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分類詞匯(續(xù)上)
蠢迪檢押
企矩
檢檢
撿式
進退有度
進退有節(jié)
經(jīng)天緯地
井井有法
明罰敕法
離方遁員
佛類詞典
法度
其它辭典
釋法度(北山二圣 )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黃龍人。史失其氏。少為沙門。解經(jīng)論。以嚴苦自將。游京師。有齊郡明僧紹隱。居瑯邪之??山。師事度。舍所居為棲霞精舍。以居之。歲馀忽旌旗造門。通謁曰。靳尚儀止甚偉。拜起稱弟子。且以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神物所在。理不可干。唯師道德崇大。愿施居之演法。以福此邦。蓋其地。人之居者輒死。至度而始無他云。神請受五戒。度曰。檀越血食世祀。最佛戒所先柰何。神曰。儻蒙攝受。先當去之。黎明送錢一萬。香燭刀子。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十五日度為設會。尚乃至同眾行道。受戒而去。于是廟祝夢。神告曰。吾以受戒于度法師。祭祀止月蔬食。度嘗臥疾。見尚來摩頭足。以琉璃甌勺水。使度呷之。覺大甘涼。所苦遂寧。 時有沙門法紹。議論相上下。號北山二圣。紹巴西人。汝南周颙。自成都迎至于山。茨精舍與度。并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遙光所師禮度。永元二年沒。壽六十四。弟子僧朗。解華嚴三論。彭城慧開。馀杭法開。皆有講學。與紹齊名。
神僧傳·卷第三
釋法度。黃龍人也。南齊初游于金陵。高士齊郡名僧紹。隱居瑯邪之攝山。挹度清真待以師友。及亡舍所居山為棲霞寺。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為觀。住者輒死。后為寺猶多恐動。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經(jīng)歲馀忽聞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投刺于度曰靳尚。度命前之。尚形甚都雅羽衛(wèi)亦眾。致敬畢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神道有法物不得。于前后棲托或非真直。故死病繼之。亦其命也。法師道德所歸。謹舍以奉給。并愿受五戒永結來緣。度曰。人神道殊無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門徒輒先去殺。于是辭去。明日一人送錢一萬并香燭等。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其月十五日度為設會。尚又來同眾禮拜行道受戒而去。既而攝山廟巫夢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師矣。今后祠祭勿得殺戮。由是廟中薦獻菜飯而已。度嘗動散寢于地。見尚從外來以手摩頭足而去。頃之復來持一琉璃。甌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間。其徵感如此。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法度。黃龍人。少出家。游學北土備綜眾經(jīng)。而專以苦節(jié)成務。宋末游于京師。高士齊郡明僧紹抗跡人外。隱居瑯琊之??山。挹度清徽待以師友之敬。及亡舍所居山為棲霞精舍。請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為館。住者輒死。及后為寺。猶多恐動。自度居之群妖皆息。住經(jīng)歲許。忽聞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持名紙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都雅羽衛(wèi)亦嚴。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干。前諸棲托或非真正。故死病繼之。亦其命也。法師道德所歸。謹舍以奉給。并愿受五戒。永結來緣。度曰。人神道殊無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門徒輒先去殺。于是辭去。明旦度見一人送錢一萬香燭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月十五日度為設會。尚又來同眾。禮拜行道受戒而去。??山廟巫夢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師。祠祀勿得殺戮。由是廟用薦止菜脯而已。度嘗動散寢于地。見尚從外而來以手摩頭足而去。頃之復來持一琉璃甌。甌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間。其徵感若此。時有沙門法紹。業(yè)行清苦譽齊于度。而學解優(yōu)之。故時人號曰北山二圣。紹本巴西人。汝南周颙去成都。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度與紹并為齊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遙光。恭以師禮。資給四事。度常愿生安養(yǎng)。故偏講無量壽經(jīng)。積有遍數(shù)。齊永元二年卒于山中。春秋六十有四矣。度有弟子僧朗。繼踵先師復綱山寺。朗本遼東人。為性廣學思力該普。凡厥經(jīng)律皆能講說。華嚴三論最所命家。今上深見器重。敕諸義士受業(yè)于山。時有彭城寺慧開。幼而神氣高朗。志學淵深。故早彰令譽。立年便講。又馀杭縣法開者。亦清爽俊發(fā)善為談論。出京止禪岡寺。與同寺僧紹有聞當時。
《漢語大詞典》:蠢迪檢押(蠢迪檢押)
謂行動按法度矯正。漢書·揚雄傳下:“君子純終領聞,蠢迪檢押,旁開圣則?!?顏師古 注:“蠢,動也,迪,道也,由也。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唐 顏真卿 《宋開府碑》:“蠢迪檢押,難常情之所易;志深直諒,易古人之所難。”亦作“ 蠢迪檢柙 ”。 章炳麟 《五朝學》:“ 江 左之士,蠢迪檢柙。喪紀、祭祀、婚姻之式少有疑殆,雖文士、沙門猶質之?!?/div>
《漢語大詞典》:企矩
謂行步合矩。比喻行事符合法度。 清 姚鼐 《夏縣知縣新城魯君墓志銘》:“美哉 魯君 ,其行企矩,其文蹈雅?!?/div>
《漢語大詞典》:檢檢(檢檢)
有法度貌。 漢 揚雄 《太玄·度》:“次六,大度檢檢,于天示象,垂其范。測曰,大度檢檢,垂象貞也?!?/div>
分類:有法法度
《漢語大詞典》:撿式(撿式)
(1).約束言行的法度、準則。漢書·循吏傳·黃霸:“郡事皆以義法令撿式,毋得擅為條教?!?br />(2).引申為典范。 晉 張華 《移書太常薦成公綏表》:“固逸倫之殊俊,搢紳之撿式也?!?/div>
《漢語大詞典》:進退有度(進退有度)
謂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禮記·曲禮上:“進退有度,左右有局。” 鄭玄 注:“度謂伐與步數(shù)?!?清 福格 《聽雨叢談·贊禮郎》:“然對越謹嚴,進退有度,天顏咫尺,舉動從容?!币嘧鳌?進退可度 ”、“ 進退中度 ”。孝經(jīng)·圣治:“﹝君子﹞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唐玄宗 注:“進退,動靜也,不越禮法,則可度也?!?span id="3lqqcfp" class="book">《呂氏春秋·士容》:“客有見 田駢 者,被服中法,進退中度,趨翔閑雅,辭令遜敏?!?漢 蔡邕 《瑯琊王傅蔡君碑》:“察君審行修德,進退可度。”
《漢語大詞典》:進退有節(jié)(進退有節(jié))
謂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唐 王起 《昆明池習水戰(zhàn)賦》:“觀乎作軍政,臨武事,進退有節(jié),沿迴趨利?!?/div>
《國語辭典》:經(jīng)天緯地(經(jīng)天緯地)  拼音:jīng tiān wěi dì
經(jīng),直線。緯,橫線。經(jīng)天緯地指以天為經(jīng),以地為緯。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經(jīng)緯天地曰文?!购笥脕肀扔髦卫韲遥蛞?guī)劃經(jīng)營宏遠的事業(yè)?!吨軙?。卷八。靜帝紀》:「藉祖考之休,憑宰輔之力,經(jīng)天緯地,四海晏如?!挂嗫尚稳萁?jīng)國濟民的才能?!度龂萘x》第三六回:「此人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挂沧鳌妇暤亟?jīng)天」。
《漢語大詞典》:井井有法
有條理、有法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于玉:“女外理生計,內訓孤兒,井井有法。” 清 宋永岳 《志異續(xù)編·某邑令》:“料理家事,井井有法?!?/div>
《漢語大詞典》:明罰敕法(明罰勑法)
嚴明刑罰,整飭法度。易·噬嗑:“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币嘧鳌?明罰敕法 ”。《晉書·郭璞傳》:“陛下上承天意,下順物情,可因皇孫之慶,大赦天下。然后明罰敕法,以肅理官。”
《漢語大詞典》:離方遁員(離方遯員)
謂超越規(guī)矩法度。文選·陸機〈文賦〉:“雖離方而遯員,期窮形而盡相?!?李善 注:“方員,謂規(guī)矩也?!?/div>
法度
【佛學大辭典】
(雜語)法者法規(guī),度者度量也。無量壽經(jīng)下曰:「都無義理,不順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