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殘缺(殘缺)  拼音:cán quē
缺壞而不完整、不完備。唐。賈至〈虙子賤碑頌〉:「古碑殘缺,苔篆磨滅?!顾?。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求之傳記,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div>
分類:殘缺完整
《國語辭典》:殘缺不全(殘缺不全)  拼音:cán quē bù quán
殘破,缺損不完整。《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可惜帶到日本的那位翻譯,只懂英國話,日本話雖會幾句,卻是耳食之學,殘缺不全。」
《漢語大詞典》:殘闕(殘闕)
殘缺;缺佚。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予以 杜 孔 注疏,證 江 南之 豫章 無與于 春秋 之 豫章 ,審矣。《漢志》雖曰 高帝 置,但年代闊遠,文字殘闕,無從考見所徙之年月耳?!?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經》:“此書監(jiān)中雖有舊刻,然殘闕已多。” 郭沫若 《〈屈原〉附錄〈瓦石札記〉二》:“戰(zhàn)國策一書,文多殘闕。”
分類:殘缺
《漢語大詞典》:凋缺
殘缺;受損。后漢書·皇后紀序:“ 周 室東遷,禮序凋缺?!?唐 柳宗元 《祭萬年裴令文》:“屢聞凋缺,互見遷黜,契闊伶俜,分形間質?!?/div>
分類:殘缺受損
《漢語大詞典》:闕殘(闕殘)
殘缺。 清 曾國藩 《〈朱慎甫遺書〉序》:“其僅存者,又或闕殘,難令完整?!?嚴復 《譯〈天演論〉自序》:“二千年來,士狥利祿,守闕殘,無獨辟之慮。”
分類:殘缺
《漢語大詞典》:齾齹
殘缺。 清 錢謙益 《華山廟碑歌》:“去年登 岱 訪古蹟, 開元 八分半齾齹?!?/div>
分類:殘缺
《漢語大詞典》:踦校
一只腳;殘缺。喻指殘缺不全的器物。校,通“ 骹 ”,器物的腳。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如知一不通二,達左不見右,偏駮不純,踦校不具,非所謂圣也。”
《國語辭典》:支離(支離)  拼音:zhī lí
1.分散?!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捷獵麟集,支離分赴。」
2.殘缺不全?!肚f子。人間世》:「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yǎng)其身,終其天年。」
3.散亂而無條理。漢。揚雄《法言。五百》:「天地簡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經之支離?曰:『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弧?br />4.漂泊流浪。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一:「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離 ”。 莊子寓言人物。肢體畸形,于世無補,而坐受賑濟。莊子·人間世:“ 支離疏者 ,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 支離 攘臂而游於其間;上有大役,則 支離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唐 權德輿 《古人名詩》:“從此 直不疑 , 支離疏 世事?!?宋 黃庭堅 《次韻師厚病間》之三:“古來 支離疏 ,粟帛王所仁?!?/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益(支離益)
莊子寓言人物。 朱泙漫 從之學屠龍。莊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學屠龍於 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眴?,通“ 殫 ”。后亦省稱“ 支離 ”。后漢書·張衡傳:“深厲淺揭,隨時為義,曾何貪於 支離 ,而習其孤技邪?” 晉 張協(xié) 《七命》:“爾乃命 支離 ,飛霜鍔,紅肌綺散,素膚雪落?!?/div>
《漢語大詞典》:支離叟(支離叟)
(1).指 支離疏 。 宋 劉克莊 《最高樓·乙卯生日》詞:“此生慚愧 支離叟 ,何功消受水衡錢?!眳⒁姟?支離疏 ”。
(2).松的別稱。 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 鮮于樞 ﹞於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離叟 ?!币嗍∽鳌?支離 ”。 清 施閏章 《慈仁寺松》:“ 支離 爾何意,不厭臥 長安 。”
分類:
《漢語大詞典》:殘碑(殘碑)
殘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a>詩:“埋沒殘碑草自春,旋風時出地中塵?!?明 王稱 《黃陵廟》詩:“剝盡殘碑無可問,春山唯有鷓鴣啼?!?/div>
分類:殘缺碑石
《國語辭典》:破碎  拼音:pò suì
1.割裂?!稘h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夏侯勝》:「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br />2.毀敗?!逗鬂h書。卷四。孝和帝紀》:「賴祖宗之靈,師克有捷,丑虜破碎,遂掃厥庭?!埂洞筇迫厝〗浽娫挕肪碇校骸复稳胍粐?,都無一人,只見荒屋漏落,園籬破碎?!?br />3.破裂散碎。如:「玻璃破碎一地?!乖?。蘇彥文〈斗鵪鶉地冷天寒套。紫花兒序〉曲:「早是我衣服破碎,鋪蓋單薄?!?/div>
《漢語大詞典》:斷碑(斷碑)
斷裂殘缺的石碑。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五:“ 楊綰 當朝天下喜,斷碑零落臥秋風。” 元 傅若金 《韓淮陰廟》詩:“ 高帝 旌旗俱寂寞,斷碑零落后人看?!?清 方文 《富池晚泊》詩:“斷碑零落荒草間,欲考其詳罕知者。” 郁達夫 《釣臺的春晝》:“囑托了他以煮飯燒菜的雜務,我和船家就從斷碑亂石中間爬上了 釣臺 。”
《國語辭典》:夏五  拼音:xià wǔ
語出《春秋?;腹哪辍罚骸赶奈?。」依經文標示月分體例,下當有「月」字,所以晉。杜預。注:「不書月,闕文?!购笏旖柚肝墨I上的缺漏。
分類:文字殘缺
《國語辭典》:夏五郭公  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比喻缺漏的文字。參見「郭公夏五」條。
《漢語大詞典》:燒殘(燒殘)
(1).焚燒殘害。史記·吳王濞列傳:“賊殺大臣及 漢 使者,迫劫萬民,夭殺無罪,燒殘民家,掘其丘冢,甚為暴虐?!?br />(2).燃燒將盡。 唐 方干 《陪王大夫泛湖》詩:“蜜炬燒殘銀漢昃,羽觴飛急玉山傾。” 宋 楊萬里 《梅露堂燕客夜歸》詩:“梅堂客散人初靜,椽燭燒殘一尺紅?!?br />(3).因焚燒而殘缺。 金 元好問 《濟南什詩》之五:“石刻燒殘讌集辭,雄樓杰觀想當時?!?/div>
《國語辭典》:殘破(殘破)  拼音:cán pò
1.摧殘破壞?!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張儉傳》:「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shù),宗親并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埂稏|周列國志》第一一回:「今東郊被宋兵殘破,民居未復。」
2.殘缺破爛、不完整?!度龂萘x》第六回:「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div>
《漢語大詞典》:全書(全書)
(1).內容完整,并無殘缺的書。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但既殘缺,非復全書。” 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 劉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為全書,今可見者十篇而已?!?br />(2).指整部書。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韻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書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萬八千餘頁?!?br />(3).由許多人合編的叢書。如:《四庫全書》。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書。
(5).就某一專題進行全面闡述所編次的書。如:農政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