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6,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氏譜
鐘氏
烏氏
蒲氏
風氏
萊氏
婦氏
氏姓
族氏
有虞氏
職方氏
無懷氏
無名氏
軒轅氏
三氏
《漢語大詞典》:氏譜(氏譜)
宗族譜系。新唐書·高儉傳:“雅負裁鑒,又詳氏譜。所署用,人地無不當者?!?/div>
《漢語大詞典》:鐘氏(鍾氏)
周 代設色之工,掌染羽。周禮·考工記·鍾氏:“鐘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賈公彥 疏:“染布帛者,在天官染人。此鐘氏惟染鳥羽而已?!?/div>
分類:設色
《駢字類編》:烏氏(烏氏)
史記酈商傳:漢王賜商爵信成君,以將軍為隴西都尉,別將定北地、上郡,破雍將軍烏氏周類軍栒邑,蘇駔軍于泥陽,賜食邑武成六千戶。又貨殖傳:烏氏裸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裸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注烏氏,縣名。
又匈奴傳: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于秦。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習豲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 漢書酈商傳:破章邯別將于烏氏、栒邑、泥陽。注:師古曰:烏氏,安定縣也。 唐書兵志:儀鳳中,以太仆少卿李思文檢校隴右諸牧監(jiān)使,監(jiān)牧有使自是始。后又立四使,南使十五,西使十六,北使七,東使九。諸坊若涇川、亭川、關水、洛、赤城,南使統(tǒng)之;清泉、溫泉,西使統(tǒng)之;烏氏,北使統(tǒng)之;木硤、萬福,東使統(tǒng)之。它皆失傳。
《駢字類編》:蒲氏
張載 扇賦 飛蒲氏之修蟠,縈子余之纖繳。
《駢字類編》:風氏(風氏)
公羊傳:成風者何?僖公之母也。注:風,氏也。疏:風氏謂此成風,即上文風氏薨者矣。
《漢語大詞典》:萊氏(萊氏)
即 萊子 。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一:“ 漆園 有傲史, 萊氏 有逸妻?!?唐 皇甫冉 《贈鄭山人》詩:“ 龐公 採藥去, 萊氏 與妻行?!眳⒁姟?萊子 ”。
《漢語大詞典》:萊子(萊子)
(1).即 老萊子 。 春秋 時 楚 隱士,世傳有 老萊子 戲綵娛親的故事。 前蜀 貫休 《寄王滌》詩:“唯思 萊子 來,衣拖五般色。”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詞:“老去聊攀 萊子 例,倒著斑衣戲舞?!?清 虞名 《指南公·舉義》:“悲 溫生 絶裾不猶,慚 萊子 承歡弗久?!眳⒁姟?萊衣 ”。
(2).即耒子。古錢幣名。 唐 李賀 《感春》詩:“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王琦 匯解引 吳正子 注:“‘萊子’當作‘耒子’。 宋廢帝 景和 元年,鑄二銖錢,文曰‘景和’。形式轉(zhuǎn)細,無輪郭、不磨鑿者,謂之‘耒子’。”
《漢語大詞典》:婦氏(婦氏)
指妻子的娘家。儀禮·士昬禮:“歸婦俎于婦氏人?!?span id="l4t4bkd" class="book">《北史·盧元明傳》:“ 元明 弟 元緝 ,兇粗好酒,曾於婦氏飲宴,小有不平,手刃其客?!?/div>
分類:娘家
《漢語大詞典》:氏姓
(1).氏與姓。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孔穎達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為國君,又賜之以姓,諸侯以國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span id="v4c9qjy"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絶后無主,湮替隸圉?!?br />(2).指姓。后漢書·烏桓傳:“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亦有氏姓本復,減省從單,或去‘萬紐’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魯迅 《熱風·不懂的音譯》:“但于外國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個《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卻幾乎成了現(xiàn)在譯界的常習?!?br />(3).謂宗族譜系。新唐書·李守素傳:“通氏姓學,世號‘肉譜’?!?/div>
《漢語大詞典》:族氏
宗族姓氏。 唐 韓愈 《毛穎傳》:“ 穎 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jié)繩之代以及 秦 事,無不纂録。陰陽、卜筮、占相、醫(yī)方、族氏、山經(jīng)、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 老子 、外國之説,皆所詳悉?!?/div>
《國語辭典》:有虞氏  拼音:yǒu yú shì
上古帝王虞舜的別稱。參見「虞舜」條。
《漢語大詞典》:職方氏(職方氏)
周 代官名。掌天下地圖與四方職貢。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 夷 、八 蠻 、七 閩 、九 貉 、五 戎 、六 狄 之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shù)要,周知其利害。”漢書·地理志上:“故《周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地,辯九州之國。”
《漢語大詞典》:無懷氏(無懷氏)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管子·封禪:“昔 無懷氏 封 泰山 ?!?尹知章 注:“﹝ 無懷氏 ﹞古之王者,在 伏羲 前。”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無懷氏 之民歟, 葛天氏 之民歟!” 宋 羅泌 路史·禪通紀三·無懷氏:“ 無懷氏 ,帝 太昊 之先。其撫世也,以道存生,以德安刑……當世之人甘其食,樂其俗,安其居而重其生?!?/div>
分類:古帝帝王
《國語辭典》:無名氏(無名氏)  拼音:wú míng shì
稱隱沒或亡失姓名的人?!度龂萘x》第六○回:「此是戰(zhàn)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
《漢語大詞典》:軒轅氏(軒轅氏)
即 黃帝 。莊子·胠篋:“ 軒轅氏 , 赫胥氏 ?!?漢 班固 《東都賦》:“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輿,造器械,斯乃 軒轅氏 之所以開帝功也?!?唐 韓愈 《答陳商書》:“﹝有求仕於 齊 者﹞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 軒轅氏 之律呂。’”參見“ 黃帝 ”。
《國語辭典》:黃帝(黃帝)  拼音:huáng dì
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于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建國于有熊,也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并諸侯,黃帝與其戰(zhàn)于涿鹿,擒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神農(nóng)氏,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fā)明和制作,如文字、音樂、歷數(shù)、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駢字類編》:三氏
元史世祖紀:大司農(nóng)姚樞請以儒人楊庸教孔、顏、孟三氏子孫,東平府詳議官王鏞兼充禮樂提舉。詔以庸為教授,以鏞特兼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