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7
詞典
4
分類詞匯
43
共47,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民志
邊情
移民
失民
失眾
民碞
情和
入民
辭曹
諭檄
靜民
駭政
散渙
天賊
獲民
《國語辭典》:
民志
拼音:
mín zhì
民心?!兑捉?jīng)。履卦》:「《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禮記。大學(xué)》:「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div>
分類:
民意
民心
《漢語大詞典》:
邊情(邊情)
(1).邊地的民心人情。
《
宋書·劉道產(chǎn)傳
》
:“前者兵寇攻逼,邊情波駭。” 宋
劉克莊
《挽黃巖趙郎中》
詩之一:“訃傳 淮甸 邊情惜,路出 蕭山 巷祭多?!?清 昭梿
《
嘯亭雜錄·裘文達公
》
:“而能下協(xié)邊情,上符睿算。”
(2).邊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南朝 陳后主
《隴頭水》
詩之一:“登山一回顧,幽咽動邊情。” 唐
朱灣
《寒城晚角》
詩:“羇人此夜寐不成,萬里邊情枕上生?!?br />(3).邊境的形勢、情況。 宋
劉克莊
《北來人》
詩:“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 明
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吳環(huán)洲》
:“辱示邊情,一一領(lǐng)悉?!?/div>
分類:
邊境
邊地
邊人
形勢
民心
人情
《國語辭典》:
移民
拼音:
yí mín
1.人口在地理上或空間上的流動,包括移出、移入及內(nèi)徙。
2.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或外國定居的人。
分類:
移民
遷移
改易
外地
民心
移居
居民
外國
人
內(nèi)外
《漢語大詞典》:
失民
喪失民心。
《穀梁傳·僖公十五年》
:“ 韓 之戰(zhàn), 晉侯 失民矣,以其民未敗而君獲也?!?銀雀山 漢 墓竹簡
《孫臏兵法·兵失》
:“兵失民,不知過者也?!?/div>
分類:
喪失
民心
《漢語大詞典》:
失眾(失衆(zhòng))
謂失去民心;失去眾心。
《
左傳·襄公十八年
》
:“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輕,輕則失眾?!?span id="flrvsc6" class="book">《
孫子·行軍
》:“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杜牧 注:“憂在內(nèi),是自失其眾心也?!?張預(yù) 注:“言士卒相聚私語,低緩而言,以非其上,是不得眾心也?!?/div>
分類:
失去
民心
杜牧
《漢語大詞典》:
民碞
謂民心不齊。
《
書·召誥
》
:“王不敢后,用顧畏于民碞?!?孔穎達 疏:“碞,即巖也,參差不齊之意,故為僭也?!币徽f謂民情險惡。 陳澔 集說:“碞,險也。”
分類:
民心
不齊
民情
險惡
《漢語大詞典》:
情和
謂民心悅服。
《
后漢書·南蠻傳
》
:“ 進 乃簡選良吏,得其情和?!?/div>
分類:
情和
民心
悅服
《漢語大詞典》:
入民
謂得民心。 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
:“隘其大澤於一邑,隄防瀦蓄,故其入民也深?!?/div>
分類:
得民
得民心
民心
《漢語大詞典》:
辭曹(辭曹)
(1).官名。 東漢 始置,主管辭訟。
《
后漢書·百官志一
》
:“辭曹主辭訟事。”
《
后漢書·陳寵傳
》
:“ 昱 高其能,轉(zhuǎn)為辭曹,掌天下獄訟。” 李賢 注引
《續(xù)漢志》
:“三公掾?qū)俣娜?,有辭曹,主訟事也?!?br />(2). 晉 羊祜 都督 荊州 諸軍事,鎮(zhèn) 襄陽 ,甚得民心。既卒,州人避其諱,改呼戶曹為辭曹。戶與祜諧音。
《
晉書·羊祜傳
》
:“ 荊州 人為 祜 諱名,屋室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眳⒁姟?戶曹 ”。
分類:
官名
羊祜
都督
荊州
主管
諸軍
軍事
襄陽
得民
民心
《漢語大詞典》:
戶曹
掌管民戶、祠祀、農(nóng)桑等的官署。 后漢 、 三國 魏 以下有戶曹掾。 北齊 與功曹同為參軍。 隋 有戶曹參軍。 唐 諸府稱戶曹。在州曰司戶。戶曹掌管籍賬、婚姻、田宅、雜徭、道路等事。
《
后漢書·百官志一
》
:“戶曹主民戶、祠祀、農(nóng)桑?!?宋 高承
《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戶曹
》
:“ 漢 公府有戶曹掾,主民戶祀農(nóng)桑,州郡為史, 北齊 與功倉曹同為參軍, 唐 諸府曰戶曹,餘州曰司戶?!庇?清 代戶部司員亦稱戶曹。參閱
《
文獻通考·職官十七
》
。
分類:
戶曹
掌管
民戶
祠祀
農(nóng)桑
官署
《漢語大詞典》:
諭檄(諭檄)
說明情況安定民心的公文。 宋
王安石
《送文學(xué)士倅邛州》
詩:“時平無諭檄,不訪 碧雞 祥?!眳⒁姟?諭蜀文 ”。
分類:
說明
明情
安定
民心
公文
《漢語大詞典》:
諭蜀文(諭蜀文)
漢 番陽 令 唐蒙 奉命赴 夜郎 ,途中,“發(fā)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zhuǎn)粟運輸”, 武帝 乃使 司馬相如 責(zé) 唐蒙 ,并草檄“喻告 巴蜀 民以非上意”。事見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后遂以“諭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元
陳孚
《交州使還感事》
詩之二:“榻前未上征 遼 疏,囊底空留諭 蜀 文。”亦作“ 諭蜀書 ”。 明 張舍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
詩:“登樓莫作依 劉 賦,奉使曾傳諭 蜀 書?!?/div>
分類:
奉命
夜郎
途中
《漢語大詞典》:
靜民
謂安定民心。
《
逸周書·謚法
》
:“大慮靜民曰定。” 朱右曾 校釋:“靜,安也?!?/div>
分類:
安定
民心
《漢語大詞典》:
駭政(駭政)
謂民心不安于政命。
《
荀子·王制
》
:“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楊倞 注:“駭政,不安上之政也?!?/div>
分類:
民心
不安
《漢語大詞典》:
散渙
(1).形容水四散而流。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
:“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
:“散渙長驚,電透箭疾?!?唐
柳宗元
《愚溪對》
:“西海有水,散渙而無力,不能負芥。”
(2).引申指團體或民心渙散松懈。 明
李東陽
《改建忻廟學(xué)記》
:“雖嚴驅(qū)力禁,強而使之學(xué),亦散渙流蕩而不可得。” 梁啟超
《南??迪壬鷤鳌?/span>第六章:“又以為 中國 人公德缺乏,團體散渙。”
(3).分布。 漢
王褒
《洞簫賦》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逫律?!?/div>
分類:
分布
團體
四散
民心
渙散
松懈
《漢語大詞典》:
天賊(天賊)
(1).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巨賊。
《
墨子·天志中
》
:“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無所利,是謂天賊?!?漢 王符
《
潛夫論·述赦
》
:“人君配乾而仁,順育萬物以成大功,非得以養(yǎng)姦活罪為仁,放縱天賊為賢□也。”
(2).星相術(shù)士所謂盜神。
《協(xié)紀辨方書·義例四·天賊》
:“
《神樞經(jīng)》
曰:天賊者,月中盜神也。其日忌遠行?!?/div>
分類:
星相
相術(shù)
違逆
術(shù)士
天意
民心
壞人
《漢語大詞典》:
獲民(獲民)
謂得民心。
《
左傳·昭公三年
》
:“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 漢 焦贛
《易林·萃之姤》
:“種一得十,日益有息,仁政獲民,四國親睦?!?/div>
分類:
得民
得民心
民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