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1,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合度
遵道
失度
禮度
故法
王路
古則
中程
典彝
過制
官法
規(guī)繩
順軌
朝則
繩尺
《國語辭典》:合度  拼音:hé dù
適宜,合乎法度、尺度?!段倪x。曹植。洛神賦》:「襛纖得衷,脩短合度?!埂段倪x。嵇康。琴賦》:「檢容授節(jié),應(yīng)變合度?!?/div>
《漢語大詞典》:遵道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楚辭·離騷》:“彼 堯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 桀 紂 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span id="l5fdxx5" class="book">《荀子·儒效》:“故君子務(wù)修其內(nèi)而讓之于外,務(wù)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漢 揚雄 《長楊賦》:“今朝廷純?nèi)剩竦里@義?!?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也已矣?!?/div>
《漢語大詞典》:失度
(1).謂失去分寸。管子·內(nèi)業(yè):“忿怒之失度,乃為之圖?!?尹知章 注:“若忿怒過度,則常圖而去之?!?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八:“古之誡者,但恐湎淫失度爾。”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萬歷 后作小題文字,有諧謔失度,浮艷不雅者。”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當然,年代久遠,也容易傳聞異詞,毀譽失度?!?br />(2).猶言失去法度。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 梁 孝元 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br />(3).失態(tài)。 漢 班固 《西都賦》:“舍櫺檻而卻倚,若顛墜而復稽?;陳U怳以失度,巡迴涂而下低。”警世通言·崔衙內(nèi)白鷂招妖:“﹝貴妃﹞冠髮散亂,語言失度,錯呼圣上為郎君。”
《國語辭典》:禮度(禮度)  拼音:lǐ dù
禮節(jié)法度。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閭閻百姓,不知帝王家禮度?!?/div>
《漢語大詞典》:故法
舊法。先王的法度禮儀。韓非子·定法:“ 韓 者, 晉 之別國也。 晉 之故法未息,而 韓 之新法又生?!?span id="xhf5v5x" class="book">《史記·趙世家》:“ 趙文 、 趙造 、 周袑 、 趙俊 皆諫止王毋 胡 服,如故法便?!?span id="l5h5drf" class="book">《詩·大雅·蕩》“匪上帝不時, 殷 不用舊” 漢 鄭玄 箋:“此言 紂 之亂,非其生不得其時,乃不用先王故法之所致?!?/div>
《漢語大詞典》:王路
(1).猶王義。指先王的法度。書·洪范:“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周秉鈞 易解:“總言君臣共同遵守之準則,以韻文出之,即《韓子·有度篇》所謂先王之法?!?span id="9rh5hxh" class="book">《史記·儒林列傳序》:“ 孔子 閔王路廢而邪道興,於是論次,修起禮樂?!?唐 李華 《御史中丞廳壁記》:“遵王路以整多方,由夫身而貞百度。”
(2).謂通往朝廷之路。后漢書·袁紹傳:“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wù)農(nóng)逸人。若不得通,乃表 曹操 隔我王路,然后進屯 黎陽 ?!?br />(3).猶大路。呂氏春秋·疑似:“ 周 宅 酆 鎬 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許維遹 集釋引 俞樾 曰:“王路者,大路也?!?br />(4).指仕途。 宋 李覯 《感嘆》詩之二:“得志萬罪消,失志百丑生。誰云王路寬,枯槁不敢行?!?清 黃宗羲 《謝時符先生墓志銘》:“君方架學區(qū)中,斟酌當世,王路非遙?!?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選人一登王路,坐而論道,惟以發(fā)抒黨見為期,不以發(fā)抒民意為期。”
《漢語大詞典》:古則(古則)
古代的典章法度。 漢 王粲 《七釋》:“圣人在位,時邁其德。先天弗違,稽若古則?!?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今皇家中造,事遵前文,宜憲章先代,證文古則?!?唐 王履貞 《辟雍賦》:“惟司成是典,惟古則是效?!?/div>
《漢語大詞典》:中程
亦作“ 中呈 ”。 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導彈。
亦作“ 中呈 ”。
(1).合乎法度。《商君書·修權(quán)》:“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賞之,毀公者誅之?!?span id="nbltzh5" class="book">《鄧析子·轉(zhuǎn)辭》:“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賞,缺繩者誅?!?br />(2).合乎要求、規(guī)格。漢書·陳萬年傳:“以律程作司空,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脫鉗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傳:“補長社縣尉,州葺兵營,課民輸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span id="dtbhtdj" class="book">《明史·曾同亨傳》:“軍器自外輸,率不中程,奏請半收其直?!?清 魏源 《〈定盦文錄〉序》:“ 源 既論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違合者,凡得文若干篇,為十有二卷?!?br />(3).符合期限。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卒徒作不中呈,時命助之?!?/div>
《漢語大詞典》:中呈
見“ 中程 ”。
分類:中呈
《漢語大詞典》:典彝
常典,法度。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自朝章國紀、典彝備物、奏議符策、文辭表記,素意所不蓄,前古所未行,皆取定俄頃,神無滯用?!?明 張居正 《恭述祖德》詩:“論道闡敬一,明倫垂典彝。”
分類:常典法度
《漢語大詞典》:過制(過制)
(1).制訂禮樂不按規(guī)定。禮記·樂記:“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鄭玄 注:“過,猶誤也。”
(2).超過法度。書·畢命“驕淫矜侉,將由惡終” 孔 傳:“言 殷 眾士驕恣過制,矜其所能,以自侉大。”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既退歸國,猶有恨心,內(nèi)則思慮霿亂,外則土功過制,故牛旤作。”
(3).超過禮制的規(guī)定。三國志·魏志·甄皇后傳“舉家稱善,即從后言”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后年十四,喪中兄 儼 ,悲哀過制。”左傳·襄公十年“ 子駟 抑 尉止 曰:‘爾車,非禮也’” 晉 杜預(yù) 注:“言女車猶多,過制?!?孔穎達 疏:“ 子駟 心憎 尉止 ,嫌其豪富,本意不為過禮制也?!?唐 李華 《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開元 中,天下富穰,車服過制?!?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則夫圣人之法,豈曰區(qū)區(qū)於后世繁文靡飾,過制曲防,茍簡闊略,而不由夫道者乎?”
《國語辭典》:官法  拼音:guān fǎ
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同今日的行政法規(guī)。《管子。七法》:「百匿傷上威,奸吏傷官法?!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改慵楣樟巳思沂古钢俜?,若不是我替你遮蓋,怕老爺不會打折你的狗腿!」
《國語辭典》:規(guī)繩(規(guī)繩)  拼音:guī shéng
規(guī)矩準繩。比喻標準、法度?!盾髯?。哀公》:「所謂賢人者,行中規(guī)繩,而不傷于本?!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改阒恢律馊A,心懷故里,更不知月家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guī)繩也?!?/div>
分類:法度
《國語辭典》:規(guī)矩繩墨(規(guī)矩繩墨)  拼音:guī jǔ shéng mò
規(guī)、矩、繩、墨,是用來畫圓、方、直線的工具。比喻應(yīng)遵守的標準、法度?!豆茏?。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guī)矩繩墨也?!埂妒酚?。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guī)矩繩墨,無敢出聲。」也作「規(guī)矩鉤繩」、「規(guī)矩準繩」。
《漢語大詞典》:順軌(順軌)
(1).遵循運行的軌道。 漢 班固 《為第五倫薦謝夷吾表》:“上令三辰順軌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訓於嘉時?!?span id="p511tht"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上》:“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薄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
(2).遵從禮制法度,歸順正道。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海盜奔迸, 黑山 順軌。” 李善 注引魏志:“ 黑山 賊 張燕 率其眾降,封為列侯?!?晉 左思 《魏都賦》:“於時 東鯷 即序,西傾順軌, 荊 南懷憓, 朔 北思韙?!?span id="9xbjntb"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一》:“微習禮容,皆知順軌。”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以今觀之,則又吉讖也,從此百年順軌,利孰大焉?!?/div>
《漢語大詞典》:朝則(朝則)
朝廷的典章法度。 南朝 梁 徐勉 《報伏挺書》:“吾智乏佐時,才慙濟世,稟承朝則,不敢荒寧?!?隋 江總 《為太保蕭公謝儀同表》:“薄代專征,早游邊外;執(zhí)玉奉酎,文虧朝則?!?/div>
《國語辭典》:繩尺(繩尺)  拼音:shéng chǐ
工匠取直、丈量的工具。比喻法度?!督鹗?。卷一二六。文藝傳下。元德明傳》:「為文有繩尺,備眾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