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土場(土場)
泥土場地。 魯迅 《吶喊·風波》:“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的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潑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這已經(jīng)是晚飯時候了?!?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題敘:“這個進去,那個出來,末了都聚集在街門外邊的土場上說笑。”
《漢語大詞典》:土圍
古愛爾蘭酋長的住處和防御地,用泥土筑成的防御工事大多為圓形
中國土造圍墻。例如:桂公塘土圍?!?ins>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國語辭典》:泥崩  拼音:ní bēng
山坡上的泥土吸收過量的水分,經(jīng)重力作用,向下流動而散布于山谷中的現(xiàn)象。如:「山坡的水土如保持不澈底,很容易泥崩,造成災害?!?/div>
《國語辭典》:泥堆  拼音:ní duī
泥土堆。如:「那個小孩在泥堆里玩得像個泥人兒?!?/div>
分類:泥土土堆
《國語辭典》:泥磚(泥磚)  拼音:ní zhuān
用泥土做成的磚塊。如:「這間谷倉是父親用一塊塊泥磚辛苦砌成的。」
分類:泥土磚塊
《國語辭典》:草皮  拼音:cǎo pí
帶著微量泥土,可鋪設成草坪的草。如:「保護綠地,請勿踐踏草皮!」
《漢語大詞典》:潛底(潛底)
指藏在泥土中過冬的蟲。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雷霆必發(fā),而潛底震動?!?李善 注引呂氏春秋:“開春始雷,則蟄蟲動矣?!?/div>
《漢語大詞典》:田蕩(田盪)
農具名。用以勻平秧田泥土。 元 王禎 農書卷十四:“田盪,均泥田器也。用叉木作柄,長六尺。前貫橫木五尺許,田方耕耙,尚未勻熟,須用此器,平著其上盪之,使水土相和,凹凸各平,則易為秧蒔?!?/div>
《漢語大詞典》:封涂(封塗)
用泥土堵塞孔穴。 漢 王充 論衡·佚文:“ 恭王 壞 孔子 宅以為宮,得佚尚書百篇,三百,春秋三十篇,論語二十一篇,聞絃歌之聲,懼,復封涂,上言 武帝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倉已封涂,除陳入新?!?/div>
《國語辭典》:泥地  拼音:ní dì
黏濕的泥土地面。如:「你不要在泥地上走來走去,小心跌跤了?!?/div>
《漢語大詞典》:貢土(貢土)
(1).謂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設壇。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唐 孔穎達 疏:“貢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 蔡邕 獨斷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為壇,皇子封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歸國以立社。”后亦指分封。 清 胡敬 《題蘇文忠公表忠觀碑拓本》詩:“ 徐州 仍貢土, 唐叔 舊分桐?!?br />(2).進貢泥土。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丁:“天下貢賦,惟 長安縣 貢土, 萬安縣 貢水。”
《漢語大詞典》:堤埂
用泥土筑成的較矮的堤。也叫“堤埂子”例如:這條堤埂很長,很寬。
分類:泥土
《漢語大詞典》:泥塑人
用泥土塑成的人像。形容人安穩(wěn)不動的姿態(tài)。 宋 朱熹 近思錄·觀圣賢:“ 謝顯道 曰:‘ 明道先生 坐如泥塑人,接人則渾是一團和氣?!?/div>
《漢語大詞典》:貼腳(貼腳)
(1).封建時代為逃避賦役而以田產偽托他人名下。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非民風:“先是命戶部覈實天下土田,而 兩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產詭寄親鄰佃僕,謂之貼腳詭寄?!?br />(2).貼補漕糧運輸費。 清 李清 三垣筆記卷中:“予與 倪少司馬 元璐 寓 淮 ,有客獻議,謂開 登州 某路以通漕運,可省貼腳銀二百萬兩。”
(3).方言。謂道路泥濘,泥土黏腳。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路上泥巴雖然不像昨天濘滑,但也很濕潤,還十分貼腳?!?/div>
《漢語大詞典》:甄土
揉捏泥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萬邦人之肉身,是當初天父甄土以造之,故人死仍歸土也?!?/div>