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1,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經(jīng)紀
不則
風規(guī)
不軌
尺度
一正
乖方
得度
嚴肅
格法
建極
步驟
無刑
作程
道法
《國語辭典》:經(jīng)紀(經(jīng)紀)  拼音:jīng jì
1.綱紀、條理。《淮南子。俶真》:「萬物百族,使各有經(jīng)紀條貫?!埂逗鬂h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凡人之生,群君雜處,故有經(jīng)紀禮義以相接。」
2.經(jīng)營管理?!度龂尽>矶?。魏書。方技傳。朱建平》:「繇經(jīng)紀其門戶,欲嫁其妾。」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既往葬子厚,又將經(jīng)紀其家,庶幾有始終者?!?br />3.買賣、交易。《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點檢行囊,沒十日都使盡,又不會做甚經(jīng)紀?!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讣依镒鰝€小生意,是戲子行頭經(jīng)紀?!?br />4.經(jīng)手買賣的人?!陡;萑珪?。卷八。雜課部。牛驢雜稅》:「例有牙行經(jīng)紀,評價發(fā)貨?!挂卜Q為「牙郎」、「牙儈」、「牙人」、「牙子」。
5.通行?!痘茨献?。原道》:「經(jīng)紀山川,蹈騰昆侖。」
6.聰明。《西游記》第六八回:「賢弟,你好不經(jīng)紀!再走走,揀大的買吃。」
7.北平方言。指奧秘、道理。如:「這里頭的經(jīng)紀,外行人是不容易懂的!」
8.北平方言。指主張、主意。如:「這會兒,他心里已有個經(jīng)紀了?!?/div>
《國語辭典》:經(jīng)紀人(經(jīng)紀人)  拼音:jīng jì rén
1.做買賣的商人?!督鹌棵贰返谌兀骸感∪酥徽J的大郎,是個養(yǎng)家經(jīng)紀人。且是街上做買賣,大大小小不曾惡過一個?!?br />2.在交易所中代他人進行買賣,或撮合買賣雙方而從中取得傭金的人。
3.受聘于演藝人員、職業(yè)運動員等,為其處理簽約、安排演出、代替發(fā)言等事宜的人。
《國語辭典》:不則(不則)  拼音:bù zé
超出某一特定的范圍或數(shù)目?!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郡王給與身價,因此取名秀秀養(yǎng)娘。不則一日,朝廷賜下一領團花繡戰(zhàn)袍,當時秀秀依樣繡出一件來?!乖0讟恪段嗤┯辍返诙郏骸覆粍t向金盤中好看,便宜將玉手擎餐。」也作「不止」、「則不」。
《漢語大詞典》:不咱
(1).不然;要不。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俺姑娘這打扮可不隨溜兒,不咱也給他放了腳罷?”
(2).亦作“ 不則 ”。置于動詞后的語氣助詞。兒女英雄傳第九回:“真?zhèn)€的,我也撒一泡不咱。”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是姐姐嗎?大爺沒在屋里,你進來坐坐兒不則?”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一塊坐著不則,貴姓呵?”
《漢語大詞典》:風規(guī)(風規(guī))
諷諫規(guī)勸。文選·張衡〈東京賦〉:“故 相如 壯《上林》之觀, 揚雄 逞《羽獵》之辭,雖系以隤墻填壍,亂以收罝解罘,卒無補於風規(guī),祇以昭其愆尤?!?薛綜 注:“規(guī),猶諫也。”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詞何亹亹,宛若對風規(guī)?!?
《國語辭典》:不軌(不軌)  拼音:bù guǐ
不循法度,圖謀叛亂?!蹲髠鳌k[公五年》:「不軌不物,謂之亂政?!箷x。杜預。注:「言器用眾物不入法度則為不軌不物,亂敗之所起。」《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民于南陽?!?/div>
《國語辭典》:尺度  拼音:chǐ dù
1.計量長短的定制?!端螘>硪灰?。律歷志上》:「后漢至魏,尺度漸長于古四分有馀,夔依為律呂,故致失韻?!?br />2.法度,法制所規(guī)定的范圍。如:「放寬尺度」、「電影尺度」。
《漢語大詞典》:一正
(1).謂統(tǒng)一法度政令。《商君書·算地》:“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榮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之稱平?!?br />(2).猶言一匡。 漢 王充 論衡·書虛:“ 桓公 九合諸侯,一正天下,道之以德,將之以威?!?br />(3).一經(jīng)端正。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主宰一正,則發(fā)竅于目,自無非禮之視;發(fā)竅于耳,自無非禮之聽;發(fā)竅于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div>
《漢語大詞典》:乖方
(1).違背法度;失當。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世道交喪,禮術銷亡……擊刀舛次,聚木乖方?!?宋 蘇軾 《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其乖方作弊官吏,并不蒙都省略取問。”明史·李中傳:“異言日沃,忠言日遠,用舍顛倒,舉錯乖方?!?span id="93dugv8" class="book">《清史稿·德宗紀一》:“以 旅順 失守,責 李鴻章 調(diào)度乖方,褫職留任?!?br />(2).反常。《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肝火勝了的人,那性氣日甚一日的乖方,真是千人唾駡,骨肉畔離。”
《漢語大詞典》:得度
(1).合乎法度。戰(zhàn)國策·魏策二:“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遠於計?!?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君子動作有應,從容得度?!?br />(2).佛教語。謂得以渡過生死之海而進入涅槃境界。《無量壽經(jīng)》卷下:“其有眾生值斯經(jīng)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br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劉長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詩:“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羣。”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自是登壇蒞事三十有八載,由我得度者萬有餘人?!?br />(4).道教語。謂得道、成仙。太平經(jīng)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壽?!?/div>
《國語辭典》:嚴肅(嚴肅)  拼音:yán sù
1.態(tài)度嚴正莊重?!秴问洗呵?。孟夏紀。尊師》:「和顏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br />2.嚴格、認真。漢。蔡邕議郎胡公夫人哀贊〉:「教誨嚴肅,昭示好惡?!?br />3.嚴謹有法度?!侗笔?。卷五七。周宗室傳。邵惠公顥傳》:「文帝諸子并幼,遂委以家務,內(nèi)外無不嚴肅?!?/div>
《漢語大詞典》:格法
成法,法度。 宋 葉適 《送劉茂實序》:“故其既得改官也,反以為格法之咎?!?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六:“﹝ 高汝礪 ﹞知守格法,循默避事,不肯彊諫?!?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包何:“曾師事 孟浩然 ,授格法?!?/div>
分類:成法法度
《國語辭典》:建極(建極)  拼音:jiàn jí
語本《書經(jīng)。洪范》:「皇建其有極?!挂蛉司秊槊裰?,故當先自立其大中之道為極則,方能以之教民。后乃以帝王登位為「建極」。如:「漢高祖建極。」
《國語辭典》:步驟(步驟)  拼音:bù zòu
1.緩慢和急速。形容做事不同的形態(tài)、風格?!盾髯印6Y論》:「故君子上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步驟馳騁厲騖不外是矣?!埂逗鬂h書。卷三五。曹褒傳》:「且三五步驟,優(yōu)劣殊軌?!固?。章懷太子。注:「孝經(jīng)鉤命決:『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蝗龂骸K尉?。注云:『步謂德隆道用,日月為步。時事彌順,日月亦驟。勤思不已,日月乃馳。』是優(yōu)劣也。」
2.做事的程序。《后漢書。卷五二。崔骃傳》:「故圣人執(zhí)權,遭時定制,步驟之差,各有云設。」
《漢語大詞典》:無刑(無刑)
(1).不用刑罰;不設刑罰。書·大禹謨:“刑,期于無刑,民協(xié)于中?!?span id="vxpb7vm" class="book">《左傳·襄公十九年》:“ 光 殺 戎子 ,尸諸朝,非禮也;婦女無刑,雖有刑,不在朝市?!?杜預 注:“婦女無黥刖之刑。” 唐玄宗 《春中興慶宮酺宴》詩:“不戰(zhàn)要荒服,無刑禮樂新?!?br />(2).無視法度。左傳·隱公十一年:“ 許 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杜預 注:“刑,法也?!?/div>
《漢語大詞典》:作程
(1).作楷模、典范。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含光醇德,為士作程?!?br />(2).立法度,做準則。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配皇等極,為世作程?!?李善 注:“呂氏春秋曰:‘后世以為法程。’ 高誘 曰:‘程,度也。’”
《國語辭典》:道法  拼音:dào fǎ
1.道理、法度。《荀子。正名》:「其民莫敢托為奇辭以亂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謹于循令矣。」
2.天道、自然?!队讓W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貯乾坤于一壺,道法何其玄?!?br />3.指道家法術或教義?!毒劳ㄑ?。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行起道法,舉手照冢頂連扇數(shù)扇,水氣都盡,其土頓乾?!埂缎咽篮阊浴>矶?。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幾曾見你道門中闡揚道法,普度群生,只是獨吃自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