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692
詞典
9
分類詞匯
68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692,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31
32
33
3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妙善公主
民間歌舞
民謠歌曲
民俗曲藝
民間合會
民俗療法
民俗音樂
貿(mào)易網(wǎng)路
勢傾朝野
士大夫畫
社會運動
社會福利
太公家教
麒麟送子
敲鑼擊鼓
《國語辭典》:
妙善公主
拼音:
miào shàn gōng zhǔ
民間傳說是興林國的三公主,觀世音菩薩的前身。根據(jù)這個神話,制造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成道日。
分類:
民間
說是
三公
公主
觀世音
菩薩
前身
《國語辭典》:
民間歌舞(民間歌舞)
拼音:
mín jiān gē wǔ
在民間形成并流行的通俗歌舞藝術。如陜西省北部的秧歌舞、南洋一帶的竹竿舞。
分類:
民間歌舞
民間
并流
流行
通俗
俗歌
歌舞
舞藝
藝術
《國語辭典》:
民謠歌曲(民謠歌曲)
拼音:
mín yáo gē qǔ
在民間普遍流行,表現(xiàn)各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富原始、純樸的鄉(xiāng)土風味的歌曲。也稱為「民歌」。
分類:
民間
普遍
流行
人民
情感
《國語辭典》:
民俗曲藝(民俗曲藝)
拼音:
mín sú qǔ yì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參見「民俗音樂」條。
分類:
民間
產(chǎn)生
民族
基層
文化
音樂
《國語辭典》:
民間合會(民間合會)
拼音:
mín jiān hé huì
民間的儲蓄互助會。在我國已行之有年,為民間籌措資金及儲蓄的方法,但此合會并無法律根據(jù)與保障,易生弊端。
分類:
民間
儲蓄
互助會
有年
《國語辭典》:
民俗療法(民俗療法)
拼音:
mín sú liáo fǎ
在正統(tǒng)的醫(yī)療行為外,民間廣為使用的治療行為,具有文化背景及地方色彩,多屬于精神或心靈治療。如臺灣的收驚、作法、問神、禮佛等。
分類:
正統(tǒng)
醫(yī)療
民間
治療
《國語辭典》:
民俗音樂(民俗音樂)
拼音:
mín sú yīn yuè
于民間產(chǎn)生,屬于民族基層文化的音樂。通常多屬口耳相傳而流傳下來的音樂,并非專業(yè)性的音樂或特定的個人所創(chuàng)作的。也作「民俗曲藝」。
分類:
民間
產(chǎn)生
民族
基層
文化
音樂
《國語辭典》:
貿(mào)易網(wǎng)路(貿(mào)易網(wǎng)路)
拼音:
mào yì wǎng lù
1.結合政府或民間商界力量,所建立的國際貿(mào)易脈絡關系。
2.指透過網(wǎng)際網(wǎng)路所建立的貿(mào)易往來系統(tǒng)。
分類:
結合
透過
政府
過網(wǎng)
網(wǎng)際網(wǎng)路
民間
商界
建立
力量
貿(mào)易
往來
系統(tǒng)
國際貿(mào)易
脈絡
《國語辭典》:
勢傾朝野(勢傾朝野)
拼音:
shì qīng cháo yě
形容權勢極大,可以壓倒朝廷民間?!段簳>硭钠?。盧玄傳》:「時靈太后臨朝,黃門侍郎李神軌勢傾朝野,求結婚姻?!埂赌鲜?。卷一九。謝方明傳》:「桓玄克建鄴,丹陽尹卞范之勢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方明終不回?!?/div>
分類:
權勢
極大
壓倒
朝廷
民間
《國語辭典》:
士大夫畫(士大夫畫)
拼音:
shì dà fū huà
文人所繪的圖,與民間、宮廷職業(yè)畫工所畫的不同。其特色是結合詩、書、畫以表現(xiàn)文人的精神內(nèi)涵。也稱為「士夫畫」。
分類:
文人
民間
宮廷
職業(yè)
畫工
《國語辭典》:
社會運動(社會運動)
拼音:
shè huì yùn dòng
凡不經(jīng)政府以法令強制施行而純由民間部分人士,基于良知,協(xié)力提倡的社會改革行動。
分類:
社會運動
不經(jīng)
政府
法令
強制
施行
民間
人士
《國語辭典》:
社會福利(社會福利)
拼音:
shè huì fú lì
政府或民間機構為改善人民生活而提供的社會支持或服務措施,如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津貼等。
分類:
社會福利
政府
民間
機構
改善
善人
人民
民生
提供
社會
支持
服務
措施
《國語辭典》:
太公家教
拼音:
tài gōng jiā jiào
1.書名。收集唐以前流行于民間的格言疏語,綴為一書,以教諭兒童。《
玉照新志
》卷三:「世傳太公家教,其言極淺陋、鄙俚,然見之唐李習之文集,至以文中子為一律,觀其中猶引周漢以來事,當是有唐村落間老校書為之?!?br />2.元時對家規(guī)的通稱。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住住住!你也休鬧,請你個太公家教咱!」
分類:
書名
對家
收集
家規(guī)
以前
流行
民間
格言
《國語辭典》:
麒麟送子
拼音:
qí lín sòng zǐ
民間傳說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稱為「麒麟送子」。如:「新年他在廳堂掛上麒麟送子的字畫,希望早生貴子?!?/div>
分類:
民間
麒麟
帶來
兒子
使家
家族
興旺
《國語辭典》:
敲鑼擊鼓(敲鑼擊鼓)
拼音:
qiāo luó jí gǔ
1.敲打鑼鼓。多用于民間游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shù)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qū)祟之道也?!挂沧鳌盖描尨蚬摹?。
2.形容大肆宣揚。如:「這么一點小事,又何必敲鑼擊鼓,弄得人盡皆知?!挂沧鳌盖描尨蚬摹埂?/div>
分類:
敲打
鑼鼓
大肆
宣揚
民間
游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