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油膩(油膩)  拼音:yóu nì
油質過多?!都t樓夢》第四一回:「那劉姥姥因喝了些酒,他的脾氣不與黃酒相宜,且又吃了許多油膩飲食,發(fā)渴多喝了幾碗茶,不免通瀉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黃膏
黃色的油脂。 元 黃鎮(zhèn)成 《臘月過里敦田舍》詩:“雞肥割黃膏,苦勸頻下箸?!?/div>
分類:黃色油脂
《漢語大詞典》:龍腦香(龍腦香)
龍腦香樹樹干中所含的油脂的結晶。味香,其純粹者,無色透明。俗稱冰片。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秣羅矩吒國:“羯布羅香樹松身異葉,花果斯別。初採既溼,尚未有香。木乾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狀若云母,色如冰雪,此所謂龍腦香也?!?span id="w9kwtuc" class="book">《新唐書·西域傳上·摩揭陀》:“ 貞觀 十六年,其王 達摩因陁訶斯 遣使者獻龍腦香,璽書優(yōu)答?!?宋 曾慥 《楊妃外傳·明駝使》:“ 交趾 進龍腦香,有蟬蠶之狀。 波斯 言老龍腦樹節(jié)方有之。禁中為呼瑞龍腦?!?/div>
《國語辭典》:黃油(黃油)  拼音:huáng yóu
1.一種牛奶或奶油提煉出來的脂肪性食品。
2.一種從石油中分餾出來的膏狀油脂。黏度大,多用作機器的潤滑劑。
《漢語大詞典》:油鐺(油鐺)
(1).指盛有沸油的鍋。比喻險境。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哨遍:“看錢奴自古呼銅臭,徇己苦貪求,待不教,泉貨周流,忍包羞,油鐺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
(2).沾有油脂的鍋。指燒菜的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顧生:“忽聞鳴鉦鍠聒,即復驚醒。疑是優(yōu)戲未畢;開目視之,則旅舍中狗舐油鐺也?!?/div>
分類:油脂險境
《漢語大詞典》:脂膠(脂膠)
油脂膠漆一類黏合劑。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脂膠、丹漆,毋或不良?!?唐 沈亞之 《移佛記》:“堅之以脂膠,飾之丹漆五色,然后形神儼然成其像?!?宋 周邦彥 《汴都賦》:“金角丹漆,脂膠竹木?!?/div>
《漢語大詞典》:膏發(fā)(膏髮)
泛指烏亮潤澤的頭發(fā)。 宋 梅堯臣 《韓玉汝遺油》詩:“婦將膏髮云鬢梳,缾底濁濃留脂車?!?br />以油脂涂發(fā)。 明 唐順之 《弟婦王氏墓志銘》:“后五六年竟無子,乃更為置妾,至親為之膏髮整容。”
《漢語大詞典》:膋薌(膋薌)
油脂與香草。古代祀神時焚之以散發(fā)馨香。 南朝 齊 謝朓 《賽敬亭山廟喜雨》詩:“夕悵懷椒糈,蠲景潔膋薌?!?唐 包佶 《祀風師樂章·亞獻終獻》:“膋薌備,玉帛陳?!?/div>
《國語辭典》:潤滑(潤滑)  拼音:rùn huá
1.潤澤光滑?!痘茨献?。原道》:「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br />2.機械中直接接觸而有相對運動之機件間,如軸與軸承、滑塊與導路等,加入油、脂或粉劑,以減少摩擦,稱為「潤滑」。
《漢語大詞典》:烏麻(烏麻)
即黑芝麻。含油脂谷物,可入藥。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適虢州岑長史參》詩:“烏麻蒸續(xù)曬,丹橘露應嘗?!?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胡麻﹝附方﹞“白髮返黑”引 唐 孫思邈 《千金要方》:“烏麻九蒸九曬,研末,棗膏丸,服之?!?/div>
《漢語大詞典》:然蠟(然蠟)
(1).點燃蠟燭。 唐 孟浩然 《夜登孔伯昭南樓》詩:“華燭罷然蠟,清絃方奏鵾?!?br />(2).指燃燒油脂之屬。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詩:“玉饌薪然蠟,椒房燭用銀?!?/div>
《分類字錦》:熊脂
蘇轍 牛尾貍詩 熊脂羊酪真比儔。
分類:油脂
《國語辭典》:糖果  拼音:táng guǒ
用糖及其他材料制成的食品。因選用材料與加工過程不同,種類極多。如軟糖、牛奶糖、巧克力糖、綿綿糖等皆稱為「糖果」。簡稱為「糖」。
《國語辭典》:熬油  拼音:áo yóu
煎熬油脂,多指辛苦工作。《紅樓夢》第五五回:「我在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這么大年紀,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
《國語辭典》:走油  拼音:zǒu yóu
1.油飾的器物桐油融退。
2.魚肉置于鍋中煎炸,稱為「走油」。也稱為「過油」。
3.腌薰食品因存放日久而流失油汁。《儒林外史》第四回:「那半只火腿,吊在灶上,已經走油了。」
分類:滲出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