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商巖(商巖)
傅說 初版筑于 傅巖 之野,后被 商王 武丁 舉以為相。見書·說命上。后以“商巖”比喻在野賢士。 唐 顧云 《謝徐學(xué)士啟》:“ 周渭 商巖 ,皆辭釣筑?!?宋 張孝祥 《西江月》詞:“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 商巖 有夢?!?明 高啟 《王明君》詩:“愿君莫殺 毛延壽 ,留畫 商巖 夢里賢?!?/div>
《漢語大詞典》:商霖
書·說命上載, 商 王 武丁 任用 傅說 為相時,命之曰:“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孔 傳:“霖,三日雨。霖以救旱?!敝^依為濟世之佐。后以“商霖”為稱譽大臣之詞。 唐 許渾 《蒙河南劉大夫見示與吏部張公喜雪酬唱輒敢攀和》:“即應(yīng)攜手去,將此助商霖。”宋史·張商英傳:“ 徽宗 喜,大書‘商霖’二字賜之?!?清 陳夢雷 《哭范制臺》詩之二:“卻憶當(dāng)年棨戟臨,隨車甘雨沛商霖?!?/div>
《國語辭典》:武丁  拼音:wǔ dīng
1.殷王,即高宗。用傅說為相,國大治,伐鬼方、大彭、豕韋,俱克之,殷乃復(fù)興,在位五十九年。
2.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姓成,名武丁。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dāng)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坏軉栐唬骸嚎椗问露珊樱咳ギ?dāng)何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吾復(fù)三年當(dāng)還?!幻魅帐涠 V两裨瓶椗逘颗??!?/div>
《國語辭典》:板筑(板築)  拼音:bǎn zhú
1.筑土墻時,用兩版夾土,用杵把土搗結(jié)實,稱為「板筑」?!段倪x。鮑照。蕪城賦》:「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先立個標(biāo)幟,候今冬農(nóng)隙之時,興工板筑。」也作「版筑」。
2.比喻地位卑賤?!段倪x。羊祜。讓開府表》:「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閒,而令朝議用臣不以為非,臣處之不以為愧,所失豈不大哉。」《文選。沈約。恩倖傳論》:「屠釣卑事也,板筑賤役也。」也作「版筑」。
《漢語大詞典》:鼎味
(1).鼎中美食。南齊書·劉休傳:“帝頗有好尚,尤嗜飲食, 休 多藝能,爰及鼎味,問無不解?!?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蟇》詩:“居然當(dāng)鼎味,豈不辱釣罩?”
(2).相傳 商 武丁 問 傅說 如何治理國家, 傅 以如何調(diào)鼎中之味對。后以“鼎味”指國政。《晉書·裴秀傳》:“孝友著於鄉(xiāng)黨,高聲聞於遠近。誠宜弼佐謨明,助和鼎味,毗贊大府,光昭盛化?!?span id="jesxz7n" class="book">《宋書·隱逸傳·周續(xù)之》:“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div>
《漢語大詞典》:殷宗
(1). 殷 人的宗祀。指 殷 朝。《楚辭·離騷》:“ 后辛 之葅醢兮, 殷 宗用而不長?!?br />(2).謂 殷 代先王。指 盤庚 。 漢 班固 《東都賦》:“遷都改邑,有 殷宗 中興之則焉。”
(3).謂 殷 代先王。指 武丁 。《魏書·世祖太武帝紀(jì)下》:“昧旦思求,想遇師輔,雖 殷宗 之夢板筑,罔以加也?!?唐 岑參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濟川?!?明 張居正 《文華殿對》:“念終始典於學(xué),期邁 殷宗 ?!?/div>
《漢語大詞典》:鼎飪(鼎飪)
相傳 商 傅說 以調(diào)鼎烹飪之事向 武丁 喻說治國之理。后遂以“鼎飪”喻治理國政或治國的大臣。 唐 康駢 劇談錄·劉相國宅:“雖謫居累年,再昇鼎飪,姦邪之口不能掩其善?!?span id="21f7i6d" class="book">《舊唐書·賈耽傳贊》:“ 元靖 訏謨,真謂純?nèi)?,手調(diào)鼎飪,心運地圖。” 宋 葉適 《寄李季章參政》詩:“已著鼎飪利,不共水火爭?!?/div>
《漢語大詞典》:明王夢(明王夢)
指 殷高宗 武丁 因夢得 傅說 為相,使攝政事。 唐 李乂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祗應(yīng)感發(fā)明王夢,遂得邀迎圣帝游?!?/div>
《漢語大詞典》:孝己
人名。傳說為 殷高宗 武丁 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讒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莊子·外物:“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 孝己 憂而 曾參 悲。” 成玄英 疏:“ 孝己 , 殷高宗 之子也,遭后母之難,憂苦而死?!?span id="afobcgk" class="book">《史記·陳丞相世家》:“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 尾生 、 孝己 之行而無益處於勝負之?dāng)?shù),陛下何暇用之乎?”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孝己 , 高宗 之子,有孝行。”《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孝己 殺身因謗語, 申生 喪命為讒言,親生兒子猶如此,何怪螟蛉受枉寃。”
《國語辭典》:鼎鼐調(diào)和(鼎鼐調(diào)和)  拼音:dǐng nài tiáo hé
1.在鼎、鼐中調(diào)味。明。王恭詠胡椒詩:「自從鼎鼐調(diào)和去,姜桂紛紛不共論?!姑?。陸深 禁中齋夜詩:「大烹本為牛羊薦,鼎鼐調(diào)和愧未工?!?br />2.比喻宰相率領(lǐng)、協(xié)調(diào)官員,處理國政。宋。周必大 慶邦衡生朝用去年韻:「鼎鼐調(diào)和知有日,君臣慶會豈因人?!姑?。王冕梅花詩三首之一:「他年鼎鼐調(diào)和,不改山林節(jié)操?!挂沧鳌刚{(diào)和鼎鼐」。
《漢語大詞典》:商夢懷人(商夢懷人)
相傳 商高宗 武丁 欲求賢輔,夢得 傅說 ,遂使百官據(jù)所夢形象求諸天下,于 傅巖 得之。見《書·說命上》。后用為圣主求賢心切的典實。 宋 蘇軾 《賀青州陳龍圖啟》:“ 漢 恩予告,暫優(yōu)三最之勤; 商 夢懷人,方徯巨川之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