸廬兮,循繩墨以貞度?!?/div>
《漢語大詞典》:底公
謂以公正自勉。底,通“ 砥 ”。新唐書·裴度傳:“帝嘗語:‘臣事君當勵善底公,朕惡夫樹黨者?!?/div>
《漢語大詞典》:痛自創(chuàng)艾(痛自創(chuàng)艾)
謂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明 張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銘》:“里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寘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改,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chuàng)艾,卒為善士,為鄉(xiāng)里所重如此?!?/div>
《國語辭典》:他山之攻  拼音:tā shān zhī gōng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聊齋志異。卷八。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難,歲歲飄蓬。幸相知愛,故極力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實欲借良朋一快之耳!」
《國語辭典》:正己守道  拼音:zhèng jǐ shǒu dào
端正自身以堅守正道。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上》:「以此知陰陽家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為可恃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