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廣西桂林人,字汝中。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官廣東屯鹽僉事,攝嶺東兵備。御倭寇有功。隆慶時累擢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治政識大體。終官副都御史。
維基殷從儉(1519年—1573年),字汝中,號克齋,廣西桂林府臨桂縣人。中國明朝官員。嘉靖十六年(1537年)廣西鄉(xiāng)試第六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會試第三百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進士。曾任博士官教授廣州、升國學(xué)、擢駕部主事、升廣東屯鹽僉事、攝嶺東兵務(wù),與上司因政事不合,稱病致仕。嘉靖末起為福建僉事,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升浙江布政司左參議,五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二年二月升江西右參政,三年正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四年四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韶地方提督軍務(wù),五年七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提督軍務(wù),由于倭寇之故,當(dāng)?shù)孛穸惙敝?,從儉到任后,整肅吏治,革除冗稅,并著《八閩政略》。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升左副都御史,回院管事,不久卒于福州任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7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幼殷。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累官太仆寺少卿。因系首輔徐階同鄉(xiāng),又相知交,朝士有求知于階者,輻輳其門。豫孫謝之不得,乃力求出外,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政尚寬平。
維基楊豫孫(1521年—1567年),字幼殷,號朋石,直隸松江府華亭縣民籍青浦縣人。嘉靖丁未進士,官至湖廣巡撫。十七歲中式嘉靖十六年(1537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七名,廷試二甲十二名進士,由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歷官禮部郎中。值楊繼盛因劾嚴(yán)嵩論死,豫孫與同郡董傳策、晉江薛天華、漳浦朱天球為其治喪,時有“四君子”之稱。擢湖廣提學(xué)副使,升河南參政,入為太仆寺少卿。同鄉(xiāng)徐階擔(dān)任首輔,請豫孫輔佐,凡涉及海內(nèi)人物、國家典故,均先向其咨詢?nèi)缓笫┬?。士大夫中請其引見者絡(luò)繹不絕,豫孫不堪其擾,力求外調(diào)。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踰年卒于官,年四十七。
人物簡介
維基殷仁,字靜夫,號體山,順天府懷柔縣人,龍驤衛(wèi)官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三十八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山東滕縣知縣,升西安府同知、戶部員外郎、山西僉事、陜西副使。萬歷三年(1575年)四月除補陜西副使,六年七月升本省行太仆寺卿兼僉事,專理馬政,因皇帝不認同,遂以新銜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22—1582
【介紹】:
明山東歷城人,字正甫。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隆慶中藉太監(jiān)陳洪力入閣,官武英殿大學(xué)士。以高拱排擠,乃遜避而歸,以經(jīng)史自娛。學(xué)者稱棠川先生。卒謚文莊。有《金輿山房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正甫,歷城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贈太保謚文通有金輿山房集
維基殷士儋(1522年—1582年),字正甫,號棠川,學(xué)者稱棠川先生,山東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官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三十三名,三甲一百六名進士,改庶吉士,二十八年十月授翰林院檢討,三十七年二月丁母憂,服闋,復(fù)除原職。四十一年十月充裕王府講官。升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四十三年八月與洗馬林熑主考順天府鄉(xiāng)試。四十五年十一月升司經(jīng)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隆慶元年(1567年)擢侍讀學(xué)士,隆慶二年(1568年)拜禮部尚書。隆慶四年(1570年)任文淵閣大學(xué)士。累官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遭權(quán)臣高拱排擠,隆慶五年(1571年)辭歸,“筑廬于濼水之濱,以經(jīng)史自娛”。詩文精湛,詩“體齊魯之雅馴,兼燕趙之悲壯,稟吳越之婉麗,是吾鄉(xiāng)一巨手”。萬歷十年(1582年)卒,贈太保,謚文通,不久改謚文莊,葬于黨家莊東鳳凰山南麓。。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時殷,常山人。嘉靖丁未進士,有招搖館集
維基詹萊(1522年—1586年),字殷行,一字時殷,號范川,浙江衢州府常山縣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湖廣僉事。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進士。初任江西金溪縣知縣,調(diào)任福建長樂知縣,為防倭寇侵襲,呈準(zhǔn)選擇海門要地筑城防守,又設(shè)兵船數(shù)十艘巡邏馬江上下,勿使倭寇登岸。后福清等縣均遭倭寇侵陷,惟長樂因筑城防御,安然無恙。調(diào)任河南嵩縣知縣,免去農(nóng)民歷年拖欠賦稅。規(guī)定兩稅繳納之期限。調(diào)直隸池州府同知,再調(diào)任湖廣僉事,多次平息巨盜作亂。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掛冠歸田,時年四十三歲。從此無心仕途,專心理學(xué),創(chuàng)辦范川書院,講學(xué)授徒。
人物簡介
維基殷濡(1527年—?),字子沾,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人,軍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六十一名,三甲第二百二十三名進士。隆慶二年(1568年)任廣東南雄府推官。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六七曾遷,字子殷,一字子長。博羅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舉人。官歸化知縣。事見清乾隆《博羅縣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無羙,蘇州嘉定人。萬歷癸未進士,除知??陵州入歷兵部郎中調(diào)南刑部
維基殷都(1531年—1602年),字無美,一字開美,號斗墟子,直隸蘇州府嘉定縣人,民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官至兵部郎中。著作有《爾雅齋文集》。
人物簡介
維基殷建中(1534年—?),字子道,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五名,二甲第十八名進士。歷官南京兵部武選司郎中,萬歷四年(1576年)十月復(fù)除工部都水司河道郎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東泗水人,字從殷。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由中書舍人累官河南按察副使,備兵汝南,嫻于吏治。萬歷間見權(quán)臣傾軋,引疾歸。
維基杜輅(1538年—?),字從殷,號質(zhì)庵,山東兗州府泗水縣人,匠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聯(lián)捷壬戌科三甲第二名進士。授中書舍人,四十四年升刑部員外郎,隆慶四年(1570年)升刑部郎中,萬歷二年(1574年)正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駐守汝南。五年八月以汝寧府失囚,降一級。
人物簡介
維基殷廷樞(1555年—1608年),字執(zhí)夫,號十峰,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進士出身。萬歷十六年戊子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聯(lián)捷己丑科二甲十四名進士。授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二十七年九月出為河南按察司僉事,升福建布政司參議。
人物簡介
維基浦士衡(1557年—?),字殷卿,號襟海,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匠籍。壬午鄉(xiāng)試六十四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十三名,登二甲第二十四名進士。刑部觀政,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九八殷輅,字乘卿。博羅人。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一五九四)舉人。官四川溆州同知。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人物簡介
維基殷登瀛,字子登,別號少莊,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匠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一百零九名進士。授浙江海寧縣知縣,有海寧包青天,升米官司不費錢之謠,以艱去,起補襄城,調(diào)新喻,擢南京戶部主事,榷稅淮安鈔關(guān),作浴心亭自況。歷禮、吏二部郎中,出知金華府,乞休。歸里杜門,自號九一居士,著《圣學(xué)正脈》、《微言辨說》、《九一犀燭》若干卷。子殷之輅,萬歷癸丑進士,官泉州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殷之輅(?—?),字稚堅,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金華府知府殷登瀛之子。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除知福寧州,州濱海,畫防倭策,得無警。改建學(xué)址,人文蔚興。分闈得士,冠八閩。擢刑部主事,大司空鄒南皋(鄒元標(biāo))獨加推重。疑獄必咨,時孝廉錢千秋以詿誤系,力釋之于獄。出知泉州府,數(shù)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