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92詞典 9分類詞匯 68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692,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俗文學(xué)
搜巖采干
送窮節(jié)
挑痧
跳財(cái)神
跳虎神
跳天燈
跳鐘逵
跳腳舞
痌瘝一體
踢毽子
討吃鬼
桃園結(jié)義
天仙配
天子妃
《國語辭典》:俗文學(xué)(俗文學(xué))  拼音:sú wén xué
流行于民間的文學(xué)作品。如歌謠、小說、變文、彈詞、寶卷等。也稱為「通俗文學(xué)」。
《漢語大詞典》:搜巖采干(搜巖采幹)
比喻多方搜求民間遺才。《魏書·段承根傳》:“剖蚌求珍,搜巖采干。野無投綸,朝盈逸翰?!?/div>
《漢語大詞典》:送窮節(jié)(送窮節(jié))
民間節(jié)日之一。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陜西·臨潼之送窮節(jié)》:“ 臨潼縣 之人民,以正月五日為送窮節(jié)。家家剪紙人,送之門外而擲之。”
《漢語大詞典》:挑痧
民間療法。以針刺有關(guān)穴位,可治中暑。 清 俞樾 《茶香室四鈔·挑草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云:‘草子,即寒熱時疫。南中吏卒小民不問病源,但頭痛體不佳,謂之草子,不服藥,使人以小錐刺唇及舌尖出血,謂之挑草子……’按世間有挑痧之法,當(dāng)即此類?!?/div>
《漢語大詞典》:跳財(cái)神(跳財(cái)神)
舊時民間娛樂活動之一。頭戴烏紗,身穿蟒袍,手持元寶,簡帖上有‘招財(cái)進(jìn)寳’四字,邊跳邊舞。 清 顧祿 清嘉錄·鬧元宵:“鬧元宵,有跑馬,雨夾雪,七五三,跳財(cái)神,下西風(fēng)諸名?!?/div>
《漢語大詞典》:跳虎神
舊時民間的一種迷信活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跳神:“ 滿洲 婦女,奉事尤虔。小有疑,必以決。時嚴(yán)妝,騎假虎假馬,執(zhí)長兵,舞榻上,名曰‘跳虎神’。”
分類:民間迷信
《漢語大詞典》:跳天燈(跳天燈)
京 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 廣西 京 族地區(qū)。女子舞者手托、頭頂盤碟,上置以點(diǎn)燃的蠟燭。表演者隨著強(qiáng)烈的鼓點(diǎn)節(jié)奏,雙手托盤碟相對轉(zhuǎn)動手腕,隊(duì)形縱橫交錯,變化較多。舊時用于祭祀,多在節(jié)日表演。
《漢語大詞典》:跳鐘逵(跳鍾馗)
舊時民間一種習(xí)俗。 清 顧祿 清嘉錄·跳鍾馗:“丐者衣壞甲胄,裝 鐘馗 ,沿門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屆除夕而止,謂之‘跳鐘馗’?!?/div>
《漢語大詞典》:跳腳舞
彝 族民間舞蹈。流行于 云南 、 四川 、 貴州 的 彝 族地區(qū)。舞者一般為雙數(shù),拉手成圈,左右移動。主要是腳部動作。動作激烈,情緒奔放。也叫打跳、對腳舞。
《漢語大詞典》:痌瘝一體(痌瘝一體)
謂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是自己的痛苦。 太平天囯 黃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論》:“痌瘝一體,休戚相關(guān),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div>
《國語辭典》:踢毽子  拼音:tī jiàn zi
用腳踢起毽子的游戲,是一種具有民俗特色的體育活動。傳說起源于宋朝,由蹴鞠演變而來。根據(jù)事物原始記載,當(dāng)時的兒童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稱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還有里外廉、施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還可訓(xùn)練靈巧的身手。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fā)芽兒,打柭兒?!?/div>
《漢語大詞典》:討吃鬼(討吃鬼)
(1).民間傳說中專事乞討的鬼。《鍾馗捉鬼傳》第五回:“這 討吃鬼 拿了打狗棍撲上前來, 鐘馗 大喊一聲,如響雷一般,嚇得 討吃鬼 骨軟筋酥,丟下棍飛走?!?br />(2).用為對乞丐的詈詞。 胡尚如 《一個佃戶的自述》:“看你這個鱉形,就是個討吃鬼架子。”
《國語辭典》:桃園結(jié)義(桃園結(jié)義)  拼音:táo yuán jié yì
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在桃園中結(jié)為異姓兄弟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吾三人桃園結(jié)義,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挂沧鳌柑覉@盟」、「桃園三結(jié)義」。
《漢語大詞典》:天仙配
戲曲傳統(tǒng)劇目。取材于民間傳說。寫 玉帝 第七女向往人間,私自下凡,與長工 董永 結(jié)為夫婦, 玉帝 命天將把她追回天庭。解放后黃梅戲?qū)Υ诉M(jìn)行整理加工,攝成電影,影響較大。楚劇《百日緣》、婺劇《槐蔭樹》以及 明 傳奇《織錦記》都屬同一題材。
《漢語大詞典》:天子妃
宋 時民間稱貓為天子妃。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 唐 武后 斷 王后 、 蕭妃 之手足,置於酒甕中,曰:‘使此二婢骨醉?!?蕭妃 臨死曰:‘愿 武 為鼠,吾為貓,生生世世扼其喉?!嗫杀?!今俗間相傳謂貓為天子妃者,蓋本此也?!?/div>
分類:民間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