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6,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青蘋
水弩
踏藕
不龜藥
磧礫
撈摸
水渦
水羞
澗沚
白石粲
眾止
兩棲
積淤
石杠
水壓
《漢語大詞典》:青蘋(青蘋)
一種生于淺水中的草本植物。文選·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李善 注:“爾雅曰:‘萍,其大者曰蘋?!?郭璞 曰:‘水萍也?!?宋 蘇軾 《十二琴銘·松風》:“忽乎青蘋之末而生有,極於萬竅號怒而實無。” 元 吳昌齡《張?zhí)鞄煛?/span>第三折:“青蘋一點微微發(fā),萬樹千枝和根拔?!?清 厲鶚 《閏九日客廣陵集吳氏城東水檻》詩:“為謝紅橋兒女道,不將歌舫污青蘋?!?/div>
《漢語大詞典》:水弩
蜮的俗稱。傳說中的一種水中毒蟲。以其在水中含沙射人,故名。《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 唐 陸德明 釋文:“﹝蜮﹞狀如鱉,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 唐 張祜 《寄遷客》詩:“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div>
《漢語大詞典》:踏藕
收獲藕時,人入水中用腳掌踩去藕周圍爛泥并把它挑出,謂之“踏藕”。 唐 杜甫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詩:“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宋 陸游 《題齋壁》詩:“病除覺身輕,赤腳自踏藕?!?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山地種蔬,水鄉(xiāng)捕魚,採蓮踏藕,生計不窮。”
《國語辭典》:不龜藥(不龜藥)  拼音:bù jūn yào
不使手凍傷的藥。利于漂洗綿絮、水中作戰(zhàn)等。宋。黃庭堅〈戲答史應之〉詩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龜藥,短裙漂絖暮江寒。」也稱為「不龜手藥」、「洴澼藥」。
《國語辭典》:磧礫(磧礫)  拼音:qì lì
水淺而露出砂石?!侗阕印S鞅巍罚骸阜颦偓幰怨褳槠?,磧礫以多為賤?!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玩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div>
《國語辭典》:撈摸(撈摸)  拼音:lāo mō
在水中撈尋物品。引申為尋取。宋。朱熹《朱子文集。卷一。答萬正淳》:「須有個把柄,方有執(zhí)捉,不至走失,若只如此空蕩蕩地,恐無撈摸也?!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傅茏釉付嗬飺泼?,學一個地煞變化罷?!?/div>
分類:水中尋取
《漢語大詞典》:水渦(水渦)
水中漩渦。 元 鄭光祖 《蟾宮曲·夢中作》曲:“曲岸西邊,近水渦,魚網(wǎng)綸竿釣艖?!?/div>
分類:水中漩渦
《漢語大詞典》:水羞
水中出產(chǎn)的美味食物。 南朝 齊 王融 《謝司徒賜紫鲊啟》:“東 越 水羞,實罄乘時之美;南 荊 任土,方揖鮓魚之最?!?南朝 梁 劉孝威 《謝東宮賚藕啟》:“凡厥水羞,莫敢相輩?!?/div>
《漢語大詞典》:澗沚(澗沚)
山溝流水中的小塊高地。 隋 姚察 《游明慶寺》詩:“山庭出藿蘼,澗沚濯潺湲?!?元 范梈 《貽孛述魯翀編修》詩:“碧草蒙澗沚,青霞冠云鬟。”
《漢語大詞典》:白石粲
(1).古詩《飯牛歌》之二歌辭中語。謂水中之石潔白鮮明。《古詩源·飯牛歌之二》:“ 滄浪 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敝布單衣裁至骭,清朝飯牛至夜半。黃犢上坂且休息,吾將捨汝相 齊國 ?!?br />(2).用以代稱《飯牛歌》。 明 吳本泰 《帝京篇》:“夢想 黃金臺 ,來歌白石粲?!眳⒁姟?白石爛 ”。
《漢語大詞典》:白石爛(白石爛)
古詩《飯牛歌》之一歌辭中語。謂山石潔白耀眼。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寧戚 飯牛車下,而 桓公 任之以國” 裴駰 集解引 漢 應劭 曰:“ 齊桓公 夜出迎客,而 寧戚 疾擊其牛角而 商 歌曰:‘……白石爛,生不遭 堯 與 舜 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公召與語,説之,以為大夫?!焙笠嘤靡源Q《飯牛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馬,寒歌 寧戚 牛??找靼资癄€,淚滿黑貂裘?!?唐 李白 《南奔書懷》詩:“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 寧戚 未匡 齊 , 陳平 終佐 漢 ?!?/div>
《漢語大詞典》:眾止(衆(zhòng)止,眾止)
一切求靜止者。即所有向水中照影的人。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成玄英 疏:“唯止是水本凝湛,能止是留停鑑人,眾止是物來臨照。”《淮南子·說山訓》:“待其止,而能有穿,唯止能止眾止?!?/div>
《國語辭典》:兩棲(兩棲)  拼音:liǎng qī
1.能夠生活或活動于水中和陸上。如青蛙為兩棲動物。
2.比喻兼屬于兩個團體或跨越兩種不同性質行業(yè)的人。如:「他既是政府官員,又是著名的學者,可算是學官兩棲,表現(xiàn)不凡?!?/div>
《漢語大詞典》:積淤(積淤)
沉積在水中的泥沙。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水害》:“或又謂 太湖 洩水第一要處,全在 吳江 之 長橋 ,自 宋 時筑隄駕橋, 元 時又易以石,雖留堰洞以洩水勢,而咽喉已塞,積淤漸高,使上流阻遏,下流散緩?!?/div>
《漢語大詞典》:石杠
亦作“ 石矼 ”。 石橋。一說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腳石。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郭璞 注:“聚石水中,以為步渡彴也。孟子曰:‘歲十月徒杠成。’或曰今之石橋?!?晉 左思 《魏都賦》:“石杠飛梁,出控 漳 渠?!?唐 皮日休 《憶洞庭觀步十韻》:“上戍看綿蕝,登村度石矼?!?清 曹寅 《雨夕送令彰還廣陵》詩:“陂蕩水連江,泥涂聚石矼。”
《國語辭典》:水壓(水壓)  拼音:shuǐ yā
水的壓力。即靜止的水,其單位面積上所受重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