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
詞典
4
分類詞匯
5
詞典
漢軍
漢軍旗
漢軍八旗
漢軍缺
分類詞匯
韓信
旗滿
江東父老
無顏見江東父老
楚霸王困垓下
《國語辭典》:
漢軍(漢軍)
拼音:
hàn jūn
1.漢朝的軍隊?!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我告漢軍先零所在,兵不往擊,久留。」
2.元代、清代以漢人編成的軍隊,如清初將降清的明軍,依照滿洲兵制,編入漢軍各旗。
分類:
漢軍
漢王
旗籍
劉邦
軍隊
《高級漢語詞典》:
漢軍旗
漢族依照滿洲兵制編入漢軍各旗的人
《漢語大詞典》:
漢軍八旗(漢軍八旗)
清 代八旗組織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原指 滿洲 入關(guān)前已投降 滿洲 或被俘從事兵役的 遼東 漢 人及其子孫。 努爾哈赤 建立八旗之初,將所有戶口不分種族都編入,所以在一旗內(nèi)有 滿 、 漢 、 蒙古 等族人。 天聰 五年(公元1631年)將各旗的 漢 人撥出,另編一旗,定名 漢 軍。 崇德 二年(公元1637年) 皇太極 就降附的 漢 人組成 漢 軍左右翼二旗。四年分建黃、白、紅、藍四旗。七年擴編為 漢 軍八旗,與 滿洲 八旗、 蒙古 八旗共同構(gòu)成八旗組織的整體。
分類:
八旗
組織
《漢語大詞典》:
漢軍缺(漢軍缺)
清 朝 漢 軍旗籍中官職的空位。
《清會典·兵部四·武選清吏司一》
:“分武職官之缺,一曰旗缺,二曰營缺,三曰衛(wèi)缺,四曰門缺。凡旗缺, 滿洲 、 蒙古 、 漢 軍分焉。營有 滿洲 缺,有 漢 缺。門為 漢 軍缺。衛(wèi)為 漢 缺。凡營, 蒙古 得用 滿洲 缺, 滿洲 、 蒙古 、 漢 軍皆用 漢 缺?!?/div>
分類:
軍旗
旗籍
中官
官職
《國語辭典》:
韓信(韓信)
拼音:
hán xìn
人名。(?~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偽作云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分類:
韓信
漢軍
事家
淮陰
陰人
早年
年家
家貧
《漢語大詞典》:
旗滿
八旗滿洲。清代軍制分八旗,每旗又分滿洲、蒙古、漢軍等旗。例如:旗滿官兵?!稄V東軍務(wù)記》
分類:
八旗
滿洲
軍制
漢軍
《國語辭典》:
江東父老(江東父老)
拼音:
jiāng dōng fù lǎo
楚漢相爭時,項羽先盛后衰,后被漢軍逼至烏江邊。烏江亭長備船待羽,勸其渡江。項羽卻言,初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歸還,有何面目見其父老。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后借指故鄉(xiāng)的父執(zhí)兄長輩。《群音類選。諸腔類。卷二。躍鯉記。蘆林相會》:「待回歸,有何顏見得江東父老兄妹。」
分類:
楚漢相爭
項羽
后被
漢軍
烏江
江邊
《國語辭典》:
無顏見江東父老(無顏見江東父老)
拼音: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后項王帶領(lǐng)騎士沖殺,退到烏江西岸。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到江東,據(jù)地為王。項羽笑曰:「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后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心懷羞愧,沒臉見自己人。
分類:
楚漢相爭
項羽
漢軍
垓下
《國語辭典》:
楚霸王困垓下
拼音:
chǔ bà wáng kùn gāi xià
(歇后語)四面楚歌。當(dāng)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于垓下時,夜間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地歌謠而以為漢軍已占領(lǐng)楚地。比喻所處環(huán)境艱困,各方面都受到威脅或攻擊。如:「如今人單勢孤,已是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量你再怎么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局面。」
分類:
歇后語
楚漢相爭
項羽
漢軍
垓下
下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