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216,分174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防風(fēng)氏
泰伯(別稱 吳太伯、吳泰伯、太伯 句吳 )
墨胎初( 子朝 孤竹君 )
姜尚(別稱 呂望、呂牙、太公望、呂尚、姜太公 姜、呂 子牙、牙 師尚父 武成王 )
周公(別稱 魯周公、周姬旦、周公旦、叔旦 世稱 公旦 周文公、文公 姬旦 周公 魯侯 )
散宜生( 宜生、為散宜氏、生 )
釋迦牟尼佛(別稱 釋迦牟尼、如來佛、如來佛祖、釋迦如來、釋迦老子、瞿曇老子、凈飯王子、凈梵王子、悉達(dá)、釋迦 悉達(dá)多、悉達(dá)陀 瞿曇 天人師 )
太姒(別稱 大姒 文母 )
申氏女
老商氏
蠶叢(別稱 蠶叢氏 )
晉昭侯( 曲沃桓叔 )
卞和(別稱 和氏、楚卞 )
慶父(別稱 仲慶父、共仲、孟氏 )
管仲(別稱 管敬仲 管夷吾 夷吾 敬、敬子 仲父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夏代人。禹平天下,大會諸侯于會稽。防風(fēng)氏違命而后至,禹殺之。相傳身長三丈,其骨節(jié)專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亦作太伯。商代人。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季歷之長兄。古公亶父欲傳位于季歷,泰伯乃與弟仲雍避至江南,自號句吳。從當(dāng)?shù)亓?xí)俗,傳耕作筑城之術(shù),眾歸之,建立吳國。一說建國于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商代孤竹國君。墨胎氏,名初,字子朝。封于孤竹,故號孤竹君。伯夷、叔齊之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作呂尚。西周齊國國君。東海人,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家貧,釣于渭濱,文王遇之,與語,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佐文王、武王為計滅商,有大功。武王時尊為師尚父。封于齊,都營丘,為齊之始祖。至國修政,民多歸之。留周為太師。有征伐五侯九伯之權(quán)。兵書《六韜》傳為所作。
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太公姓姜,亦姓呂,名尚,字牙,東海人,四岳之后。初事商王紂,去隱北海,后歸周,周文王以為師,號曰太公望。武王嗣位,以為司馬,號曰師尚父。既克商,封于齊,以侯爵就國。成王嗣位,命得專征伐。一云,受封后留為太師,薨年百馀歲。傳國二十八世。有《太公六韜》六卷,《陰謀》六卷,《謀》三卷,《陰符鈐錄》一卷,《金匱》二卷,《兵法》三卷,又六卷,《伏謀陰陽謀》一卷,《三宮兵法》一卷,《太乙三宮兵法立成圖》二卷,《書禁忌立成集》二卷,《枕中記》一卷,《周書陰符》九卷。(案《周書陰符》、《隋志》不云太公。據(jù)《戰(zhàn)國策》,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作《周書陰符》,明是一書也?!稘h志》《周史六韜》六篇在儒家,《太公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在道家,《隋志》盡歸兵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作周公旦。西周王族。姬姓,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子,武王弟。采邑在周。佐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攝政。平管叔、蔡叔之變,定東夷之亂。封長子伯禽于魯。成王長,還政于王。營建東都成周,遷殷貴族于成周,加強控制。又制定禮樂制度,分封諸侯,使周王朝強盛。卒,成王賜魯國天子禮樂以褒其德。
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公名旦,文王子。食采于太王所居之周邑,因號周公。武王克商,封魯侯,不就國。成王嗣位,以太傅冢宰攝行天子事。遇譖東征,三年迎歸。薨,謚曰文公。元子魯公,先就國,傳三十四世。次子留相王室,世世號周公。余子受封有凡、蔣、邢、茅、胙、祭六國。(案《周書。成開》至《王會》十二篇,皆周公書,見存不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商周之際人。散氏,名宜生。一說為散宜氏,名生。與閎夭、太顛等同輔西伯姬昌。姬昌被紂囚禁,散宜生與閎夭等獻(xiàn)美女、名馬給紂,營救西伯。后佐武王滅商。

人物簡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佛名悉達(dá)多,凈飯王子,年十九立為太子,出家成佛,號天人師。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至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死,年七十九,是為賢劫第四世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亦作大姒。西周有莘氏之女,姒姓。周文王妻,武王母,號曰文母。旦夕勤勞以盡婦道。生有十男。與太姜、太任共稱周室三賢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周召南申氏之女。已許嫁,夫家禮不備而欲迎娶。女以輕禮違制,不可以行。至涉訟,且置女于獄,女終不往。且作詩以明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西周人。傳列御寇從之學(xué)道,七年,列子心無是非之念,口無利害之言,老商氏始與之并席坐而論道。

人物簡介

簡介
蠶叢(?-?),又稱蠶叢氏,古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yǎng)蠶專家,據(jù)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發(fā)在腦后梳成椎髻」,衣服樣式的左邊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
晉昭侯 朝代:西周晉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739 【介紹】: 西周晉國國君,名伯。文侯子。封叔成師于曲沃,號曲沃桓叔。立七年,為大臣潘父所殺,而迎曲沃桓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一作和氏。春秋時楚國人。相傳于荊山覓得玉璞,先后獻(xiàn)給楚厲王、武王,均被認(rèn)為欺詐,雙足先后被截。及楚文王即位,又抱璞哭于荊山下,王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玉,稱為“和氏之璧”。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60 【介紹】: 亦稱仲慶父、共仲、孟氏。春秋時魯國人。魯桓公子,莊公庶兄,一說莊公母弟。莊公即位,慶父專權(quán)。莊公二年,率軍攻于馀丘。莊公卒,子般即位。使人殺子般,立開為閔公。閔公二年,慶父欲自立為國君,又使人殺閔公。魯人怒,欲殺之,奔莒。魯以賄賂求慶父于莒,莒人歸之,請赦罪,不許,自縊死。孟孫氏為其后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45 【介紹】: 即管敬仲。春秋時齊國潁上人,名夷吾,字仲。與鮑叔牙友善。初事公子糾,奔魯。齊襄公被殺,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即桓公)爭位失敗,以好友鮑叔牙推薦,桓公不念前仇,于魯莊公九年任為卿,尊為仲父。執(zhí)政期間,因勢制宜,實行改革。實行國野分治,分國都為士鄉(xiāng)十五,工商鄉(xiāng)六;分鄙野為五屬,設(shè)五大夫分別治理。并以士鄉(xiāng)鄉(xiāng)里編制與軍隊編制相結(jié)合,編制三軍。制訂選拔人才制度,士經(jīng)三審,可選為上卿之贊。于野則主張按土地肥瘠,分級征稅。設(shè)鹽鐵官,煮鹽制錢。適度征發(fā)力役,無害農(nóng)時,禁止掠奪家畜。并制定以交納兵器贖罪之刑法等等。齊日益富強,使桓公以尊王攘夷為名,九合諸侯,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卒謚敬。今本《管子》,托名管仲所作,其中《牧民》、《形勢》、《權(quán)修》、《乘馬》等篇有其遺說,《大匡》、《中匡》、《小匡》等篇述其遺事。
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仲字夷吾,潁上人。姬姓之后,事齊公子糾。糾敗,桓公以為上卿,號仲父。卒,謚曰敬子。有《管子》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