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軌法(軌法)
(1).遵循法度。《史記·孔子世家》:“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宋 葉適 《福建運(yùn)使直顯謨閣少卿趙公墓志銘》:“以牧馬券料為負(fù),自南狩則然,常預(yù)用二年后稅,民以此德其令,傲不軌法?!?章炳麟 《秦獻(xiàn)記》:“ 斯 以諸侯并爭,厚招游學(xué)為禍?zhǔn)?。故夫滑稽便辭而不可軌法者,則六國諸子是也。”
(2).猶亂法。軌,通“ 宄 ”。晉書·王猛載記:“若以臣不能窮殘盡暴,肅清軌法者,敢不甘心鼎鑊,以謝孤負(fù)?!?/div>
《漢語大詞典》:檢柙(檢柙)
亦作“ 檢押 ”。
(1).猶規(guī)矩,法度。漢書·揚(yáng)雄傳下:“君子純終領(lǐng)聞,蠢廸檢押?!?顏師古 注:“檢押,猶隱栝也,言動由檢押也?!?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故檢柙之臣,不虛於側(cè)。”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 張乖崖 鎮(zhèn) 蜀 ,當(dāng)遨游時,士女環(huán)左右,終三年未嘗回顧。此君殊重厚,可以為薄夫之檢押?!?br />(2).矯正,約束。東觀漢記·杜林傳:“ 成王 深知其終卒之患,故以 殷 民六族分 伯禽 ……檢柙其姦宄?!?漢 王充 論衡·對作:“ 孔子 作春秋……所以檢柙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清 侯方域 《蹇千里傳》:“ 千里 自以貴臣,坐排斥,意常怏怏,不檢柙,時出行林薄間,猝為虎所殺?!?章炳麟 《訄書·訂文》:“故經(jīng)説上下,權(quán)輿於是,龍施相紹,其流遂昌,辯士凌誶,固非韻文所能檢柙矣。”
(3).保護(hù)書籍的封套。說文·木部:“梜,檢柙也。” 段玉裁 注:“檢柙皆函物之偁,然則梜亦謂函物之器也?!?/div>
《漢語大詞典》:立儀(立儀)
確立準(zhǔn)則或法度。墨子·非命下:“若不先立儀而言,譬之猶運(yùn)鈞之上而立朝夕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 戰(zhàn)國 以前,君臣同書; 秦 漢 立儀,始有表奏?!?/div>
《漢語大詞典》:規(guī)步(規(guī)步)
行步端正。喻合乎法度。 唐 李商隱 《送從翁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拯溺休規(guī)步,防虞要徙薪?!?/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制
法度,綱紀(jì)。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虜將軍丹陽尹章》:“還迷懅悚,風(fēng)製罔樹?!?/div>
《漢語大詞典》:逾閑(逾閑)
亦作“踰閑”。 越出法度。論語·子張:“ 子夏 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閑,猶法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大德無踰閑者,謂正經(jīng)。”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夫蕩婦逾閑,誠為有罪?!?/div>
《漢語大詞典》:遵節(jié)(遵節(jié))
謂遵守法度。后漢書·竇武傳:“由是 紹 更遵節(jié),大小莫敢違犯。”后漢書·郅壽傳:“ 壽 案察之,無所容貸……於是藩國畏懼,并為遵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尊節(jié)(尊節(jié))
(1).尊重名節(jié)。《楚辭·嚴(yán)忌〈哀時命〉》:“愿尊節(jié)而式高兮,志猶卑夫 禹 湯 ?!?王逸 注:“言己雖不見用,猶尊高節(jié)度。”
(2).克制;遵守法度。后漢書·光武十王傳贊:“ 沛獻(xiàn) 尊節(jié), 楚英 流放。” 李賢 注:“尊,音祖本反。禮記:‘恭敬撙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踐繩(踐繩)
遵循法度規(guī)矩。比喻正直。呂氏春秋·知分:“踐繩之節(jié),四上之志,三 晉 之事,此天下之豪英。” 高誘 注:“踐繩之節(jié),正直也?!?/div>
《漢語大詞典》:軌文(軌文)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焙笠浴败壩摹敝竾殷w制法度。 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軌文匪同,貨幣斯同,神奇利用,盍殫明聰?!?/div>
《漢語大詞典》:國檢(國檢)
國家的法度。《晉書·庾峻傳》:“與人父言,依於慈;與人子言,依於孝。此其出言合於國檢,危行彰於本朝。”
分類:國家法度
《漢語大詞典》:僭度
逾越法度。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一》:“是以君子犯禮,小人犯法,奔走馳騁,越職僭度?!?span id="p1rvvvh"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宣帝甘露二年》:“ 望之 欲待以不臣之禮,加之王公之上,僭度失序,以亂天常,非禮也!”
《漢語大詞典》:飾法(飾法)
亦作“餙法”。 整飭法度。飾,通“ 飭 ”。 漢 賈誼 《過秦論下》:“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shè)刑,而天下治。” 唐 閻伯玙 《彈碁局賦》:“良工餙法以修身,小人恥射以作翫?!?/div>
分類:整飭法度
《漢語大詞典》:權(quán)稱(權(quán)稱)
(1).謂權(quán)衡局勢。管子·霸言:“必先定謀慮,便地形,利權(quán)稱,親與國,視時而動,王者之術(shù)也?!?br />(2).法度,準(zhǔn)則。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quán)稱?!?span id="rxhrjnb" class="book">《荀子·正論》:“圣人備道全美者也,是懸天下之權(quán)稱也?!?br />(3).用秤稱。形容均平。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三河縣遼碑》:“配率均平,有如權(quán)稱。貧乏小戶,必得饒裕?!?/div>
《漢語大詞典》:妙儀(妙儀)
高妙的法度。《楚辭·劉向〈九嘆·遠(yuǎn)逝〉》:“躬純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儀。” 王逸 注:“儀,法也。言己行度純粹而無過失,上以承美先父高妙之法?!?/div>
分類:高妙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